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哪些人演的(扫黑风暴里这几个人的戏也闪闪发光)
白肉
好的故事只是一句话。
如,一猴精一猪精一水妖和一小白龙,陪一个和尚去西天取经;
再如,俩亲兄弟,哥哥含冤入狱,弟弟为了救他也主动犯事入狱,并在背后纹了监狱内部地理位置图;
你看,虎头开得好,兴趣跑不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扫黑风暴》,有这个腔调。
《扫黑风暴》剧照
《扫黑风暴》也有一条比较清晰的主角故事线:
一对警察师徒十年前被栽赃陷害,师父坠河身亡,徒弟被迫辞职,十年后,徒弟作为嫌疑人律师,出现在中央巡视组进入绿藤市调查的第一个案件中。此后,围绕着绿藤市的重大项目伊河新村展开的明争暗斗,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
改编自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等真实案件的《扫黑风暴》,具备了所有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影视剧的基本命题:
底层人民求取一个公平到底有多难?
人性到底有多让人想象不到?
真相的背后到底有多残酷?
如同《人民的名义》,扫黑反贪剧尺度上还是让人比较放心,因为越真实还原,才越能体现扫黑反贪的力度和决心。
开场戏在接待中央巡视组的自助餐厅,骆组长最后的话意味深长:“希望一个月以后的庆功宴,在座的都能参加。”这场戏连远处群演惊慌失措掉餐具都设计到了,很有山雨欲来的味道。
刘之冰饰演骆组长
除了潜藏在背后的细节,“不好好说话”也成了这部戏最大的优点。
高手必须写出潜文本。好比空城计里诸葛亮的唱词,“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一句话,纸包鸡还是包火?
所谓潜文本,查案剧总得包着一样来说台词,如果鸡(幽默) 火(黑色)两样都有,就更值得一看。
如《手机》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做人要厚道!”
《两杆大烟枪》中,“和魔鬼共舞的时候,你只能等着音乐结束。”
但《扫黑风暴》这部剧牵扯人物众多,果然有节奏跟不上的时候,比如女记者和小警察的支线情节很多人不买账,于是播出半程时有些松垮,但在交了12块钱超前点映之后,峰回路转,重新激起了绿藤群众的斗志,正经办案终于回来了……
摇摇头,可叹戏里戏外,钱的影响都令人生畏。
全剧能否有一个漂亮的豹尾?还不敢说,至少,先不管那些未填上的坑和某些支线偶像剧的打法,能够被绿藤群众看监控般的扒镜头,整理出“十大细思极恐的细节”,对比出“孙红雷戴眼镜和不戴眼镜的区别”,《扫黑风暴》已然成了。
但也不必把《扫黑风暴》抬得太高,它有着中式犯罪题材电视剧的熟悉气息:以家庭伦理剧为底色,氤氲着诈尸还魂的港风无间道,核心其实是真实案件原有的社会讨论度。
导演的风格还是以人入手,以关系来铺展情节,在不过分戏剧夸张官场和商场的氛围下,基本也是一个聊八卦的夜谈模式:
我告诉你一件事儿,但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谁死了?是他杀的?她怎么和他有关系?各种偷袭式提问,悬疑就此展开。
查案是一个挤脓包的过程,得慢慢忍,出场人物各有各的忍法,出血流脓,吱哇乱叫,也有不露声色的,然而最大的脓包还在里边,多少期待,编剧越沉得住气,最后一下才越爽。
犯罪题材通常有两种走向。一种非黑即白,类似狼人杀,现在不流行了,但也不证明它就不好看,它节奏明快更容易粗暴直给,尤其基督山伯爵复仇式故事,让观众咬得牙根直响,最后刀起头落,要的就是爽。
一种是看谁都不是好人,好人也有阴暗处,坏人也有落泪时,类似剧本杀,因为要制造悬疑,和步步推理,甚至几条线的交叉,节奏沉闷烧脑。
导演玩得好能转回来坑都填好,可惜,绝大多数导演都转晕了,坑填不回来,最好笑的是,为了表示诚意写一篇小作文来解释各个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意思是你没猜对是你智商不行。但,给观众出阅读理解,真不是一个好导演该做的事情,科学而缜密地对待每一个镜头才是好导演该做的事情。
《扫黑风暴》介于两者之间。戏一开锣,看看海报,基本能判断正反面了。
孙红雷饰演李成阳
所以它成功的一大部分原因,是演员选得好,角色配对成功,心就少操一半,角色可信度大,一个问号拖八集,观众也认了,区区一场戏,“红蓝保温杯”就成了cp,观众父母心,你俩最后千万要成啊!
