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为什么比红色更好(No.410期紫色在紫颜色和紫色中的象征意义及对比)

紫色为什么比红色更好(No.410期紫色在紫颜色和紫色中的象征意义及对比)(1)

【摘 要】色彩词汇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生动传神地构建鲜明图像、刻画人物性格、渲染主题等作用。紫色作为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主色调,具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学作品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和中国文学作品莺子的《紫色》中,紫色的象征意义具有相同与相异之处。通过分析原著文本、参考学术论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理论等方法,探讨紫色在两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将中西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

【关键词】紫色;西方作品;中国作品;参考经典;中西异同

西方作品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叙述了黑人妇女西丽摆脱父权压迫的成长故事,表现了西丽成长经历中自我身份的逐步认可、自我价值的逐渐实现和女性意识的建构。作者在小说中建构了以紫颜色为中心的色彩体系。目前相对一致的观点是,沃克作品中的紫颜色与妇女主义关系密切。除此之外,紫色是尊贵的象征,也有观点认为紫色与痛苦相关,与性、同性恋相关。中国作品莺子的《紫色》讲述了中国现代女性林思思追求和实现自己爱情、事业梦想的历程,紫色是作品的主色调,作者借女主人公之口点明紫色的涵义,紫色除了具有高贵的意义,还被赋予了神秘、浪漫等现代意义。紫色在文学作品中的涵义与中西方传统文化赋予其的涵义有承接与相通之处,参照传统文化理论可以更客观、准确、深入地研究紫色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将中西作品中紫色的象征意义进行对比,可以探索中西传统文化中相关的相似点和融合点,并对不同点加深了解,从而更好地消除有关的文化隔阂,增强文化交流的严谨性。

一、紫色在传统经典中的分析

西方传统观念中对色彩的定义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圣经》正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紫色在沃克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与传统文化赋予的定义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借助对《圣经》中有关紫色物象的解读,可以帮助更好地准确理解紫色在沃克的小说《紫颜色》中的象征意义。

在《圣经》中,紫色出现多次。民数记第4章13节中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要收去坛(圣坛)上的灰,把紫色毯子铺在坛上。”紫色是“价值远胜过珍珠”的“才德的妇人”衣着的颜色,在箴言第31章22节,“她为自己制作绣花毯子,她的衣服是细麻和紫色布做的”。紫色是高贵的象征,是属于受人敬重、具有才德的人的颜色。此外,紫色是财主所穿衣服的颜色,在路加福音第16章19节,“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而在以西结书第27章16节中,紫色代表富贵的意义更明显地显示出来,“亚兰人因你的工作很多,就作你的客商;他们用绿宝石、紫色布绣货、细麻布、珊瑚、红宝石兑换你的货物”,由此可见,紫色布在是富有的象征。在基督教中,紫色代表至高无上和来自圣灵的力量。犹太教大祭司的服装或窗帘、圣器,常常使用紫色。天主教称紫色为主教色。主教穿紫色,待降节(等待耶稣诞生的节日)的主要色调是紫色。紫色在西方象征着高贵。

在中国经典中,可以看到紫色代表高贵的涵义,这一点与西方的相似。《韩非子・外储说上》有记载“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而沈从文先生认为“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以紫为贵。”古典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紫色的记载。除此之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入的佛教、道教也赋予了紫色以尊贵的象征意义。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其作品《紫色菩提》中指出,“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道教崇尚紫色,认为紫色是最吉祥之色,只有“人天教主”的方丈才可穿紫色法服。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尊贵的象征意义。

