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诗句(阳春白雪的典故)

"阳春白雪"最早只是和歌名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有下面几类辞曲被人们所传唱:

歌名为《阳春白雪》的这首宫廷歌曲,曲调高亢且韵律复杂 是由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音乐鼻祖师旷所作。

而广为流行的《下里巴人》这首歌,则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间被百姓传唱的一种通俗小曲儿。 。

另外还有名为《阳阿》和《薤露》的歌曲,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流传比较广,在唱法上属中等难度的楚辞乐律。

"阳春白雪"作为成语被人们引用则是和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有关。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是屈原的弟子,也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由于楚襄王经常听到大臣们在自己面前说一些贬低宋玉的话,他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阳春白雪诗句(阳春白雪的典故)(1)

宋玉答道:“我先给大王讲一个唱歌艺人的故事吧。我们楚国国都就有有一位唱歌唱的特别好听的歌者,他开场的时候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有好几千人跟着唱; 后来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3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况正是这样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狡辩,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阳春白雪诗句(阳春白雪的典故)(2)

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从《楚辞》中这段君臣对话流传下来的。“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曲高和寡”连用,多用来比喻脱离普通人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用来比喻通俗浅近,容易被人理解的的文艺作品。

谢谢关注,欢迎交流。

-----------------

#让世遗活起来##在头条看世界##历史文化常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