孙红雷的演技不用说,是极好的。但实力派演员都会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表演路数大家熟悉得不得了,这就有了一个程式化的结果,高音喊上去,你就得叫好,演员演得多了,就有了应激反应,重场戏太认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抠,导演说行了过了,他还要再多来几条。
这就出现了一个一旦没控制好分寸就容易超出赛道的问题,于人物是相当危险的,于剧情节奏更是危险危险危险。如果碰上张艺谋,连吐口血都得管怎么吐出来的,对全局有十足的把控能力就没问题;如果相反,只是个别人出挑,不过是某某某演得好,观众一定会跳出剧情。
更高级的表演,大家看不出你是哪位巨星,你过去演过什么,但真的好难。于孙红雷而言,很显然《征服》是探索表演风格的成功起点,《潜伏》依然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部《扫黑风暴》,则像姜文在《让子弹飞》之后又拍了《一步之遥》,你们不是喜欢《让子弹飞》这口吗,整上!因为这样的孙红雷,观众喜闻乐见。
其实除了孙红雷,这部戏的其他角色更加闪闪发光,很值得一提。
刘奕君饰演何勇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何勇
多亏刘奕君做了个英明的决定,弃暗投明,没选择他信手拈来的反派人物,而是选择出演了正面人物915专案组组长何勇。他的表演让大家懂了,含蓄的质问也是一种盛开的美。
刘老师眼睛大,但并不清澈,一双熬了大夜的眼珠子瞪向谁,应该没有不害怕的。再细细听他如配音厂出来的卡带嗓音——
“没关系,留你下来就是想和你好好聊一聊”,有没有股子伦敦音英式探长味儿?
刘奕君具备所有大器晚成老戏骨的优质,对台词发音十分考究,演戏一点都不着急,没有呼之欲出在镜头里表现自己的欲望,在孙漂亮那么多眼镜和fashion行头对比下,何勇这个分不清二十多集换没换衣服的人物,竟出落得如此禁欲迷人!
在剧中,何勇和李成阳有着神似之处,对一切都持有高度警惕高度怀疑,在突发事件中有着对事情走向的灵敏嗅觉和准确判断。究其原因应该是警校一个师父教的吧。
所以第一场见面的戏,孙红雷和刘奕君演出了那种熟透了后又生透了的关系。
“熟”是因为老同学,一见面就浮现了过去的种种,可能连抠完脚丫子吃泡面的场景都夺眶而出了。
“生”则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方是敌是友无法判断,在这种冰火交叠的情绪下,二人语迟、不断的情绪压制,想说话又咽回去,更多用肢体语言来感受,你推我一下我再推你一下,皮笑肉不笑,既代表现在也预示着将来。这场戏观众看得过瘾,相信他们演完了也大呼过瘾。
李成阳、何勇重遇
刘奕君自己也说,扮演何勇,不刻意去分辨角色是“好”还是“坏”,作为演员最重要的是真实还原这个人。在规定情景下,这个人物应该完成的规定动作中,他最真实的情绪和反应应该是什么,呈现出来就对了。
在“准确”这一层面上,私以为表演上过于自律的刘老师,格局要比表演上过于奔放的孙老师大那么一丢丢,因为表演的本质其实并不是碾压对手,而是准确。
在马帅的葬礼上,何勇告诉李成阳马帅是被毒死的,简简单单几句话,千言万语都是情,你get到了吗?
大概因为内容所限,编剧没有给何勇设置太多人性绊脚石,他的一切表演行动全都基源于案件,有些可惜,不然相信刘奕君会更光芒四射。
为什么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何勇?因为他出场的每一句台词,恰似说完了,又恰似还没说完,暗流涌动。
车晓饰演李丽涓
棋逢对手李丽涓
孙红雷是个大炮仗,表演上侵入性极强,对手意志力薄弱,会被带沟里,对手若更有能力,就会演奏交响乐。
真是意外的惊喜,扮演大嫂李丽涓的车晓,在这部戏里却没能让孙红雷得逞,豪横起来丝毫不让须眉。
马帅猝死,大嫂要套现,李成阳千方百计地阻止。几场需要扯脖子喊的对抗戏,俩对手演员却演得颇有嚼劲。
第一回合,李成阳从董耀手里要回了合同,大嫂认为李成阳想霸占公司,二人误会逐渐加深,李成阳说完“静雅可不能再没了妈妈!”两人彻底翻脸。一句话,可以听成是劝大嫂悬崖勒马,也可以听成在威胁大嫂的生命。车晓的反应,所有的内心变化全在眼睛里,沉默中的戏最难演,弹幕一片啃瓜声:大嫂可不是好当的!
第二回合,在公司赶走了财务,俩人矛盾升级大吵了一架,一个想要说出你的秘密,一个只想要钱跑路。在这场戏中,车晓如泣如诉如骂,一大段台词说得是酣畅淋漓,尤其是“我就是要点钱都不行啊?!我看新帅就没有未来!”把李成阳气得法令纹都变直了。
第三回合,追悼会上寥寥数语,轻描淡写的一句“辞旧迎新啊?”也是给对手演员措手不及,毕竟在追悼会,不适合大吵大嚷,轻声暗讽起了作用。
第四回合,从陈建波手里救回来的大嫂在家门口和李成阳说了心里话。此前怨恨冲天的眼神顿时小绵羊了起来。
“我老公死了,我要点钱不过分吧……”
“我老公都死了,公司都是你的了,我就说要点钱!你太过分了!”
