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红色旅游点名录 阳江市阳西县边海村

阳江红色旅游点名录 阳江市阳西县边海村(1)

边海村党员群众十分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三农”相关的话题。图为10月16日,边海村举行摄影作品展,全面展示乡村振兴工作的丰硕成果。受访者供图

“瞧,报告这里说到了咱们乡村的事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家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铆足干劲、全力以赴。”10月20日,在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村委会大楼里,边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广与村里的党员群众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其中与“三农”相关的话题让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70年前,边海村还是一处三面濒海的盐碱地。“五天不雨成小旱,十天不雨变大旱”是当时的写照。通过广大党员和群众持续奋斗,如今的边海村已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贫瘠的小渔村实现华丽蝶变,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浅海捕捞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产业发展模式。2021年,边海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到55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8万元。

盐碱地种出好粮食

为了过上好日子,昔日边海村的先辈们干群齐心,合力拦河筑坝、引水灌田,将红旗插在水车棚上,坚持进行农业生产,在盐碱地上开垦出了良田。

“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领导群众做了许多英勇的斗争,获得了群众的拥护。”1955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边海党支部的事迹写下按语,肯定了边海党支部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英勇精神。

“时间并没有让红旗褪色,‘边海红旗’精神深深刻在村里的每一名党员心中。”原边海村第一任社长陈庆宜的女儿陈永凤是“边海红旗”精神的亲历者,在她看来,“边海红旗”精神始终指引着当地老百姓与恶劣的自然灾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2015年,边海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21人,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党员与贫困户开展“点对点”帮扶,以产业项目带动乡村发展。

“基于先辈们围海造田、抗洪治旱的成果,我们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眼前这片基地已经种了1000多亩丝苗米。”边海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易志强说。近年来,他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牵头成立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模饭稻”品牌,以提供就业岗位、订单式收购、租赁流转土地等方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过去,粤西地区的群众常说,南海边的盐碱滩寸草不生,发展农业生产犹如白日做梦。”陈广看着连片的水稻田感叹道,“如今这里已是国家级水稻优良品种示范基地,令村里人自豪。”

边海村还通过村集体资金入股“西荔王”经济农作物种植、长角水库光伏、金开源鱼虾养殖等项目,为贫困户铺就了致富路,让他们在脱贫的同时实现稳定增收。边海村还组织群众发展养殖业,打造两条“养殖长廊”:“综合养殖长廊”发展养殖户30多户;“沿海养殖长廊”引导群众发展滩涂、虾塘养殖1200亩。

在打出一套脱贫攻坚“组合拳”之后,边海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部署,接下来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亲们共享发展成果。”陈广说。

红色文旅助力发展

在实现“农民富、农业强”的同时,近年来,边海村抓住建设“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有利契机,全面改善和提升村容村貌。

通过省乡村振兴大擂台的宣传推介,边海村已成为新晋“网红”,高质量、高感观的“四小园”将村道两旁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生态板块吸引游客驻足“打卡”。

作为边海村乡村旅游的重要支点,2020年底投入使用的边海红色展馆已接待参观单位、团体和群众4000多批次、11万余人次,开展教育培训近400场次。今年“七一”期间,展馆接待近万名党员参观,感受“党群连心、勇立潮头”的“边海红旗”精神实质和内涵。

“重温红色历史,我的内心激情澎湃。”从阳江市区前来观展的一名党员干部表示,接下来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提升能力。

现在,在儒洞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和指导下,边海村以“一展馆、一中心、两公园”为核心,打造了集红色展馆、党群服务中心、党群红色大舞台和党建公园于一体的党建教育基地。工作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00多万元,牵头建设红色展馆公园提升项目、特色农产品展销点项目、边海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等,提升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红色旅游带动农旅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韩安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