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1)

太原金桥双语学校团校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2)

太原市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3)

市学联学生会组织专题学习会。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4)

“永远跟党走”太原市新团员入团仪式集中示范活动。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5)

市学联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6)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太原市大中学校爱国主义歌曲合唱展演。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7)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新团员入团仪式。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8)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太原市团学骨干培养营。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9)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学子来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10)

团市委赴南开大学开展晋籍学子宣介会。

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作文500字(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华章)(11)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殷殷嘱托,如灯塔指引,坚定前行方向。5年来,我市各级学校团组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团省委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全面从严治团,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丰富工作载体,大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主动肩负起青年人的使命和责任,以青春之名,续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培根铸魂

擦亮青年政治底色

思想的火炬高高擎起,方能照亮前行之路。过去5年,我市各级学校团组织始终把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日等重大节日,通过开展国旗下的演讲、组织参观革命纪念地、举办报告会、分享会、主题团日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活动,持续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礼仪”“传承美德”“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深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举办“社团文化节”“科技节”“志愿服务”“实践寻访”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高尚品格。5年来,各学校团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2500余场,累计50万余名青年学生参加活动。

滴水穿石,润物无声。为了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根基、提升学习质效,共青团太原市委通过“线上 线下”的方式,多点开花全面推进,让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走深走实。

线上,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社团、进网络。5年来,共有150万余名青年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了解世情、党情、国情、民情,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

线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市直大中专院校组建理论普及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爱心医疗服务团;开展党史教育、红色宣讲、生态环保、文化惠民、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开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160场次,覆盖团员青年6万余名;举办“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太原市大中学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爱国主义歌曲合唱展演;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太原市大中学生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拓宽思路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共青团组织要当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时刻把握青年脉搏、倾听青年需求,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青年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5年来,共青团太原市委不断拓宽思路、创新载体,有效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办前夕,为了激发全市广大青少年关注二青会、参与二青会、服务二青会的热情,共青团太原市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太原广播电视台举办“迎二青盛会 扬青春风采”太原市青少年乒乓球、足球、篮球系列比赛,通过比赛树立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和作为东道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举办“时代新人说”先进典型巡讲报告会、“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学生骨干大讨论活动,帮助700余名团学骨干在巡讲团成员的深情讲述中接受精神洗礼。200余名学生骨干通过参加校际交流会、“科技节”观摩会、参观“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本领。

为了能够精准帮扶特殊群体,共青团太原市委组织我市大中专院校开展“千校万岗”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累计帮扶300余名建档立卡毕业生实现就业;开展“筑梦青春、点亮未来”志愿服务活动,携手中信银行太原分行为太原市聋人学校捐赠防疫物资,为学校建设电子图书阅览室捐赠50台电脑。

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创新素质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团市委、市学联在太原市第五中学校举办“太原市中学生创新商业模拟挑战赛”,市直各中学经济、商业类社团在校高中生100余名优秀学子参加。

在不断的培养激励下,太原市一批优秀学子取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示范类和认定授牌类项目”及山西省十二届“兴晋挑战杯”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组金奖等称号和荣誉。

靶向发力

改革步伐蹄疾步稳

回望百年历程,共青团的成长总伴随着自我革新。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更好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共青团太原市委用行动给出答案。

学校共青团是共青团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学校共青团改革是基层共青团改革的应有之义。共青团太原市委在全省率先出台《太原市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太原市团学战线改革工作细化落实及常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第一时间将改革方案印发至全市各级学校党政及团组织,确保改革精神传递到校到人,为全市中学共青团改革提供依据和保障。

先进性是成为团员的“身份证”。我市学校战线各级团组织严格按照《团章》发展团员,强化发展团员流程步骤、严守年龄硬性红线,制定推广“推优入团积分表”“团员成长手册”;印发《关于加强太原市中学团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243所学校全覆盖建立中学团校,统一团校校牌、统一团校学员手册,将团校培训作为发展中学(中职)团员的必经环节,为我市广大团员学生搭建起学习、教育、培训、思想交流的专属平台,为团员培养、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的阵地保障。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出台《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入团标准要求》,率先提出“八个一”基本内容和“推优入团”基本要求,部分学校团组织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出台符合本校的《发展团员实施方案》《发展团员相关制度》,团员管理更加严谨规范。

为确保发展团员人人入系统、号号有保障,共青团太原市委累计为25万余名团员建立电子数据库,实现学校系统智慧团建“学社衔接”率99%、“升学衔接”率100%的高质量转接。

全市学校团组织以中学生团校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智慧团建”平台为依托,以“团委工作手册”“团支部工作手册”“团员成长手册”“团校学员手册”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筑巢引凤

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共青团太原市委积极创新引才聚才形式,在省外42所“双一流”高校建设太原市学子归巢工作站。

同市委人才办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召开42场省外山西籍学子见宣会、19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会,组织发动1800余名青年学子参加活动,发放太原市人才政策、学子归巢系列宣传资料2400余份。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宣传推介太原市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政策。截至目前,太原市学子归巢工作站线上辐射省外山西籍学子6500人。

“作为一个在外地上学的学生,我一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却苦于没有信息和渠道。而太原市学子归巢工作站为我们提供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情况。”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李璐羽说,工作站已经成为与山西籍学子联络的纽带。天津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宋学琛表示,工作站在校内搭建了及时高效的信息分享平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山西籍在校学生对家乡人才政策理解不清晰、了解家乡工作机会不畅通的空白,成为连接“家”与“校”的一座桥梁。

牵到线上、帮到点上、暖在心上。为了解决在外学子信息不对称问题,学子归巢工作站先后发布省、市级人才引进相关政策160份、太原城市宣传片3部、人才政策宣传片3部、各类就业招聘信息520条,涉及岗位2.5万余个。同时收集学子就读学校、所学专业、就业意向等信息,建立2800名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纳入省、市级青年人才库,向省、市有关部门荐举青年人才。依托山西青年人才驿站,面向来晋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为青年英才来并就业兴业牵线搭桥。

共青团太原市委积极开展“双一流”高校来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联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双一流”高校的124名优秀大学生来并开展暑期岗位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在外青年学子提供施展才华、历练成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社会实践平台。

“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山西籍优秀学子回乡工作,势必会给太原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刘丹露,通过工作站应聘于太原市某国企工作。像刘丹露一样,越来越多回到家乡就业创业的山西籍优秀学子表示,将立志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家乡。

“在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建立太原市学子归巢工作站”被评为2020年度太原市人才工作十大亮点之一,写入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太原,也因此成为率先在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全覆盖建立学子归巢工作站,并常态化联系山西籍学子平台的城市。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目标在砥砺奋进中实现。相约新时代,青春再出发。

展望未来,我市各级学校团组织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和重要要求,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奋勇争先、实干担当,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青春华章!

来源‬ 太原‬日报‬ 记者 张 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