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人港剧(港片不死这话说了多少次)
【超高能E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超高能E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最近有一部叫《惊天破》的港片正在热映中,谢霆锋x刘青云的阵容,可能会想联想起《消失的子弹》。
在《真正男子汉》里倔倔的佟丽娅,在电影里是“深情的高伟光”的未婚妻……
可是演员的口碑和演技并不能挽救该片扑街到一塌糊涂的口碑
讲真,这部片子口碑差,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这几年的港片,像《踏血寻梅》这种口碑好的才是少见。
且不和曾经的黄金年代比,甚至连隔壁TVB都赶不上,不管是《冲上云霄》还是《使徒行者》,搬上大银幕之后反而伤了不少剧粉的心。
当然这里面刘青云谢霆锋吴镇宇古天乐……演员都是好演员,主创也都是好主创,大概只是人心变浮躁了吧。
----我是对港片仍有希望的分割线----
话说回来,E姐和舒酱上次写张叔平,炸出了不少哥哥粉、王家卫粉和港片粉,那不如我们再来介绍两个阿叔的“同僚”,借以回眸经典,你话点样?
首先是东方美学大师——叶锦添
---我是叶叔叔的古装美学的分界线---
E姐科普
叶锦添,香港金牌美术指导、电影服装造型设计师。
曾担任过《英雄本色》、《胭脂扣》、《卧虎藏龙》、《无极》、《夜宴》、《赤壁》等电影的执行美术和造型设计。
一共担任过三部大陆电视剧的造型设计,三部都是李少红的戏,分别是《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和新版《红楼梦》
很巧的是,以东方古典美著称的叶锦添,操刀的第一部电影却是豪情万丈的《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集大成,但那时也能感受到叶锦添对色彩细腻的感知:
小马哥这个经典镜头,前面是火,后面是与火焰同色的一片红;
置身明黄色之中的哥哥,衬衣的一点绿格外和谐;
不过作为现代影片,《英雄本色》在美术上的发挥空间终究不大,叶锦添自己说:“《英雄本色》人们主要还是看剧情,这样我就不会满足。”
让他开始认真做美术的一部戏,是《胭脂扣》。他说,“一直到《胭脂扣》,我才知道美术可以做很多东西。”
叶锦添在如花的房间里摆了一个脸盆,因为“人进门就要洗手。这个细节对了,人的活动就有了。”
为了找道具,叶锦添还特意去了百年老店广东堂,向老板要了一些过去的花露水、香烟广告等,因为他觉得“把以前年代的东西重新拍下来,能做得很开心”
桌子上这些散乱的物品,说不定哪个就是比我们父母年龄都大的旧物
《胭脂扣》里的旗袍也值得一品,花里胡哨又给人极尽写实的感觉,跟张叔平做的《花样年华》不同,这里因为写实又多了几分鬼魅的气质。
这种像油画一样的质感,与后来的《橘子红了》不谋而合。
用叶锦添的说法就是:“我觉得《橘子红了》衣服是真的,我做得跟以前一模一样.那就……比他们还真。”
不过这种繁复、写实和浓墨重彩,也不是叶锦添美学的全部特点。
他在电影美术上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凭借《卧虎藏龙》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的奖项;
从关锦鹏的《胭脂扣》到李安的《卧虎藏龙》,叶锦添说这是一个“由繁至简”的过程——虽然李安开始有点接受困难
李安是接受正统电影训练的导演,要求“写实”,开始看到叶锦添给《卧虎藏龙》李慕白做的衣服接受不了。
但是后来发现,写实的衣服比较“硬邦邦”,一上天打就“出状况”,所以还是换成了叶锦添设计的简单飘逸的服装。
叶锦添还把章子怡旗袍上的花改成了“山水”,李安问他“清朝用山水吗?”,叶锦添大笑着说……不用。
但最后李安也接受了山水旗袍。“觉得挺好”。
叶锦添做了N部电影,电视剧却只做过三部,很巧,三部都是和李少红合作的——分别是《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和新版《红楼梦》。
《大明宫词》的剧照像工笔画,大家结婚可以参照这个拍组照
