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孔子思想的句子(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观)

论语中关于孔子思想的句子(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观)(1)

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好德如好色”究竟是什么含义?孔子最看重的人的品性又是什么?日前东方出版中心推出《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一书,作者是曾在多所高校哲学系任职的学者黄勇教授,他在书中深掘儒家伦理如何审视当代美德,并以当代视角解读孔子怎么对待恶、孔子论为什么要亲亲相隐等话题。

美德伦理本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发展出的三种主要规范伦理体系之一,最近有不少学者用它来解释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本书认为,若是用美德伦理的理想形态为标准,而不是以它在某个传统中的某种历史形态为标准,我们甚至可以说儒家伦理是一种比亚里士多德主义更纯粹、更彻底和更本真的美德伦理。但本书重点不是要论证儒家伦理是一种美德伦理,而是要阐明古代儒家思想对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所可能做出的贡献。前不久在中版书房长宁店的新书座谈会上,多位学者讨论了书中延伸出的话题:具有美德的人是否只关心他人的外在福祉?美德伦理是否具有自我中心倾向?

孔子相信以个体典范施教的有效性,“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在他看来,有德之士的品性和行为可以感染人,所以他必然会有信从者。黄勇强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论语》开头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在他看来,通常的理解不仅忽略了孔子的要义,而且也模糊了这三句话之间的重要联系——孔子之所教与门人之所学乃是成人,而“习”乃是“实践”。“所以,首句真正的意思为,把自己所学的关于如何成为有德之士的知识付诸实践真乐事也。”

论语中关于孔子思想的句子(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观)(2)

此外,尽管孔子“以直报怨”的确切含义在学术上仍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不会赞同耶稣所秉持的对待作恶者的态度:以德报怨。这里的德字,通常意义是德性、美德。”黄勇援引中国学者李零、李泽厚等人的多种说法,比如“直”为“值”,孔子之义是:你应该以等值的伤害回报你所遭受的伤害,不多也不少;对待作恶者的一种中庸的态度,它居于“以怨报怨”和“以德报怨”之间……

书中认为,“以直报怨”的真实含义是以道德上正当的方式对待作恶者。“当有人打我的右脸,我是否应该连左脸也转过来给他打,抑或给予还击?孔子也许不会绝对地排除其中的任何一种选择。只要真的有助于使作恶者不再是作恶者,孔子可能两者都会赞成。”

其实,比照西方一些哲学理念,同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辩证思索。书中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例谈到,格劳孔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应当公正?”这个问题在古格斯戒指中变得尖锐起来,古格斯戒指能够随意地使人变得可见或不可见。假设有两个这样的戒指,公正的人拥有一个,不公正的人拥有另一个。一方面,不公正的人使用这个戒指,使他在做不公正的事时隐藏自己,而在他做(或假装做)公正的事或者至少没做不公正的事时显现自己。在格劳孔的例子中,不公正的人不是持续不断或专做不公正之事的那种人,而是那种干了最大的坏事但却获得公正名声的人。

论语中关于孔子思想的句子(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观)(3)

简言之,似乎不公正的人得到的回报比公正的人要多:“他们会说,作为一个公正的人,除非我表面上像是如此,否则就是自找苦吃,要历尽千辛万苦和丧失一切;但若不公正却为自己获得公正的名声,那么就能过上神仙般的生活。”这可能是“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的起源,并且自那以后就一直困扰着道德哲学家。这个问题具有困惑性,“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经常被认为是可笑的,不值得认真对待。

但果真如此吗?孔子对“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有道德是快乐的;换言之,道德取悦于一个人的心,正如美味取悦于一个人的胃。既然一个人有动机做使他快乐的事,那么,他就应当有道德动机。尽管通常认为,“孔颜之乐”是在贫困中感到的快乐,但是,儒家并不倡导禁欲主义,因此也并不反对追求非道德的快乐。孔子就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正如书中所判断的——在孔子看来,有时候有道德虽然妨碍了一个人的富裕和寿命,却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区分了有益和有害的快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孟子也谈到了三种君子之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重要的并不是在此提到的有益之乐和君子之乐的实际条目,而是有道德所带来的快乐被认为是真正的快乐这一事实,它胜过无道德乃至不道德的行动所带来的快乐。

孔子对“为什么我要有道德”的终极回答是:因为你是人。“每个人都有快乐的动机。寻求快乐要么遵循道德原则、要么违反道德原则。然而,既然人的独特标志是道德心,人本质上是道德的存在,一个人应当在道德中寻求快乐胜过其他快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答案,即便对提出此问题的利己主义者而言也是如此。”

作者:许旸

编辑:童薇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