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铜菩萨像(皇家金容连汉藏)

在藏传佛像艺术体系中,明代宫廷造像无疑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明代宫廷造像是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汉藏风格造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在过去十余年佛教艺术品市场上,明代宫廷造像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引导市场不断前行。近些年,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佛像市场已趋向成熟,不再是明清宫廷佛像一统天下的尴尬局面,一些艺术性、工艺性较强和题材独特的佛像纷纷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导,但是明代宫廷造像的价值和地位已经牢固树立,不可撼动。试想,如果市场上没有明代宫廷造像,如果佛像专项收藏中缺少明代宫廷造像,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缺憾!因此,今后的佛像艺术品市场上,明代宫廷造像仍将作为佛像中的尤物受到佛像爱好与收藏者的关注和追捧,继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此次北京巨力拍卖公司推出的这尊铜镀金文殊菩萨像就是一尊风格典型、雕工精美、品相一流的明代宫廷造像,值得大家特别关注。

明永乐铜菩萨像(皇家金容连汉藏)(1)

文殊菩萨是印度梵语“文殊师利”的音译简称,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他以智慧见长,位居各大菩萨之首,佛经中称他“文殊师利法王子”。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十分尊崇,与其修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智慧,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之贼;如果不修智慧,而仅去做一切普度众生的善事,只能修得很好的福报,终究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成佛的最高成就。基于对智慧的重视,藏传佛教还将一些重要的上师或历史人物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历史上先后有萨迦派四祖萨班·贡噶坚赞、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清代乾隆皇帝被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这些化身形象也都带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志,即手中或肩花上有经书和宝剑。

明永乐铜菩萨像(皇家金容连汉藏)(2)

在明代宫廷造像中,文殊菩萨像屡见不鲜,是最为多见的表现题材之一。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藏民族传统信仰的尊重,也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藏民族精神生活的无比关怀。此尊文殊菩萨像的价值一方面正体现了它具有藏民族信仰的普遍性,同时也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藏民族普遍性信仰主题的尊重。

明永乐铜菩萨像(皇家金容连汉藏)(3)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北京巨力国际201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6年6月30日-7月1日

拍卖时间:2016年7月2日-3日

拍卖地点:万达索菲特大饭店7层(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

明永乐铜菩萨像(皇家金容连汉藏)(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