“之前是我做得有点过分了……”
车晓几场戏只有一个目标“要钱套现”,却各有不同,层层变化,从信任到怀疑再回到信任,加之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好演员会在心里把前因后果写上一篇观众看不到的论文,你不得不给车晓惊艳表演点赞。
孙浩饰演胡笑伟
双面人胡笑伟
在《扫黑风暴》观众喜欢的人物调查里,孙浩排在第一名孙红雷后面。胡笑伟和孙兴是被催促领盒饭最不想看到的排行榜前两名,无论横排竖排,胡所长这个角色算是让孙浩演活了。
曾几何,某些地方警察一身匪气,皆因山高皇帝远,过些年,匪气上加上官气,群众气也不敢喘头都不敢抬,再过几年扫黑反贪来了,这些人又训练出了两面性,太阳底下骑自行车上班打乒乓球,夜里头灯红酒绿胡作非为,这些都能在胡笑伟这个派出所所长身上集中体现。
一边量血压一边接领导电话,一面却对受害人威逼利诱,一面在黑势力饭局上恶心跪舔,孙浩把一个黑警演得十分接地气。演戏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太大动静的孙浩,这一次算是他与胡笑伟互相成就了。
徐英子要走的时候,胡所嘱咐下属去送一下,还特别用手抓了抓头发,手下立刻心领神会,五个手指头,五万块。孙浩表演细节拿捏到位,念台词松弛自然,跟平常老百姓唠嗑似的,难怪让观众又爱又恨。
胡所长量血压剧中出现了好几次,所以有网友给这个角色还起了一个“胡高压”的外号,还调侃说:孙浩演唱的《中华民谣》堪称经典,如今在电视剧《扫黑风暴》中又看到他,脑海中浮现的竟然是“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血压一百九”的画面。
孙浩戏不多,但恰恰证明了那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石建饰演海哥
江湖人称我海哥
湖北方言给海哥这个人物加了80分,而能把湖北方言说得这么带感的,演员功力又给了10分。
海哥的扮演者石建,是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同样是一个在气势上没有输给孙红雷的演员,他的一招一式,完全在人物里。
在去地下车库的路上,海哥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你给老子玩江湖,老子就是江湖”,霸气十足。
仅看孙红雷打电话忽悠海哥这场戏,观众心里门清,电话是大江打来的并不是市长电话,海哥这边没有台词全是听到的各种反应。
看石健的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值得所有年轻演员学习,就是先别紧着琢磨自己的戏份,要学会听别人的戏,把别人的台词记下来,消化掉,在别人表演的时候,要有共同的临场感。
海哥一出场,就贡献了不少今年下半年的表情包。
不知为什么,在俩人的对手戏时,令人仿佛看到了岳云鹏和孙越。
苏可饰演大江
反差萌大江
大江是“达叔”式的大绿叶人物,围绕在男主角李成阳的身边,人丑心善一根筋,有着自己的小颜色。
苏可与孙红雷的默契应该是《一代枭雄》就建立了,毕竟都是中戏出来的,表演的方式很像。你可以在台词一大堆的地方,看得到那种经年久远的交情。
没保护好大嫂,该不该打!李成阳眼睛刚瞪圆,大江已经抡圆了胳膊!也会在不经意间递个颜色,使个坏,发个小脾气,粉红色的保温杯,蹩脚的英文,苏可的全方位设计给这个人物增加了不少反差萌。
其实在重点段落,比如大江怀疑大嫂出轨董区长,似乎苏可与孙红雷的舒适度太高,以至于有些戏漫出了人物,有点过。相反在某些没有台词的地方,表演节奏令人拍手叫好,比如俩人在酒吧起事,大嫂回来处置看守,谈到女孩撒丫子就跑。
大江这个角色有点讨巧,尤其会讨年轻女观众的巧,不过按套路来,大江很可能就是以悲剧结尾,不知又伤了多少女孩们的心。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角色,还有“绿藤炮王”陈建波的扮演者周晓鸥,也是歌手转型演员,在《鬼吹灯之龙岭迷窟》里面饰演的马大胆,就被高度赞誉。陈建波一亿现金做方桌,方桌前吃火锅配糖蒜,土掉渣狠到位怂得快!
周晓鸥塑造的坏蛋,总是形神兼备,不可多得。
周晓鸥饰演陈建波
其实所有的故事,都说的一件事:你今天的某个决定,是你未来的某个结果。好的人物总会有那种悲从中来的宿命感,《扫黑风暴》中所有的人物都隐隐带有这种特质。
亚瑟·叔本华说得好,“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却无法决定自己想要什么!”待全剧真相大白之时,阳阳耳鸣治愈之时,红蓝保温杯交杯之时,观众直达内心的,或许就是最简单的答案。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丁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