二、紫色在西方作品《紫颜色》中的分析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紫颜色》是其代表作,体现的是妇女主义的思想主题。作者在散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1983)中指出,“妇女主义者与女权主义者的关系就是紫色与淡紫色的关系”。妇女主义在沃克的笔下是两性和谐、人人平等、热爱生活等元素的糅合,就像紫色之于淡紫色包含了更多的色彩元素。妇女主义这一主题蕴含在沃克的笔下,不同作品中的思想具有相通性,借助在散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的明确理论可以更好地引导对《紫颜色》主题的理解。《紫颜色》的思想主题蕴含在西丽与莎格的相互关爱、西丽的自我成长经历中。紫颜色第一次直接出现在小说中是西丽的丈夫艾伯特的姐妹带她去服装店,她想到丈夫的情人莎格――一个对于她来说像女王一样的人喜欢的颜色是紫色,于是她也想要一件紫色的衣服,此时紫色的出现是尊贵的象征,西丽想要拥有紫色衣服表现了西丽渴望拥有尊严和爱。紫色的第二次出现是西丽给“战士般的索菲亚”做了一条裤子,裤子的一条裤腿是紫色的,另一条是红色的。紫色的第三次出现是在小说末尾,此时的西丽已经充分认识了自我的价值,成长为敢于追求自由平等与幸福的成熟女性,她的房间除了地板以外其他东西都是大红大紫的。从无法拥有到敢于拥有紫色,是西丽从无法拥有到敢于拥有尊严和爱的过程,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自我身份的认可、女性意识的觉醒的过程。

另外,“(紫色)是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的,就像在淤青时所呈现出的色彩一样。”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经历了不一样的痛苦过程,西丽遭继父奸污、生下的两个孩子被继父卖掉而自己还被嫁给一个带着四个孩子的鳏夫,西丽被迫与姐妹分离,在丈夫家中受到丈夫艾伯特的虐待,索菲亚――这一敢于与男性抗争的女性一辈子“一直得跟别人打架”,还因此被关进牢房、被迫当奴隶……紫颜色具有与痛苦相关的意义。此外,紫色与性、与女性相互之间的爱相联系,“紫色在同性恋群体中表示‘自尊’,是同性恋者所推崇的颜色。在《紫颜色》中,沃克同样涉及了性以及同性恋爱的问题”。女主人公西丽的成长与她和莎格之间的相互关爱、亲密关系分不开。“正是莎格教给了西丽最基本的性知识,并给予了她温柔的关爱――她们之间的女同性恋主义关系成为书中为数不多的几处描写真爱的范例之一。……由于莎格的爱与帮助,西丽逐渐摆脱了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状况的无知与麻木,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同时,她也对上帝的存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得以团结家人与朋友的宽容力量有了新的认识。”紫色具有一定的与同性恋相关的象征意义。

三、紫色在中文作品《紫色》中的分析

在莺子的《紫色》中,女主人公林思思曾经是一个歌坛明星,后在京城开了一间“紫色”酒吧。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她的原形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不是一个,而是几个,她们都有相似的故事,她们都热爱同一种颜色――紫色。林思思身上的性格就像她热爱的紫色,热烈、忧郁、神秘而高贵……在充满浪漫气息的“紫色”酒吧里,林思思与路子阳的相遇、与李卫国凄婉美丽的情缘以及与付樵枫缔造真爱的故事,都像紫色一样美丽浪漫。作者说,“我写《紫色》就是一个女子从爱的历程中意识到生命的真谛的故事,找寻到生命中最朴实无华真实的本我”“紫色是蓝色和红色的调合色,蓝色是大海、天空的颜色,是属于冷静理性的颜色;红色是血液,激情的颜色,是属于热情感性的颜色,紫色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色。人的性格里总是理性和感性并存着,它们相互矛盾,它们又互融互摄,而正因如此,它们在对立之中共生,所产生的紫色成为一种独立而醒目的颜色。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灰色调的,紫色以高贵的姿态凌驾于灰色之上。紫色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人生。”小说的主色调是紫色。

