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1)

文/JING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在全球缺芯阴影笼罩下,各国愈发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芯片制造商机会逐渐增多。三星、台积电以及中芯国际,都在2021年交出漂亮的答卷。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2)

拿下两个全球第一

而上述企业,国人最关心的无疑是中芯国际。作为中国芯片制造领域领头羊,2021年中芯国际年营收达到356亿,同比增长39.2%,增速超过台积电,在TOP4厂商中排名第一。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业绩增长势头还越来越猛,2021年第四季度增速甚至超过60%,按此趋势,中芯国际成为全球TOP3芯片制造商指日可待。

中芯国际业绩如此出彩,与公司积极扩产的决策密切相关。据悉,2021年中芯国际三次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扩建,总投资超过45亿美金。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3)

值得一提的是,40nm以及55nm是主要扩充产能。打造该生产线的设备,采购并不困难,产能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提升。

在扩产策略帮助下,中芯国际成功拿下两个全球第一。一是客户数量全球第一,二是生产的平台种类全球第一

长期来看,这都是驱动中芯国际长期发展的动力,众多客户能为中芯国际源源不断提供订单。生产的平台种类多样,则是中芯国际技术实力强的体现,可以让中芯国际获得更多下游厂商关注,开展新业务。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4)

中芯国际登上新台阶

虽然2021年中芯国际一直在美国实体清单中,无法从外企获得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技术,以及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

但从结果来看,2021年中芯国际已经登上新台阶。公司营收和利润都获得显著提升,虽然7nm技术瓶颈没有被突破,但通过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中芯国际14nm、28nm的营收贡献已经由2020年的5%上升到了18.6%,中芯国际并没有放弃进行技术升级。

而面对出色业绩报告,中芯国际赵海军表示,2022年中芯国际将加大资本投入力度,预计开支达到50亿美元。不仅芯片产能会提升,制造技术也会取得新突破。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5)

根据官方介绍,50亿美元将用于扩建老工厂以及推进3个新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中芯国际建厂的主要目的,是生产8英寸硅片和12英寸硅片。

虽然国内不少企业都具备生产大尺寸硅片的能力,但国内厂商技术都是在近两年才实现突破,硅片产能并不高。因此,提升硅片产能就成为了中芯国际的当务之急。毕竟,硅片是生产芯片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而且,生产大尺寸硅片取代小尺寸硅片,有利于中芯国际节约芯片制造成本,也能满足更多种类产品的制造需求。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6)

梁孟松果然没有错

中芯国际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在笔者看来,梁孟松居功至伟。

梁孟松最初是作为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左膀右臂被人所熟知,但离开台积电后,梁孟松也有足够传奇的经历。其曾帮助三星,在技术上追上并反超台积电,也让中芯国际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两连跳,完成由边缘厂商到主流厂商的蜕变。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7)

14nm技术、28nm技术,几乎都是梁孟松博士一手主导。不仅如此,梁孟松的研发也为中芯国际的其他芯片业务提供了业务支撑。例如利基型存储芯片,只有中芯国际在进行生产。事实上,公司亮眼的业绩报告,已经说明梁孟松注重先进技术研发的选择没有错。

更何况,长期来看,技术升级是不可逆的趋势,未来客户的需求也会不断升级。中芯国际想要保持行业地位,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

从这一角度来看,梁孟松想方设法耗费大笔资金致力于突破7nm瓶颈,的确是很有远见的决定。

中芯国际梁松近况(拿下两个全球第一)(8)

写在最后

结合实际情况,2022年,中芯国际有希望更上一层楼。毕竟,全球缺芯问题短期根本无法解决,随着智能汽车、5G等新兴产业崛起,芯片需求会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中芯国际无需为订单问题担忧。

而在产能稳定增长,代工价格持续升高的情况下,中芯国际营收、利润再破纪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中芯国际想要长期不掉队,与英特尔、三星、英伟达等厂商正面竞争,短期也难以实现。半导体制造设备攻坚进度缓慢,国内厂商投资金额与海外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中芯国际业绩未能增长,本质是吃到了半导体市场扩张红利。想要真正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好需要中国产业链提供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