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人物一览(金庸笔下此6人像是核心人物)

有人说金庸是个讲故事的大师,武侠的故事无非就是快意恩仇以及正义战胜邪恶的俗套剧情罢了,但他总是能够将原本乏味的剧本讲出新意,这实属不易,要说有什么窍门的话,至少其中一点就是设下各种让人难以预测的转折,而最具体的表现莫过于对核心角色的设定。

​金庸的故事在开篇时往往不会让主角登场,比如说《笑傲江湖》开篇说的是林平之,《倚天屠龙记》中的张翠山、殷素素等,但这些角色虽然不是主角,好歹还在后续的剧情中有着重要的戏份,而本文要提到的这六位不同,他们会被误以为是核心角色,然而到最后却都成了龙套,甚至其中有三人连登场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金庸遗忘,最后还被删除了。

第一位:郭襄

前文提到《倚天屠龙记》的开篇会让人误以为张翠山和殷素素是主角,其实在他们二人之前还有人会被误认为是核心角色,那就是郭襄,郭襄作为“北侠”郭靖的女儿,会受到武林群雄的关注,她的一举一动自然也会牵动读者的目光,所以《倚天屠龙记》以她的视角开篇。

金庸笔下人物一览(金庸笔下此6人像是核心人物)(1)

(郭襄剧照)

郭襄为了寻找杨过的踪迹踏遍武林,于是便有了书开篇的那段“郭襄闯少林”的故事,然而后续的剧情发展却并没有如读者所想,当觉远带着张君宝和郭襄逃出少林之后,两人各自习得一部分九阳神功,可接下来的故事却不是讲述两人如何成长。

金庸笔下人物一览(金庸笔下此6人像是核心人物)(2)

(张君宝剧照)

时光一转数十年后,郭襄已经成了一个已死之人,论戏份而言可比张翠山、殷素素少多了。一个看似如此重要的人物就这么被一笔带过了。

第二位:何足道

与郭襄情况相似的还有“昆仑三圣”何足道,《倚天屠龙记》开篇其实有三个角色看似十分重要,一是郭襄,二是张君宝,三就是何足道了,郭襄的故事前文已经介绍过了,而张君宝在后来成了一代宗师,在书中也有重要戏份,不能算是龙套,而何足道则不同,他在登场时显得十分强大,然而却连结局都没有被交代。

金庸笔下人物一览(金庸笔下此6人像是核心人物)(3)

(何足道剧照)

“昆仑三圣”的名号何等霸气,他在书中其实也没有展现完全的实力,最终输给张君宝也只是点到为止而已,并且信守承诺再也没有踏足中原,读到这里时,多数人应该想的是即便这个角色不是主角,也会在后续剧情中有重要作用,比如当主角去西域的时候遇上他。

然而何足道再也没有登场,还真就是昙花一现,彻底坐实了“龙套”的身份。

第三位:曲非烟

相对于前两位而言,金庸对于曲非烟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了,这小妮子登场的时候俨然就是另一个黄蓉,所以多数人也将她视为女主角一般,可在金盆洗手事件之后这小妮子就不见了踪影,之后的剧情基本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然而这还只是旧版的剧情,在新修版的《笑傲江湖》中金庸大笔一挥,直接改写了她的命运,让她彻底沦为一个龙套,死在了费彬手里,这还不如被遗忘了呢,曲非烟也是不少人心中意难平的角色之一了。

第四到六位:三善

如果说前三人的名字还能够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三位恐怕会让你问一句“这是谁”,其实这不怪大家,因为“三善”这个说法只存在于连载版的《天龙八部》中,多数人压根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金庸笔下人物一览(金庸笔下此6人像是核心人物)(4)

(四大恶人剧照)

连载版《天龙八部》第十一回的标题就叫“三善四恶”,连载版的故事一共有一百四十回,等于说这一回还处于交代故事世界设定的阶段,而“四恶”大家都知道指的就是后来登场的四大恶人了,似乎“三善”原本是与“四恶”对应的重要人物,可是直至整本书的故事讲完金庸也没有交代三善到底是谁。

全书也只有木婉清提到了一句:“‘三善四恶’之名,我确是听师父说起过的。那日我杀孙霞客之先,曾详细盘问过他师父的形貌行为,知道厉啸一起,南海鳄神跟著便至,却不知他排名第三。世上居然尚有恶过他的人,当真是匪夷所思了。”

就这样“三善”这三个原本看起来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连一次登场的机会都没有,后来还被删除了。

可以说这些角色的命运都是让读者出乎意料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庸故事的趣味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