紫 色的墙,连酒吧的灯光都氤氲着浅浅的、紫色的光,屋里弥漫着薰衣草的花香。介绍女主人公时,作者写道“林思思酷爱紫色,她觉得紫色像她的性格。她是AB型血,热情和忧郁,宽容和极端都在她个性中鲜明地并存着。她敏感又细腻,觉得紫色更像她走过的人生,在歌坛上曾经红得发紫”。在酒吧里的人都能感受到紫色的浪漫。紫色第二次出现是在女主人公与付樵枫见面时,作者似以不经意的手笔提及酒吧里没有隔断,有的只是那些朦朦胧胧的紫色纱帘,以此渲染了浪漫的气息。紫色第三次出现在女主人公与比她小的年轻学生路子阳的对话中,女主人公说“我喜欢紫色。紫色在我心里充满空灵的意境,有禅意”,紫色与白色和蓝色等纯粹的颜色相比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颜色,但是复杂之中透露出的是高贵,这种高贵没有颜色可以取代。紫色第四次出现在描绘女主人公家中的布置,客厅那紫色的窗帘有着淡淡的薰衣草的图案。紫色最后出现在小说末尾,女主人公在得知自己患癌后坚持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举办自己人生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那一天,整个舞台,被神秘高贵的紫色灯光笼罩,绚丽的紫色,定格在人们的目光中”,女主人公一袭紫衣深情献唱……小说展示了一位现代中国女性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并最终实现了自己艺术事业梦想的过程,紫色贯穿了整部小说,作者通常借女主人公之口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了紫色的象征意义。

紫色既代表了浪漫、神秘、高贵,也代表了女主人公复杂而又细腻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蕴含着空灵的禅意。这是紫色在作品中被赋予的涵义。值得一提的是,紫色在中国作品中也会包含阴郁、凝重的意义。如艾青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写道“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紫色的灵魂”锁便是诗人将紫色与纯朴的农妇大堰河的灵魂这两个互不相关的东西藉自由联想建立起的交相感应的关系。……紫色,康定斯基从生理因素对它进行分析,认为紫色是一种冷红色。不管是从它物理性质上看,还是从它造成的精神状态上看,它都包含着一种虚弱和死亡的因素。色彩的表情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着多层次的意义表征。如紫色不但给人一种阴郁之感,象征派诗人兰波的“紫色的丧钟”的表达便是引用此意,而且紫色还给人一种高贵之感,我国传统色彩观念上,将紫色看为最高贵的颜色,诸如‘紫衣’在古代是最高贵的人穿的。在这里,艾青以紫色来勾画大堰河的灵魂,以儿子般的挚爱与虔诚为我们塑造了朴直的中国农妇的形象――泥黑的温柔的脸。色彩在这里不但传达了诗人对养育自己的褓姆高贵灵魂的崇敬,也暗示了她终生勤苦、遭遇悲凉的悲剧命运,同时也是诗人的忧郁的灵魂的写照。”在艾青的这篇诗作中,紫色不仅蕴含了高贵的意义,也暗示着痛苦、悲剧、阴郁等。

四、结语

西方文学作品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中,紫色是妇女主义的颜色,紫色也代表着尊贵,此外与痛苦的意味相联系、与同性恋相关。而中国现代作品莺子的《紫色》中,紫色除了代表高贵还具有了新兴的象征意义,即代表了女主人公的热烈、忧郁、神秘以及爱情的浪漫;在艾青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象征着大堰河高贵的灵魂也意味着悲剧的命运,紫色具有高贵、痛苦的意义。结合对《圣经》的参读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参照,紫色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都象征着高贵、尊贵,而在一些语境中具有与痛苦、悲剧、阴郁相关的象征意义;不同的是,紫色在西方作品中具有妇女主义的象征意义,具有与同性恋相关的意味,而这两者在中国作品中没有体现,紫色在中国现代作品《紫色》中被赋予了更多现代的意义,如神秘、浪漫等。中西文学作品中紫色的象征意义的异同既与传统文化相关,也受近现代以来文化交融的影响。对于紫色的象征意义的解读,将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不断丰富与完善。

【参考书目】

[1] 沈从文,王予予.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林清玄.紫色菩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2.

