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有实权的亲王 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十二位亲王
清朝的宗室爵位一般分为十二等,最为前列的是亲王、郡王,而在这些被分封的众多亲王、郡王中,最为人所钦羡的就是“铁帽子王”。有清一代,总共分封了12位“铁帽子王”,清初时期有八位开国大佬入选,中后期又有四位因恩封而入选。
铁帽子王的最大功能就是“世袭罔替”,同时还可以配飨太庙。也就是说王位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不受任何外力影响。能够拥有“铁帽子王”头衔的人物,大多为清朝初创时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而“铁帽子王”的说法,实质开端于乾隆时期,之后,才逐渐成为一种我们现在熟悉的制度。
礼亲王代善(1583-1648)
爱新觉罗·代善,是清朝原始头目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他因作战勇猛,曾获封为“古英巴图鲁”称号。努尔哈赤对他极为器重,让他统领正红旗、镶红旗两红旗,还封了他为和硕贝勒,当时的四大贝勒之中,他排在第一位。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早年跟随着皇太极四处征战,因表现出色,被封为“墨尔根戴青”,他还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在皇太极面前表现极为卖力,在松锦大战中战功显赫,清廷中的地位极高。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了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被称为摄政王。清军入关过程中,多尔衮出力很多,功劳也是很大,之后,他又从叔父摄政王升而为皇叔父摄政王又越级成为皇父摄政王。1650年,多尔衮在狩猎途中去世,被清廷追封为“清成宗”,仅仅两个月后,他又被剥夺一切封号,坟墓也被挖开,直到乾隆时期才被平反。
豫亲王多铎(1614—1649)
爱新觉罗·多铎,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他与多尔衮为同母,统领着镶白旗,清初十王之一。多铎早年也是跟着皇太极征战沙场,被赐号为“额尔克楚呼尔”。
松锦大战时,多铎跟着多尔衮一起参战,后来他曾攻破松山城,生擒洪承畴。多尔衮对他较为倚重,清军入关时,多铎跟随多尔衮一起入主中原,在与李自成军、南明军队交锋中,多铎率军屡次获胜,可以说是战功不小。1649年,多铎因感染天花而去世,当时只有三十六岁。
郑亲王济尔哈朗(1599—1655)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是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的第六子,努尔哈赤的侄子,他的资历比较老,从小由努尔哈赤抚养长大,与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关系不错,尤其是跟皇太极交情很好。
济尔哈朗早年跟着努尔哈赤征战,之后又跟着皇太极与明军交战,皇太极死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一同拥立了福临,成为辅政王。清军入关时,济尔哈朗也是战功卓著,多尔衮死后,他又及时跟其划清了界限,十分会“做人”。济尔哈朗确实是非常聪明的人,努尔哈赤时他是八大和硕贝勒之一,皇太极时他是四大亲王之一,顺治时又是清朝与多尔衮唯二受封“叔王”的人,不仅恩宠不断,而且还是得了善终。1655年,济尔哈朗因病去世。
肃亲王豪格(1609—1648)
爱新觉罗·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他早年跟随着皇太极,参加过征讨蒙古、朝鲜以及宁锦、松锦战役,因为作战骁勇为皇太极赏识。皇太极死后,豪格与多尔衮成为继承者的有力竞争者,两人相争下,最终福临得益被拥立为帝,多尔衮为摄政王,而豪格成为最大的输家。
清军入关时,豪格也随之入关,他被清廷派遣去征讨四川,剿灭了盘踞在那得张献忠。1648年,豪格在内斗中落马,在多尔衮的安排下,他被削去爵位,幽禁狱中,不久之后,死于狱中,当时仅有四十岁。多尔衮被清算后,豪格得到平反。
承泽亲王硕塞(1628-1654)
爱新觉罗·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清军入关不久之后,被封为多罗承泽郡王。之后,他曾跟随着多铎征讨李自成军队,还与南明军队交过手。
硕塞很多时候都是跟着多铎出征, 因与豪格走得近,被多尔衮降过职位。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他开始被重用,被封为和硕承泽亲王,掌管着兵部与宗人府。他还任职过议政王,本身的文学修养也不低,可惜死得较早,1654年,年仅二十七岁的硕塞因病在北京去世。
成亲王岳托(1599-1638)
爱新觉罗·岳托,是代善的长子,他打小就跟着爷爷努尔哈赤、父亲代善征战四方,努尔哈赤死后,他还说服代善拥立了皇太极为帝。后来皇太极征朝鲜,打明朝,他也有份参与。
岳托后来曾一度失宠,遭到皇太极的压制,还被降级为贝子。1638年,皇太极又恢复了他的贝勒地位,之后,岳托跟随多尔衮出征明朝,因为染上天花,死在军中。皇太极想到他当年的功绩,追封了他为克勤郡王。
颖亲王萨哈廉(1604—1636)
爱新觉罗·萨哈廉,是代善的第三子,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他就被封为了贝勒。努尔哈赤去世后,他与岳托一同说服代善,拥立了皇太极为帝。
萨哈廉对皇太极较为忠诚,始终站在皇太极一边,皇太极对他也是信任有加,在后来为清朝开疆拓域过程中,萨哈廉也很是卖力。只是萨哈廉如他哥哥岳托般寿命不长,1636年皇太极刚上位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怡亲王胤祥(1686—1730)
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他虽然与雍正皇帝并非同一个母亲所生,但是关系极为要好,雍正皇帝对他也是非比寻常。胤祥先前也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后因受到废太子事件波及,在康熙皇帝在位时并没有得到重用。
雍正皇帝登基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是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雍正在位时期,胤祥在朝中地位很高,雍正后来还任命他总理户部,掌管重要政务,他还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积极治理水患,在对准噶尔部用兵时,他又处理军机事务,保证了军需的正常供应。1730年,胤祥终因操劳过度而去世。
恭亲王奕訢(1833—1898)
爱新觉罗·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有个外号我们很熟悉:“鬼子六”。他早年就已经是军机大臣,深受咸丰皇帝的信任。奕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被任命为全权钦差大臣,与外国侵略者签订过《北京条约》。
咸丰死后,奕訢站在两宫太后一边,辛酉政变成功后,获取了更高的权力。之后,他任职了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也曾被慈禧太后罢黜过,甲午战争后又被起用,仍旧为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1898年,奕訢因病去世。
醇亲王奕譞(1840—1891)
爱新觉罗·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他的大福晋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他有个孙子中最为出名,那就是末代皇帝溥仪。辛酉政变中,奕譞联合奕訢支持两宫太后,因而之后受到慈禧的重用。
奕譞曾做过海军衙门的总理大臣,与李鸿章一起组建起了北洋海军,而为人诟病的是,为了修建颐和园,他挪用了北洋海军的大部分海军经费,以致使北洋海军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光鲜亮丽。1891年,奕譞因病去世。
庆亲王奕劻(1838—1917)
爱新觉罗·奕劻,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璘的孙子,曾经是清廷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慈禧六十岁大寿时,封了他为庆亲王。八国联军侵华时,他与李鸿章作为清廷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
奕劻的铁帽子王其实没有当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他也就隐居在了天津,直到1917年因病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