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1)

喜欢三国文化的朋友,大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郭嘉不死,卧龙不死”,意思是说,诸葛亮虽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功盖三国分,名成八阵图”,但是其能力却不及郭嘉,所以郭嘉生前他一直不敢出山。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此事纯属巧合,而且两人擅长的方向,也完全不同,此言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过,最近却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即“贾诩不死,孔明不敢北伐”,那么,这一说法有依据吗?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2)

很多人熟读汉末三国史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贾诩才是三国第一谋士。他年少时被绑架,冒充名人之后,十余个随从全部被杀,他自己却活了下来;董卓被吕布手刃之后,他为求自保,引发了文和乱武;赤壁之战前,他力劝曹操先巩固在荆州的统治;潼关之战的时候,他献离间计,为曹操力挽狂澜。最后,他支持曹丕上位,并及时隐退,最后得以善终。历数三国时期的谋士,少有人比他混得更好,而且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称他为三国第一谋士,好像并不为过。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3)

但是,诸葛亮直到公元228年才开始北伐,真的是因为忌惮贾诩吗?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这一说法比“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还不靠谱。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贾诩擅长的是算计,诸葛亮擅长的是兵法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4)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亲自担任主帅,统筹军中的一切事务。真实历史上的他,不像演义那样智计超群。虽然他没有直接让双方军队硬碰硬,但是在作战过程中,讲究的却是兵法,例如声东击西,例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而贾诩却更擅长大方向的高瞻远瞩,以及细节方面的把控,根本无力像诸葛亮一样,亲自统率大军。这一点从前文中,我们提到的他的成就,就可以看出。由此可见,他们二人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才,没有比较的必要,更没有谁忌惮谁的说法。

二、诸葛亮直到公元228年才开始北伐是迫于无奈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5)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行宫,诸葛亮被选为托孤大臣,总揽了蜀权的大权。但是,他却没有立即出兵北伐,这并不是因为他怕了谁,而是被逼无奈——首先,刘备在临终之前,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损失了不少大将和谋士,损失非常惨重,蜀汉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其次,因为关羽和刘备的关系,蜀汉与东吴的关系早已非常紧张,但是蜀汉根本没有以一敌二的实力,所以诸葛亮要优先缓和吴蜀关系。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6)

另外,他在前线出征的时候,如果后院失火,那么不管前线是胜是败,蜀汉都有亡国的危险,所以在北伐之前,他要先去平定不安分的南中地区。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他则率兵前往了汉中,了解曹魏的具体情况,安排出兵方略,这一番折腾下来,他直到公元228年才开始北伐,并不算晚,因此不存在因为忌惮贾诩,所以不敢出兵的说法。

三、贾诩逝于公元223年

贾诩的五大毒计(诸葛亮不敢北伐)(7)

最后这一点原因,最简单直白,却也最有说服力,那就是贾诩逝世于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去世的同一年。试想,如果诸葛亮迟迟不北伐,是因为贾诩的缘故,他怎么可能还会等待五年呢?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不管贾诩是不是三国第一谋士,“贾诩不死,孔明不北伐”的说法,都是不现实的。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