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爱国(爱国人士郁达夫神秘失踪)

爱国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当我看到小说结尾“祖国啊祖国......你快强起来吧!”这段话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一个身在异国的青年心中无声的呐喊、是因祖国的弱小而痛彻心腑、是希望祖国快快强大起来的急迫心情。《沉沦》是作者以自身为蓝本,描写了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遭受歧视屈辱、内心苦闷的故事,伤感中带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结,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反响!

郁达夫的爱国(爱国人士郁达夫神秘失踪)(1)

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郁达夫从小就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中学时便开始创作旧体诗投稿,《再别康桥》的徐志摩曾是他的同学。赴日留学后,郁达夫开始接触小说的创作。1921年,郁达夫的首部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文坛。

1922年,郁达夫回国,曾先后从事过大学教师、浙江省政府参议、主编、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等工作,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比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茑萝集》、《孤独者的愁哀》等等。郁达夫是一位爱国作家,致力于抗日宣传工作;他以笔为刀,批判日军暴行、热情讴歌抗日事迹。他曾担任过“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长,还是《救亡文艺》主编、《抗战文艺》编委。他还曾说过“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

郁达夫的爱国(爱国人士郁达夫神秘失踪)(2)

为抗日,远赴南洋

1938年,应新加坡《星洲日报》社长胡昌耀的邀请,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华侨受他鼓舞,纷纷捐款捐物,支持抗战。1942年,日军攻陷新加坡,已是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的郁达夫和胡愈之等人被迫撤离,辗转来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巴爷公务镇,并在小镇上居住下来。

为了安全地生存下来,郁达夫化为赵廉,在当地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以此为掩护,秘密地从事地下抗日工作。当时有许多逃难到此的文化界人士和抗日分子,受到过郁达夫的庇护。一天,郁达夫正在一位华侨领袖家中拜访,无意中撞上日本宪兵前来办事,双方语言不通,郁达夫便当了一次翻译。正是这此经历,让日本宪兵队知道了华侨中有这么一个精通日语的存在,于是强迫他当了宪兵队的翻译。从此,化名赵廉的郁达夫有了一个更合法更公开的身份。他利用宪兵队翻译身份的便利,暗中帮助了很多华侨和抗日人士。

郁达夫的爱国(爱国人士郁达夫神秘失踪)(3)

神秘失踪,尸骨无踪

中国真是不缺少汉奸,即使远在南洋,也有汉奸的存在,1944年,郁达夫被汉奸告发了。得知消息后,郁达夫紧急通知胡愈之等人逃离印尼,自己却留了下来。他们劝他一起走时,郁达夫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在日军的监视之下,如果大家一起走,那谁也走不了。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宪兵队的质问,郁达夫显得云淡风轻,大方承认了自己就是郁达夫的事实。但奇怪的是,当时日军宪兵队并没有逮捕他,只是对他严加限制,监视了起来。屈辱的日子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郁达夫欣喜若狂,但他不知道,恶魔的爪牙,也伸向了他。19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家里来了一位印尼当地青年,他喊走了郁达夫,结果郁达夫再也没能回来,郁达夫失踪了,直到今天,他的遗骸还是未能找到。

郁达夫的爱国(爱国人士郁达夫神秘失踪)(4)

真相大白,凶手已白发

1985年9月27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报道称:日本学者铃木正夫通过不懈努力,数次走访郁达夫当年生活过的南洋各地,并寻访到了上百位当年的知情者,终于找到了当年郁达夫当翻译时的日军宪兵队班长,从他的口中得知,正是此人,下令杀害了郁达夫。此时的宪兵班长,已经75岁高龄了,头发花白,晚年生活幸福平静。据他口述:“找了一个当地人,骗出郁达夫后,在一个偏僻的山崖下,处决了郁达夫。”

郁达夫的爱国(爱国人士郁达夫神秘失踪)(5)

结语

呜呼哀哉,一代才子、抗日英雄郁达夫,在胜利已经到来时,还被日军残忍杀害了,真是让人痛心和惋惜。如果郁达夫能活到新中国成立,看着日新月异的祖国,想必他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吧!1952年,我国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让我们永远缅怀先烈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