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

补子又称胸背,简称补,指中国明朝及清朝、朝鲜王朝、越南黎朝至阮朝、琉球国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不同等级的官员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文官的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的补子用猛兽。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补子随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明代补服的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表示品级。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

清代官服也缀有补子。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异。

清代对补子的规定是: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锦鸡、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鹭鸶、武彪;七品,文鸂鶒、武彪;八品,文鹌鹑、武犀牛;九品,文练雀、武海马。此外,都御史、按察使等,均绣獬豸。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1)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2)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3)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4)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5)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6)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7)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8)

清代各个时期的官服(揭秘明清官服上的补子品级)(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