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讲课(傅佩荣告别2022迎接2023)

人不能选择活在什么时代,生在什么地方,但至少可以选择如何面对你的人生。

——傅佩荣

2022年的最后一个冬夜,

你在想些什么?

三年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你所习惯的工作与生活模式被打破,又以另一种形式重建。

时间,被一次次核酸检测节点分隔;空间,被一个个箭头与星号界定。

各种无奈与辛酸,各种离别与挣扎……

但是,生活依然在继续。

困境之中,总还有一些东西不被击垮,不被征服。

如今,我们与这段历史握手告别;

明天,也许依然是扑面而来的寒风,

但此刻,你要送给自己,送给身边人一些祝福,

倘或可以被概括,我愿称之为:

勇气。

人一生当中总会遭遇“逆境”,千百年以来,无一人能例外。

而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却各有不同。

就如面对新冠病毒的长期打压,沮丧、抑郁、焦虑、痛苦,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情绪的起伏。

然后呢?

重要的并非凝视伤口,而是学会带着苦痛,活下去。

而一切新开始的前提,是在思索中,找到继续向前的勇气。

1 逆境意味着什么?

人总是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制造问题。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也不必过度排斥。

烦恼一定不好吗?

佛教说,“离开烦恼,没有菩提”。

菩提即是智慧,在烦恼中才能提炼出智慧。

如果嫌弃人间烦恼太多,躲到山上隐居也未必可以觉悟。山上呆久了,在别的动物眼中,你也只是另一种动物而已。

所以,不要轻易选择逃避。

以孔子的生平为例,孔子的一生,可以说尽是逆境。

他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把他带回娘家抚养长大,是古代的单亲家庭,生活非常贫困。

后来稍有成就,别人赞美他的德行与学问,可能是得之于老天的厚爱。

他回答说:我年轻的时候,家里地位卑微而穷困,所以我学会了各种杂务。

会做各种杂务,代表生命有扎根的机会。

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实实在在地生活。

知道人生困难,能吃一碗饭,能做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将来飞黄腾达时,才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就像飞机飞上天之后,还要回来地上加油,要有土地做基础,否则飞行不可能持久。

2 生命有两个维度

孔子一生有许多杰出的表现,为什么我们学不到呢?

因为我们少了他的逆境,也少了他准备的工夫。

我们常说人生要重新出发,但前提是,一定要先知道努力的范围。

什么是我的限制?

什么是我可以做的事?

如果完全没有限制,任意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后往往一事无成。

确定了自己的限制,就可以在限制范围内好好下工夫。

接着更重要的,就是明白人生的方向。

人的生命可以往两个方向发展,横的与纵的。

选择往横的方向发展,代表专注于现实的条件。我要在学业、事业上奋进;要照顾家人、团结朋友;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但我们还需了解,人的生命是一个立体结构,即身、心、灵三个层次。

身、心、灵是有弹性、可以调节的。

其中,身体的弹性较小,因为生老病死是固定的,谁都一样。

心智的弹性比身体大。譬如,要不要学习?要学习什么?

最好想通三个问题:第一,我能够做什么?第二,我应该做什么?第三,我愿意做什么?

愿意做什么是关键,做愿意做的事,心情自然就会愉快,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就不会无端招来不必要的烦恼。

而弹性最大的,是灵性的层面,亦即人生纵向的发展。

3 向上提升的四种方法

我们必须达到灵的层次,生命才会展示全新的面貌,才能获得重新出发的生命动力。

如何进行灵性的修养,才能抵达灵的层次?

你可以凭借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求“知”。

“知”这条路与理性有关,包含三个步骤:学习、思考、印证。

学习与思考并不难,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我们学习经典时要深入省思,才能领悟它与我们的关系。

思考的意义在于,把古老的智慧,通过真正的了解,融化在我们的生命里面。

最后一步是实践,按照所知、所学、所思的,落实在行为里,将能慢慢改变生活的质量。

第二,重“爱”。

“爱”的途径比较容易,人都有感情,容易了解怎么透过爱,来走向灵的世界。

“爱”的路线是每个人都可以实践的。

可以从人间的各种爱,想象你与神明之间的关系。

透过爱的途径,可以让人感觉到整个生命的互相交融。

第三,敬“业”。

“业”就是工作,就是你的社会角色与职责。

成年人每天上班、下班,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这就是业。

在工作中怎么修行?

就是要体验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最后的结果,而在于工作的过程。

把目标放在工作本身,就会明白没有它的话,我的生命就不能实现。

有了这种想法,工作效果怎么会不好呢?

至于能不能赚钱,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了。在所做的事情上找到内在的快乐,就是修行。

第四,潜“修”。

“修”代表从身体到心智到灵性的实际操作,从身体方面的约束,心智方面的收敛,再到灵的修行,进而沉思冥想。

沉思人生之中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人的真相?什么是宇宙万物的真相?

这就是“修”的路线。

无论“知”、“爱”、“业”、“修”哪一种途径,目的都是希望觉悟“灵”。

我们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路线。

4 重新出发的勇气

人生在世,不能选择自己生在什么时代,也不能选择在什么地方成长。

自有人类以来,每个人所生活的世界,都可能有各种逆境。

人的生命充满潜能,有待我们去开发,条件就是要给自己一些压力。

不必抱怨环境,孔子有一句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就是要做到“无怨而有耻”

“无怨”就是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于事无补。

“有耻”代表清醒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有何种尊严,许多不够格的事不屑于做。

清楚了解生命的立体结构,在身、心、灵三个层面调节自身;

追求灵性的修养,生命自然趋于完整,才能保持重新出发的生命动力。

2023年马上到了,以此文祝福每个人,勇敢去拥抱每个新的一天!

傅佩荣讲课(傅佩荣告别2022迎接2023)(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