其中新版《红楼梦》是叶锦添受到争议最大的一部作品,在接受访问的时候,主持人提问“怎么看有人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最遗憾的一部作品”时,叶叔直接打断说:“没有,这不是我说的,是无聊人讲的。”
新《红楼》定妆照,叶叔强调自己对红楼“没有丝毫遗憾”。
新版《红楼梦》的造型得到了红学专家、剧组和美学专家们的一致认同,但的确又遭到了观众的抵触
用网友用“皇帝的新衣”来形容这部剧的造型:占据“专业”头衔的行家说好看,但是占据数量优势观众们却像故事里的小孩,都说不好。
叶锦添到是很看得开,说“每个皇帝都有他的新衣”。
为了新版《红楼梦》,叶锦添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深入研究古代剪裁,完成了全剧近四百套衣服的设计。
叶锦添说,我就是拉了昆曲最浮面的那一层皮,那一层美感,来做红楼。昆曲下面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都不要,只要那一层皮,就美得不得了。
可就是这个昆曲化的造型,遭到了最多的争议……行话叫“贴片子”的额饰,被网友戏称“铜钱头”。
不过叶锦添一直坚持,自己这种戏剧化的设计,是贴近曹雪芹写书时半虚半实、似幻似真的感觉。
今年9月,邀请叶锦添打造造型的舞台剧版《红楼梦》在美国开演,叶锦添拿掉了其他女性角色的“贴片子”额饰,唯独保留了黛玉的。
舞台剧版《红楼梦》黛玉造型手稿。
虽然是从现代影片《英雄本色》起家,但叶锦添产量最高、成就最大的还是古装造型,简单总结一下,叶叔手笔的几个特色:
第一是他把古装展现的比较儒雅
《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对打时穿着长袍马褂,所以打戏很有“文化底蕴”。
二是对色彩掌控的出神入化:
《卧虎藏龙》里大量的使用纯白,白色空无一物,又有吸纳百色的容量。选择这种素雅来展现中国风,倒有点道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的意思。
而到了《大明宫词》,叶叔的用色又变得大胆起来:唐朝的衣服以浮华著称,但是并未达到剧中如此多彩的地步。
《大明宫词》里服饰色彩既浓且多,这也是导演表现演员年龄、地位、性格的一种手法。
以太平公主为例,少女时期的太平公主服饰以米色、浅绿、浅黄等配色为主,衬托她明亮活泼和清新动人;
成年之后的太平,则以深红、枣红、红褐色服饰代之,华丽而浓重。
所以说,叶叔这种擅长玩色,不是像于正那囿于大红大绿的鹦鹉美学,而是淡妆浓抹,相宜得恰到好处。
叶锦添造型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复古写实。注意这里是有创造的复古,不是纯粹的仿古复刻。
《卧虎藏龙》的清宫戏服饰,不像陈同勋设计《甄嬛传》那样娇嫩鲜艳,看起来很像晚清老照片里的实物
叶锦添选择性地保留了一部分极具古代色彩的元素,在此之上加入自己的创造,但看起来还是十分复古,现代痕迹并不重。
唐朝以丰腴为美,而且相对比较暴露,《大明宫词》也做到了,但用色比唐朝更华丽夸张
到了清末民初的《橘子红了》,更是打造了油画质感、以女主名字命名的“秀禾服”
叶叔做电影美术的第四个特点就是布景擅长“宏大叙事”
《卧虎藏龙》拿奖拿到手软,大概是这种既恢弘又精妙的诗意画面惊呆了歪果仁吧。
夜宴里叶锦添搭了一个180米的场景,拍完以后冯小刚舍不得拆,就带着徐帆在里面散步。
不过,和张叔平一样,叶锦添生活的圈子围绕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电影美术。
---我是叶叔与“新东方主义”的分界线---
百度一下,叶锦添出来的头衔有服装、舞美设计师,电影美术视觉设计师,摄影,录像,雕塑艺术家等等……
最近几年除了忙于几部舞台剧的造型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各地巡回办个展,从欧洲到新加坡再到国内,最新的一期叶锦添“流形”艺术展持续了一个多月,10月23号刚在上海闭展。
但除了电影美指和造型,叶叔最重要的一个身份应该是摄影师。
叶锦添从小就喜欢画画,可以把心中所想的一切都随手画出来,但同时自己也是一个害怕寂寞的人,于是放弃了当一个寂寞画家的愿望,把兴趣转向与人相关的摄影。
叶叔说,自己学摄影的初衷是为了交女友:“我哥哥是摄影师,他女朋友太多了,我一个都没有,我告诉自己这样不行,一定要赶上他。”
