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寒山寺云泊西子湖(愿得身闲便作僧)

【执惠导读】广济寺,作为千年古刹,吸引大量信众前往礼拜。作者与一位僧人在此结缘,随后又南北相分。人生也如这种别离一样,有太多难舍。通过对佛的参悟,对弘一法师的认知,作者也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观。

雪落寒山寺云泊西子湖(愿得身闲便作僧)(1)

广济寺位于北京西城阜成门内大街上,距外交学院很近,所以读书时常去。该寺院始建于宋朝末年,明朝时重修,民国时遭遇大火被焚毁,后重建。我与大伟曾经在寺内做义工,无意中认识了道明法师,所以常去求法。后来大师不愿待在北京这等繁华之地,南下福建,入光应寺隐修去了。

自道明入闽以来,我去广济寺的次数渐少。工作以后更是难得身闲,读经典也已成为奢侈。尝与大伟相约去福州看望法师,只因福缘浅薄,终未得启程。去年岁末,好友进京,我带她到广济寺,为其求一玉佛,以保平安。此后虽常去听经,但心情略有变异。

云水堂故事早已烟波飞散,内心终究是难得平静。每每思考自己走过的路、经历过的尘世风雨,总会彻夜难眠。偶因法缘得《李叔同传》,读后感慨万千。本书促我深思,鞭策我精进。

掩卷深思自己十多年来的风雨兼程,有感动,有忏悔,也有宽慰。其情其感虽谈不上弘一律师涅槃前所语“悲欣交集”,但也甜苦自知。幼年学儒,未及要领而中途辍弃。继而治史,多因身心浮躁而半道荒废。后弄纵横之学,本欲白首下书帷,穷尽经典,以求为往圣继绝学,但智术短浅,不得已知止而自安。十多年恍然如梦啊。

对比弘一律师,我真无地自容。正如丰子恺所言,大师的一生可总结为“认真”二字。早年在上海为做翩翩少年,而发奋治文艺,最终因“二十文章惊海内”而成为翩翩少年中的佼佼者。随后去日本留学,衣食住行俨然留学生,可见其一丝不苟。为师则温良谦恭让,可谓认真;学道则上山辟谷;学佛则别日籍娇妻而入空门。音乐、美术、书法、诗词、篆刻、道学、佛学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这就是认真的李叔同,做任何事都达到极致。

我的这个十年啊,让我羞愧难当。十年白驹而过,怆然如梦幻泡影,只留得身残志坚,空对山前月。于昌平世界、繁华都市走了一遭,方觉安富尊荣为虚诞,乃知文章道德是妄言。笑看世间人,浑浑噩噩间醉生梦死,熙熙攘攘中埋头逐利,你来我往,闹哄哄,终究是聪明人多,明白人少。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沾染了太多俗气,离文人士气越来越远。遭遇他人非礼时,我时常面红耳赤,振臂争执。读法师“专求己过,不责人非。步趋先圣先贤,不随时流上下。”时方知自己是何等浅薄。

雪落寒山寺云泊西子湖(愿得身闲便作僧)(2)

随着岁月的沉淀,人总会变的,大多是变得越来越淡然,越来越超脱。当年李鸿章高中入京时,豪气云天,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的文句。历经了宦海沉浮、国仇家恨之后,他在戒台寺也吟出“对持真境应无取,愿得身闲便作僧”,何等超脱。好一个愿得身闲便作僧。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之后,留下的是对人世的参悟,少了激情豪迈的稚气,多了超然物外的精神。忙于尘世挣扎的我们,哪得身闲,便是身闲也没有为僧的雅兴。终究是凡夫,终究是凡夫。

雅也罢,俗也罢,能以更高的心境与我们的世界对话终究是多有裨益。下文书弘一法师自勉之法语,与众生共勉之: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窿之量客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本文是执惠旅游网总编辑/COO田聪的原创文章,tc350549047,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于:执惠旅游网”。执惠旅游tripvivid,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