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年爱生活(追梦少年爱无言)

他人的爱心,让任海龙感受到了社会的美好;任海龙的爱心,又让社会的美好得以延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追梦少年爱生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追梦少年爱生活(追梦少年爱无言)

追梦少年爱生活

他人的爱心,让任海龙感受到了社会的美好;任海龙的爱心,又让社会的美好得以延续——

生命因病痛而苦楚短暂,也因爱心而美好可贵。“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要聆听一段难以割舍的亲情,讲述一位遗体捐献者小海龙的故事。”9月10日下午,在合肥市殡仪馆,200多人自发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追思会,共同送别我市舒城县桃溪男孩任海龙。

9月8日,一直与病魔搏斗的任海龙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离他18岁的生日还有7个月。他留下的遗愿是:捐献遗体、眼角膜及脑组织。在以“追梦少年爱无言”为主题的追思会上,任海龙在北京航展上穿着飞行员制服的照片笑容灿烂,而他的亲友小声抽泣的在心中默念:亲爱的小海龙,以后,会有人用你的眼睛看世界,会有妹妹替你照顾好父母。请一路走好……

2014年,本报曾报道过任海龙的故事。四五岁时,任海龙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1岁时,他的双手连翻书都变得困难,不得不告别学校留守家中。当任海龙从电视上得知无偿捐献眼角膜的情况,也萌生了这一想法。“他说这辈子没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想给社会献份爱心。”任海龙的母亲张同琼说。

2014年2月26日,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来到舒城,为任海龙办理登记了遗体、眼角膜捐献申请。当屈志国得知好几年没出门的任海龙有去看看外面美好世界的想法时,他立即将这个信息告知了媒体。当年3月5日,在本报记者和一群爱心人士的帮助陪伴下,坐在轮椅上的任海龙来到了合肥海洋世界,近距离感受海洋生物的奇妙。

后来,任海龙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更多的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小海龙圆梦之旅爱心接力”,先后把他接到苏州、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在北京,任海龙去了天安门看升旗,看航展。爱心接力,让小海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感受到了更多美好。“他回来后找到我,说他要把爱心人士捐助的多余的钱捐给红十字会,用作遗体器官捐献的专项资金,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屈志国说,在爱心接力活动中,各地志愿者捐款的5万多元,除去花费后还剩余2万元,善良懂事的任海龙全部捐出。

9月11日,任海龙的一对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了两位患者,为他们带去了光明。屈志国说:“每年省内捐献遗体、眼角膜的人不过几十例。”

安徽省第一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已于2005年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落成,据悉,任海龙的名字也将镌刻在这座纪念碑上。(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