经他指导美术的电影,除了经典的造型,还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影像资料:
《胭脂扣》片场一张构图怪异的照片,一打眼是“冷漠脸”的老太太,张国荣半张图里半张脸,镜中半张脸,梅姐也只露了一半的脸;
叶叔说:「我拍到的不是一个单面的世界, 而是一个多层次的世界。隐藏在背后的,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
《人在纽约》片场,叶锦添抓拍的正在补妆的张曼玉;
《霸王别姬》片场,带妆吸烟的哥哥。
不过电影美术也好,展览也好,摄影也好,叶锦添正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体系,他给这个体系起了一个颇宏大的名字——新东方主义。
叶叔也曾表示:“我是很讨厌’主义'的人,新东方主义并不是我的全部,不是我一辈子背着走的东西。”
这里所谓的“新东方主义”,就是叶锦添对东方文化的理解进行重建的尝试,他把东方的东西介绍到西方,“帮助大家明白它(东方艺术)怎样发生,内容是什么。”
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践行艺术上的东学西渐”。
这个idea,也是叶锦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逐渐想到的。
1993年,还未成名的叶锦添受邀给舞台剧《楼兰女》做造型,几乎身无分文的他,在木板隔间的破公寓里,耗时几个月完成了轰动台湾文艺圈的舞台设计;
叶锦添为《楼兰女》设计的服装。裙摆静止时笔挺,走动、转圈时,变大成半径四米。女主演魏海敏穿上经常摔倒,但她很爱这套衣服,最终适应了这件衣服的重量
正是这次设计的经历,让叶锦添发现自己“不是单纯的喜欢中国的东西,而是想让西方的东西融进来,刺激中国的东西”。
1996年,叶锦添在奥地利负责歌剧《罗生门》的美术,工作期间叶锦添有许多机会与国外设计师交流,让他意识到一定要“拿出中国的东西来”。
1996年,奥地利格拉兹歌剧院,《罗生门》,导演林怀民
结束欧洲的工作回台湾之后,叶锦添开始对世界文化的”疯狂研究。他一个人成为台湾诚品书店每个月买书的前十名,每天用在买书上的钱就有1万台币甚至1万港币……
1999年拍完《卧虎藏龙》之后,叶叔正式提出了”新东方主义“的概念,近年来不停通过讲座、展览推广自己的概念;
叶锦添甚至创造了一个名叫Lili的装置人偶,将“她”带到世界各地,通过让她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来展现叶叔的美学观。
不管是张叔平还是叶锦添,基本上是华语电影世界电影服装和美术都很专业“唯二”的两个人了~
每个诸位造型师固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张叔平和叶锦添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让叶锦添获得金马奖最佳艺术指导的《夜宴》
因为现在就算美的造型,很多也只是审美快餐。
但若真正过上二十年甚至更久,还能在衣服里分析出文化基因的,又有多少呢?
《卧虎藏龙》,叶锦添造型设计
所以,我们需要张叔平和叶锦添这样的“老司机”。
---我是古装造型“女中豪杰”的分界线---
在圈内,一直有“香港三大造型师”的说法,除了张叔平和叶锦添,还有一位女性同胞,她叫吴宝玲,江湖人称“Bobo姐”。
不过比起另外两位,吴宝玲受到的争议更多,用“毁誉参半”形容她的作品或许更合适,毕竟她近年合作的对象,是于正啊……
以前我们写于正剧造型的时候,曾提起过《云中歌》的造型,就是吴宝玲做的。
色彩方面,Bobo比于正的另一位造型搭档宋晓涛下手轻了很多,但依然延续了于正鹦鹉配色的传统。
但女主AB的衣服都很淡雅,AB应该谢BOBO"不鹦鹉"之恩。
BOBO这两年不知怎么和于正走到了一块,配色思路上估计受了于正不少影响。
《王的女人》也是吴宝玲操刀的于正剧
但这几部和于正合作的作品里,依然有不少能看出Bobo特点的作品,比如这个
有人说陈乔恩的这个造型cos了《越光宝盒》里的梁咏琪,细看确实像~但两个都是吴宝玲的作品,人家自己抄自己,就……比较任性吧。
这口罩 面纱相似度满分,梁咏琪(左)VS陈乔恩(右)
当然,你会问,这口罩 透视蕾丝 高领 露胳膊的造型“天雷滚滚”哪里好看了?
