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缉毒有多可怕(边境线上不为人知的缉毒故事)

边境缉毒有多可怕(边境线上不为人知的缉毒故事)(1)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文/图

澜沧江水流湍急、热带雨林层叠婆娑,这里是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被人们所熟知。

接壤老挝、缅甸,毗邻世界主要毒品产地“金三角”,这里毒品案件、枪毒同流案件高发,这里是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第一线。

来过西双版纳的人,只知这里有美景、安宁、祥和,却不晓这些静好岁月背后,有一群人正负重前行。他们以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严拒毒品于国门之外,拼尽全力扫除毒品危害。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这里,走进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官兵的“战场”,记录下这群热血尖兵的缉毒故事。

边境巡逻堵毒品

2017年12月25日,中缅边境222号界桩附近。

边境线沿途山峦起伏,胶林遍地,许多小道藏于其中,透过分界的栅栏能看到缅甸的村寨。

在这里,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处边境封控执勤点。一个执勤点配备9名战士、3名民兵,每3名战士和1名民兵组成一组,分为3组。这3组人分成4班轮流值守。

一处边境封控执勤点外,还留存着一堆熄灭的木炭。

“晚上太冷了,用木柴点堆火取暖,在白天是不允许的。”听记者问起这堆木炭,西双版纳州边防支队副支队长李军解释说。

记者到执勤点时,战士江柏澄已上路巡逻,只见他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95式步枪斜挎胸前,这一身20公斤重的装备是每位战士执勤时必须穿戴的。

23岁的江柏澄是云南昆明人,从军校毕业后一直坚守在缉毒一线,丰富的经验让他的眼神变得犀利坚毅,仿佛没有嫌疑人能从他眼前逃过。

“附近寨子的人基本上都认识,对陌生人都要检查,在谈话间分析他们的心理动态,分析他们的行动轨迹,从而判断是否有藏毒、偷渡的嫌疑。”江柏澄说。

江柏澄告诉记者,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保护中方人员,并防止中方人员违法出境,防止境外人员违法入境;一方面是对毒品进行缉查。

但是,查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

2016年8月,江柏澄和战友查获一起孕妇运毒案,这是他们在执勤点之间巡逻时发现的。当时,两名境外人员形迹可疑,江柏澄和战友上前盘问检查时,发现她们的包里藏有毒品。而且,这两名境外人员都是孕妇,女战士进一步搜查发现,她们的肚子上还缠着毒品。

比孕妇更“难查”的,是未成年人。此前,江柏澄和战友在执勤时曾发现一名言语支支吾吾的未成年人,他把毒品藏在内裤里。

“境外一些未成年人长相比较成熟,虽然看上去已经成年,但也许实际年龄只有10岁左右。”江柏澄告诉记者,在那起孕妇运毒和未成年人运毒案中,搜查出来的毒品都是麻黄素,属于合成类化学品,药片状,也叫冰毒或去氧麻黄碱。

“由于西双版纳边境线长,巡逻范围广,白天执勤还好,晚上危险系数会比较高,我们一般会联系周边执勤点的战士一起巡逻。”江柏澄说。

科技助力察异常

尽管在边境线上设有封控执勤点,但边界的便道错综复杂,热带雨林更是天生的藏匿屏障,单靠巡逻执勤难免有疏漏。

对于巡逻堵不住的,还有第二道防线。

在西双版纳通往昆明的高速路旁,西双版纳州边防支队关坪查缉点的战士正盘查每一辆过往车辆。

在这个查缉点,大家都知道有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司机”,她就是CT型货车检查设备的操作员邹阳。

关坪查缉点的这台CT型货车检查设备是全国第一台投入使用的移动式货车检查设备,5到7分钟就可以全方位扫描一辆货车,每天可以检查1500辆左右。

“有情况。”邹阳放下手中的按钮,走到执勤现场,轻声告诉执勤组长。

这是在设备装备完成不到半个月时发生的一幕。当日,一辆大货车驶进受检区,驾驶员试探性地向执勤人员问了一句,“这玩意有用吗”?执勤人员没有答话。不过,在检查完以后,驾驶员一下瘫坐在地上,他意识到“发财路”已经终结了。

“操作台上的方向按钮就像方向盘一样,但是这个比方向盘难控制。操作对精准度要求很高,误差以厘米计算。”邹阳说,设备采用的是最新的交替双能成像技术,扫描时,被检车辆不动,扫描装置移动,加速器产生高能X射线穿过被检车辆,探测器接收后转化为图像信号。

在操作室里,邹阳稳稳地操纵着方向按钮,仔细辨别车辆的每一个结构,仔细分析受检车辆的每一个异常。

“看图识别需要技术,我是接受过相关训练的。我们要对车辆的结构完全了解,之后再看扫描图,就可以分辨是否存在异常。比如,发动机位置只能有发动机,如果还有其他的就算异常。另外,要看申报的物品是什么,如果司机说是香蕉,但扫描出来的形状不对,那肯定有问题。带着问题去看就很容易发现异常。”邹阳说。

