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雕是怎样生活的(这13只草原草原雕)
图片来源丨史密森尼学会
最近,俄罗斯猛禽研究与保护组织发起了一项众筹。众筹内容是,给一只远在伊朗的草原雕充话费。
给一只鸟充话费?原来这只草原雕身上携带有sim卡的GPS追踪器,以发短信的方式给研究者报平安。科学家早就做好了它长时间处在信号范围外,甚至是不幸身亡的准备。
不过这只本应该在哈萨克斯坦活动的草原雕,不知为什么飞到了伊朗。俄罗斯科学家都感到意外。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只草原雕每天产生的短信费用,差点让这支科研团队破产……
有一种消炎药 是草原雕的致命大敌这只让科学家差点破产的草原雕,出生于俄罗斯Minusinskaya地区,因此科学家给它取名“Min”。
草原雕夏天会在西伯利亚至哈萨克斯坦的范围活动,到了冬天,它会飞往南亚(如印度)过冬。“Min”的第一个冬天飞到了巴基斯坦。随后几乎一整个夏天,它身上的GPS追踪器没发回任何消息。科学家一度以为它出事了。
选择在这种草原雕身上做实验,正是因为这种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2015年,草原雕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为极度濒危物种。每年,草原雕迁徙都会因为撞到电线或者人为捕猎造成大量死亡。
到印度,它们还面临消炎药的威胁。
2014年,一个由印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表论文。他们研究发现,双氯芬酸钠对于草原雕来说无异于剧毒。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消炎药,曾广泛应用于缓解年老牲畜的病痛。在印度,牛是神圣的,如果主人让他的牛遭受病痛,那么就有可能坐牢。1997年,双氯芬酸钠的知识产权过期后,印度药厂曾经大量生产这种消炎药,用于给牛消炎止痛。
印度的牛死后,会被运往指定牲畜填埋场,由秃鹫进行天葬。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生前可能服用大量消炎止痛药,残留在牛内脏和骨骼中的双氯芬酸钠,也被秃鹫吃进了肚子。这种药物让秃鹫肾衰竭,差点让印度秃鹫灭绝。科学家也是多年之后才了解到它对秃鹫的危害。
图片来源丨剑桥大学出版社
草原雕是机会主义的猎食者,在迁移途中经常吃腐肉。因此,印度牲畜填埋场的死牛,也成了它的美食。研究团队在草原雕的肝、脾、肾脏中检测出双氯芬酸钠,并且证明了双氯芬酸钠会对草原雕的内脏造成损伤。
尽管研究团队只在印度拉贾斯坦邦观测到少数草原雕死亡案例,但这篇论文很快引起鸟类学家的重视。双氯芬酸钠曾让数以百万计的印度秃鹫,减少至仅一万只左右。这个教训实在太惨烈了。
它消失了5个月一出现就是跨国短信“轰炸”
图片来源丨猛禽研究与保护组织
这些草原雕如果在没有移动信号的区域活动,偶尔失联也是正常的。等到它们飞回到有移动信号覆盖的区域,先前堆积的坐标短信就会重新发送,依旧能提供完整信息。
今年10月,“Min”的追踪器时隔5个多月第一次有了反应。科学家很高兴重新收到“Min”的消息,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Min”偏离了正常路线出现在了伊朗。
原本在哈萨克斯坦发回俄罗斯的短信,每条差不多花费0.2元到1.6元人民币,但从伊朗发回来的短信,加上长途漫游,每条就要花费5.4元人民币左右。
于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这些俄罗斯科学家就收到了近千元人民币的跨国短信费用。“Min”不是唯一一只研究对象,除了它以外,还有其他12只草原雕。
“Min”还不是最浪的鸟,剩下的草原雕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研究团队表示,至少有4只草原雕,消失两三个月后,出现在了遥远的国度。一只名叫“Khakas”的草原雕最近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头逛,这两个国家的漫游费差距非常大;另一只叫做“Alna”的草原雕,甚至飞到了苏丹。
众筹来的话费够用到2020年了
图片来源丨猛禽研究与保护组织
在了解实验团队的话费困境之后,俄罗斯手机运营商Megafon提出取消草原雕所花费的债务,并在之后只收取少量的费用来支持这个项目。
同时,该研究团队也将这次实验过程放到社交媒体上,希望用众筹的方式来缴清话费账单。他们将这次众筹取名为“给草原雕的手机充值”。
差点被几只鸟搞破产,不由得让网友感叹,这些俄罗斯科学家实在太难了。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筹集了超过三十万卢布,折合3.3万元人民币。这笔钱足够追踪这些草原雕到2020年。
不是只有俄罗斯草原雕会“败家”,波兰也出过一只败家的白鹳。
2017年,波兰环境组织Ecologic为研究白鹳的迁徙路线,在一只名叫“卡伊塔克”的白鹳身上放了GPS追踪器,上面装有电话sim卡。
这只白鹳在飞了约6000公里后,于去年4月在苏丹东部失去了联系。然后,意想不到的是,该环境组织后来收到了一张高达10000波兰兹罗提(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巨额话费账单。
该环境组织的负责人推测,“卡伊塔克”多半已被人抓到,宰了。这个人还把追踪器里的sim卡装到了自己手机上,拿它狂打了20个小时的国际长途……
科学家追踪鸟类迁徙 用的“背包”越来越小巧
图片来源丨史密森尼学会
俄罗斯猛禽研究与保护组织对草原雕的追踪,叫作动物迁徙跟踪,广泛应用于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最早,科学家用鸟类束带,即带有独立标号的标签绑在鸟类腿上,用于个体识别。
随着科技进步,科学家尝试制作的追踪器也变得越来越小。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只有12克重的追踪器。这种追踪器适合像鸽子这样大小的鸟类。追踪器包含一块小型太阳能电池板,能产生200-300微瓦的电力。
12克的重量虽然已经够轻了,但还远远不够。这类追踪器最重不能超过目标鸟体重的5%。例如一只橙顶灶莺,本身体重可能只有20克,背上12克的“背包”,它就飞不起来了。
图片来源丨史密森尼学会
到了2013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的鸟类学家又试验了一种更小的追踪器,只有1克重,大小与一枚硬币相当。2013年6月,鸟类学家彼得·马拉和迈克·哈勒沃斯给24只橙顶灶莺装上这种轻型追踪器,截至2014年5月,仍有15个追踪器还在运作。
相比此前的追踪器,新装置的误差大大缩小,误差范围不超过10米。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两人勾勒出橙顶灶莺如何从北美到加勒比海地区的迁徙路线。
( 作者:金弘彬 编辑:金弘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