与其说好看,不如它更能体现出吴宝玲大胆的特点:她踩得雷虽多,但也有经受住观众考验留存下的经典。
比如说造型界的神作——《青蛇》,吴宝玲最先把脱胎于戏曲装扮的“铜钱头”用于电影造型,比叶锦添在新《红楼梦》里用的还要早;
《青蛇》的造型是张叔平和吴宝玲共同打造的,一般说来阿叔偏服饰,Bobo姐偏发型方面;
1994年香港金像奖提名最佳造型设计时,大会曾放出过该片设计手稿。
其实E姐觉得,新《红楼梦》里“铜钱头”被吐槽,是因为十二钗的颜值比王祖贤和张曼玉实在差太远。
不信就比一比
后来吴宝玲又把铜钱头用在了《画壁》里,效果也不及《青蛇》好。
除了经典的“铜钱头”,在《小李飞刀》里吴宝玲又首创了“扇子发型”。
当年多少人被这把扇子折服过,请大胆说粗来!
后来在《倚天屠龙记》里,吴宝玲再次使用了扇子头饰。
看来Bobo很喜欢cos自己的作品
这版《倚天屠龙记》里峨眉派的“筷子头”,也是吴宝玲首创。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BOBO最最经典的创意,必须是《新白娘子传奇》里赵雅芝的头纱。
现在想来吴宝玲设计的这一身白,是不是有点仿婚纱的效果?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新白娘子传奇》也是吴宝玲的作品~
Bobo姐和赵雅芝至今仍是非常好的朋友,早年赵雅芝在上海参加一个户外的跨年晚会,因为担心冬天寒冷,在上海郊区拍戏的吴宝玲特意做了两个小时的车来给赵雅芝送披风:
这件事还被赵雅芝写进了书里
吴宝玲在香港某大学开讲座,赵雅芝还特意前去捧场~
两位磨皮有点磨过了撒……
而现在风靡的《小戏骨:白蛇传》,用的也是Bobo姐当年做的造型。
看到这里E姐想感叹一声,当年打造出白娘子的人,现在在给于正做服饰?EXO me?
但是Bobo姐的作品远不止这些……自1983年入行以来,吴宝玲一直保持高产,作品数量远超张叔平、叶锦添两位。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部,《武林外史》、《少年包青天》、《小鱼儿与花无缺》、《欢天喜地七仙女》等电视剧造型,都是她的手笔。
《画皮》系列电影也都是Bobo的作品。
相信我,看完吴宝玲的作品列表,你一定会有一种童年被承包的感觉。
----我是E姐总结的分割线----
我们用了四期来介绍古装造型和造型背后的设计师们,事实上,诸位小时候看过的经典角色,大都出自以下各位:
擅长服饰与情节基调完美融合的张叔平;
用自己复古华丽的艺术体系为作品增色的叶锦添;
乖张叛逆大胆创新的吴宝玲;
长于仙侠、与唐人长期合作的陈顾方;
于正剧的杠把子宋晓涛;
还有极尽华丽又极尽黯淡的奚仲文;
多次尝试歌舞剧的吴里璐……
谁会想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花千骨》共用了奚仲文一个造型师呢~
而他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部来自香港。
华语影视圈两岸三地最顶尖的多位造型设计师,几乎来自同一座城市,这难得却并不费解——因为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所造就的。
陈顾方设计服饰的《倩女幽魂》
他们在港片里成长、成熟起来,而后走入大陆和台湾的影视剧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这些造型师们打造了无数经典,现在依然继续着。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动不动就被唱衰的港片,时至今日光环也未曾退去,因为那批人还在。
由吴宝玲设计的《宫锁沉香》戏服
只不过他们不再拘泥于香港电影这个领域,我们通过经典的电影造型认识他们,但他们的世界,又远比电影更丰富。
1992年《诱僧》之后,叶锦添基本未再接手香港电影,他坦承的原因是“现在的片你怎么接啊?乱七八糟。我只能做最好的东西。”
当然,大陆也有陈同勋、方思哲等造型师,逐渐拥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受众,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新生力量,给服装造型设计注入新意。
陈同勋设计的《甄嬛传》
因为人物造型是很奇妙的一个分工——看剧时你不会轻易注意角色的造型,但日后回想,你最先想到的却往往是这个造型的角色。
不管模仿恶搞还是cos,白娘子的标志永远是这块头纱
塑造出特别角色的演员,形象甚至会被某一个造型固化、脸谱化。
所以,造型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审美——
除非是历史研究者或汉服爱好者,否则我们对古代服装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想象,或许都来自他们笔下那一张张精心绘制的手稿图吧。
做有深度的娱乐和有格调的八卦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以学术的严谨看八卦
最有料的八卦研究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