其实,在熟练操作之前,邹阳也闹过笑话。

在设备刚安装完时,一辆申报运输物品为香蕉的货车驶进受检区。邹阳操作设备检查发现,靠近车头的地方有异常。

“当时特别开心,因为用这个设备真的有成果了,可是打开一看,那里放的却是被子。哎,当时还是工作经验不够。”邹阳说。

邹阳每天至少工作6个小时,时刻都要仔细盯着电脑屏幕,必须细心辨认。一天下来,邹阳的眼睛会很累,但她认为很值得。

2013年入伍不久,邹阳与家里通了一次电话。正是这次通话,让她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电话里,妈妈告诉邹阳,邻居因为吸食毒品家破人亡。

尽管天天紧张战斗在缉毒一线,但二十多岁的邹阳也有一番生活憧憬:“一人一屋一车一猫一狗,过世外桃源的生活。”

抽丝剥茧斩链条

在长期与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除了“堵、截”,边防官兵还需要主动出击。在一次次打击毒品犯罪行动中,边防官兵不仅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从一些简单举报线索中洞察大案要案,从一堆无序线索中挖掘出隐藏的秘密,而且还锤炼了一支有勇有谋的缉毒队伍。

勐海县边防大队大队长戚祥生自2002年入伍至今,一直坚守在缉毒一线。作为一等功臣的戚祥生,最有成就感的是打掉整个贩毒链条。

2017年10月5日,戚祥生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个人形迹可疑,好像在准备运毒,疑似家族式贩毒。

“接到举报后,我们就开始留意被举报的人,开始跟踪摸排。”戚祥生说,这个人很谨慎,每天都出去探路。对于我们查过的路段或者设卡的路段,他都不会再走,有时还会沉寂几天。

2017年10月23日凌晨5时,嫌疑对象开始有所动作。侦查人员发现,嫌疑对象把车开到了院子里,并且往车上装东西。

戚祥生说:“因为不确定,我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通过设置场景,让他将车停在路上。我们的战士过去与他攀谈,看车上是否有毒品。经过侦查,我们确定车上有毒品。”

人赃俱获,抓捕行动随即展开。

“我们在跟踪嫌疑人时,基本确定这是一个家族式贩毒团伙。在这名嫌疑人落网后,其他团伙成员也被一网打尽。”戚祥生说。

原来,这名嫌疑人的大姐是这个贩毒团伙的头目,他的妹妹、妹夫负责踩点及联系销售网络。

“全部嫌疑人到案后,我们立即组织讯问,但运毒的司机一口咬定毒品是捡来的。我们转而开始做大姐的工作。在一番劝说下,大姐在第二天交代了她与弟弟贩毒的不法事实。之后,我们层层剥开案情,才让他们完全交代。”戚祥生说。

不过,戚祥生对这起案件也有遗憾,那就是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到广西的销售网络。破案当天,在广西负责销售的人就神秘失踪了。一段时间后,广西的销售人员被专案组抓获归案。

戚祥生说:“缉毒数一年比一年高,风险也越来越高。毒贩也在研究法律,研究我们,打击难度越来越大。”

群防群治肃毒害

打击毒品犯罪,西双版纳州边防支队不仅依靠“堵、截、打”,还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

“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只有真正发挥群众力量,发动禁毒人民战争,才能让涉毒人员无处遁形,无立足之地。”打洛边防派出所的孙建其对记者说。

打洛边防派出所通过设置宣传栏、悬挂横幅、现场咨询、“法律赶集”等方式,在校园、集市、广场等人群密集区域进行宣传讲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禁毒宣传网络。同时,充分利用流行的网络、手机等媒介平台,扩大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涉毒案件线索。

2017年上半年的一天,打洛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外地老板即将从缅甸运毒品到打洛。接到举报后,孙建其立刻通过派出所勤务指挥室的视频探头对中缅225界碑附近的路线进行监控。当天23时许,监控视频显示,有一名可疑人员在龙利村的岔路口晃悠,四处张望。孙建其立即带人前往,当场从这名男子的腰部查获毒品可疑物960克。

西双版纳边境没有天然屏障,通往境外的小路纵横交错。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当地人、车流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高发,因吸毒而衍生出的偷盗、抢劫、纵火等案件居高不下。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边防派出所从禁吸入手,以民警兼任村官为契机,指导村党支部与吸毒人员家属签订戒毒协议书,规定村党支部委员每人结对帮教1至2名吸毒人员。通过加强对吸毒人群的有效监管,努力消除毒品消费市场。通过在重点涉毒村寨开设禁毒流动课堂,建立青少年禁毒教育培训基地,走村入户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方式,充分调动辖区群众防毒禁毒积极性,构建起群防群治体系。如今,村民遇到外来不认识、行为反常的可疑人员,都会及时向民警报告,形成了“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禁毒格局。

“快递藏毒也是我们缉毒工作的重点,我们每个季度都要对快递员进行培训。比如,从我们这里买东西,如果快递单标注的是化妆品,那么就要想想为什么来我们这里买?而且有的快递地址很怪,还有一些重点省市的快递也要严查,有时候零食里都会藏毒。”孙建其说。

“今年,打洛派出所缴获毒品数是西双版纳州边防派出所最多的一个,这说明毒品形势还是非常严峻。说句心里话,我们的战士们花时间去缉毒,但查获毒品数量最少时,我最开心。”孙建其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