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甘蓝育苗(为了搞好孔雀保种和制种工作)

为了搞好孔雀保种和制种工作,就必须依靠先进的育种技术

一、孔雀育种技水

1.家系育种法

家系育种法是根据家系平均成绩进行选育的一种育种方法。将选留的优良家系组成基础群进行闭群繁育,不再引进新的个体,按育种指标进行选育,即可得到生产性能相近似、体貌特征一致而亲缘关系又不致过近的新品系。

机械化甘蓝育苗(为了搞好孔雀保种和制种工作)(1)

2。封闭育种法

根据育种目的和家系性能特征,从原始群中选出性能一致的个体组成基础群,封闭群体在群内进行繁殖选育,最终形成新的品系。如果一个地区长期与外界隔绝,这一地区的孑L雀经过长期有意或无意选育,最终也能形成具有一定特征性能的群体。

3.合成法

将几个具有各自鲜明特点的品种或者品系,合成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新品系(纯系)的育种方法。如选用A、B、C三个品系,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要将它们的特点聚合到一个新的品系。其方法是第1代进行 3个品系的正反杂交,合成具有两个品系特点的后代;第2代以第1代的正反杂交后代,再进行一次正反杂交,就可以得到具有这三个品系特点的后代。在第2代中淘汰掉不符合要求的个体,选留符合要求的个体,然后加以封闭选育,以形成新品系。

二、杂交优势的利用

品系育种的目的在于培育优良品系供杂交使用,形成基因型比较一致的杂交型后代,使非加性基因产生显性、超显性和互作效应,使加性基因性状更为完善,从而获得高产、稳产和整齐的生产性能以及强大的生活力的商品杂交孔雀。但品系杂交究竟形成何种杂合型后代,有多大的杂交优势,与不同品系之间的配合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首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由此选出最好的杂交组合,供商品生产使用。一般品系问的杂交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二元杂交

二元杂交是最简单的杂交方法,是指将两个品系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FI)直接用于商品生产。二元杂交可以是同一品种内的品系杂交,也可以是不同品种间的品系杂交。

机械化甘蓝育苗(为了搞好孔雀保种和制种工作)(2)

2。三元杂交

三元杂交是指选用A、B、C三个品系,以c品系的雄孔雀做终端父本,以A、B品系杂交的后代雌孔雀做母本再进行杂交,这样得到的后代即为三元杂交后代。

3.四元杂交

四元杂交也称为双杂交。20世纪40 年代玉米双杂交的成功开辟了动物育种的新时代。选用A、B、C、D4个品系,先进行 A和B、C和D品系的二元杂交,再用A、B 杂交的子一代(FI)的雌孔雀和C、D 杂交的子一代的雄孔雀再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子二代(F2)即为具有4个品系特点的杂交孔雀。

三、建立近交系的方法

所谓的近交是指血缘关系相近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是遗传物质相近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亲子或全同胞交配。首先要选拔纯种的优良个体,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鉴定其后裔的品质和性能,然后组织交配,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连续数代近交,通过测算和严格淘汰,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遗传性能稳定的近交品系,然后经配合力测定,采用近交系间杂交,使近交系杂种兼有亲本优点,成为高产的近交系杂种商品孔雀。其特点是产蛋多、蛋大、受精率和孵化率高,幼雏健壮、发育良好等杂交优势,这对提高养殖孔雀的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四、种孔雀的选择

种孔雀的外貌特征与健康、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也是表型选择的依据。当然在条件许可时要进行谱系和后商测定,采用综合鉴定法。

1,种孔雀的选择

’种孔雀必须有谱系或来源,要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的外貌与生长发育标准,羽毛完整、丰满有光泽,体质健康。具体选择办法见“种孔雀的引进”部分。

2.注意谱系来源

繁殖良种或引种时,必须了解其来源,以防止近交造成品种退化。对于种孔雀育种场,在出售时应提供该品种、品系或配套系的详尽资料。

对于孵化出的初生幼雏,应进行编号、定期称重、记录等工作。作为种孔雀还必须测定其体重、性成熟日龄、初产蛋重、蛋形指数、产蛋量、产蛋率、产蛋高峰周龄,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健雏率、育雏率、育成率、种孔雀存活率等。

五、种孔雀的选配

作为种孔雀场,最好只养一个品种,包括几个品系,进行品系选育、家系繁殖。近交到一定程度后,再去引进高产品系。在后代之间进行交配,应防止一切近亲。

应将品质最好的个体组织多种交配组合,要对种孔雀及幼雏套上翅号或脚号,编制好谱系,同时进行谱系孵化。为检测种雄孔雀与种雌孔雀的亲和力,应该记录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育雏率等生育指标。

机械化甘蓝育苗(为了搞好孔雀保种和制种工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