[3] 周高德.道教文化与生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4] 任玉鸟,赵胜进.紫色:姐妹的选择――解读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的妇女主义思想[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6] 沃克・艾丽丝.紫颜色[M].陶洁,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7] 薛小惠.《紫色》中的黑人女同性恋主义剖析[J].外语教学,2007(5).

[8] 王冬梅.《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1).

[9] 莺子.紫色[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10] 尹成君.色彩表现与艾青诗歌的审美特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小说介绍】全书由九十四封书信构成,分别是女主人公西莉亚写给上帝,妹妹内蒂以及爱慕的女性黑人布鲁斯歌手萨格的书信,信中所提及的故事,构成了西莉亚整个关于童年的回忆以及现今生活的画面。小说以书信体格式来记录故事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这也形成了本书独特的魅力,另外书信中姓名的留白(即所有男性的名字作者都用“——”来表示),也带给读者非常不一样的感受。

《紫颜色》的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背景是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西丽被后父奸污,生下两个孩子。多病的母亲不了解真相活活气死了。她的孩子被后父抢走失踪,她本人又被迫嫁给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丈夫另有所爱,对她百般虐待,而她受旧思想旧习俗的影响只是自叹命苦,从不反抗,只在给上帝写的信里倾诉内心的痛苦。她对丈夫毫无感情,甚至不愿意叫他的名字,只称他为某某先生。善良的西丽发现后父和丈夫都对妹妹耐蒂不怀好心,便帮助她离家出走。另一方面,她任劳任怨地把丈夫前妻的儿女抚养成人。大儿子哈波结婚以后,想像父亲那样使唤打骂老婆,但儿媳妇索菲亚生性倔强,不肯对丈夫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在生了好几个孩子以后还是离开了哈波。西丽丈夫以前的情人,歌唱家莎格患重病流落街头。某某先生把她接到家里,她在西丽的精心护理下恢复了健康,两人成了知心朋友。莎格开导西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跟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斗争,主动争取女人应有的权利。莎格的启发开阔了西丽的眼界,她开始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考虑问题。后来,莎格发现西丽的丈夫一直把耐蒂从非洲写来的信件秘密收藏起来不让她知道。西丽在愤怒之余决定脱离某某先生,跟莎格去孟菲斯。她走出家庭学习缝纫,成为手艺精湛的裁缝,开起裁缝铺,过上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某某先生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认识到过去大男子主义思想的错误,向西丽作了诚恳的检讨,获得了西丽的原谅。他们不再是夫妻,但成了知心朋友。西丽的妹妹耐蒂出走后到黑人牧师塞缪尔家干活,又随他们去非洲做传教士。她发现牧师的一儿一女就是西丽失去的孩子。塞缪尔一家在非洲生活得很艰难,他妻子染上非洲疟疾不治身亡。英国殖民者为种植橡胶肆意破坏当地奥林卡人民的土地和村落。塞缪尔和耐蒂赶到英国向教会求救,但遭到冷落和侮辱。他们返回非洲时当地人民对他们大为失望,纷纷投奔住在森林深处反抗白人的母布雷人。耐蒂此时已经跟塞缪尔结成夫妻,决心带着儿子亚当、女儿奥莉维亚及儿媳妇塔希回国。小说结尾处,西丽跟妹妹和儿子、女儿重新团聚,过上快乐的生活。

紫色为什么比红色更好(No.410期紫色在紫颜色和紫色中的象征意义及对比)(2)

【作者介绍】艾丽丝·沃克,美籍黑人,曾受邀拜访马丁·路德·金家中,并参与了《我有一个梦想》演讲,1972年至威尔斯利大学任教,开设了“妇女文学”课程,是美国大学中最早开设的女性研究课程之一。后受邀出任《女性》杂志编辑,并在刊文中首次提出“Womanist”(女权主义)一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