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嘉兴蝶变,千年子城旧貌换新颜;沿城市中轴线往南,一座壕股塔撑起“文化高度”;跨越7000年,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探秘“江南文化之源”。昨天,一场以“考古探秘”为主题的亲子研学之旅在南湖畔开启,80组家庭、150余人与嘉兴历史“亲密接触”,感受这座城市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1)

斑驳的城墙,油绿的青苔,威武的石狮,一幅古城画卷缓缓打开。活动的第一站,大家来到了子城遗址公园。“嘉兴建城于三国吴国黄龙元年,当年因为此地禾苗长势喜人,于是建城于此地叫为禾兴,后又叫为嘉禾……”穿过谯楼,登上古城墙,举目远眺,禾城风貌、南湖烟雨尽收眼底。“我过去只知道嘉兴别称‘禾城’,却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由来。”家长沈愚感慨道,这一场研学之旅,不仅是孩子们长知识的过程,很多家长也同样受益匪浅。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2)

走进子城,沿着甬道向北,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等一一呈现。在一个大型遗址坑前,展示着五代至宋元和明清时的土层以及民国道路,高低错落间是千年的时间流转。“子城就是以前是嘉兴的府衙。”“什么是府衙呀,妈妈?”“府衙就是古代官员上班的地方哦。”沈愚用通俗的比喻为9岁的女儿解答着疑问。在衙署大堂内,摆放着“文物碎片复原”“衙署大堂重现”“官服换装”等AR设备,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玩得不亦乐乎,同时解读着嘉兴城的悠悠历史。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3)

“经过考古发掘,大堂前轩后堂一共有五间,始建于元末明初,废弃于清朝末期。”在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后,现场的小朋友们一起参与了模拟化场景考古体验。“我挖到了铜钱!”“哇,是一个古代的瓶子!”……钱晓燕和丈夫陪着两个女儿,感受嘉兴古城的历史变迁。“这样的活动很好,通过活动可以直观地进行亲身体验。”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4)

活动第二站——揽秀园,坐落在嘉兴南湖西岸文星桥畔,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文物碑刻主题公园,其中的壕股塔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造型成为嘉兴的地标。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5)

揽秀园许多碑刻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之手,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等,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6)

在这样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家长和孩子们亲身体验了拓碑过程。刷纸、拍包上墨、揭开拓片,10岁的周祺正操作起来以及有模有样。“这个一定要注意手上的力量,太重会砸破宣纸,太轻了细微的纹路线条就表现不出来。”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7)

深秋时节,金黄的稻谷寓意着丰收的喜悦。活动第三站来到了嘉兴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带领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绵长的稻作文化。因马家浜素有“禾之源”之称而特地种植的一片金黄色的稻田中,家长带着孩子们,体验了一把古人割水稻的感觉。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8)

而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大家仿佛穿越了近七千年的时光隧道,重回那悠远而厚重的新石器时代。深埋于地下久远的历史在这里“活”了起来,那些曾经出现在课本里的文物和场景真切地出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9)

绳子带动木棒快速转动、摩擦生热、包裹引燃物、快速吹入空气……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们还学习体验了“钻木取火”。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南湖景区主办,独具创意地将历史文化考古与趣味研学完美融合,通过游子城、模拟考古、体验拓碑、品南门头美食、参观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等,让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习知识,得到沉静式、体验式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让教育走进现场,不再局限于课堂。

游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南湖考古研学亲子一日游)(10)

“通过活动,家长、孩子们走进历史、感受文化、亲近自然,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嘉兴7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700年建城史。”南湖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亲子研学的形式,也促使家长感同身受,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共同培养具有实践精神的孩子。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