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是自己的语言吗(有多少年轻人在自称老鼠)
文学流派,朋友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比如古代婉约派,现代伤痕文学派。
最近的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名为“鼠鼠文学”。
鼠鼠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老鼠,用老鼠的口吻诉说自己的命运和遭遇。
鼠鼠文学的主题,多数是生活、情场、职场失意。
句式通常以“鼠鼠我啊”作为开头。
比如“鼠鼠我啊,快三十了,一事无成,要啥没啥,白活了”。
比如“鼠鼠我啊,长这么大还没牵过女孩的手,也交不到女朋友”。
鼠鼠文学在各类媒体上备受欢迎。
打开抖音搜索有关鼠鼠文学的视频,会发现他们动辄就能收获十几万的点赞和过万的评论。
评论区对鼠鼠文学大为赞赏,认为其有强烈的共鸣。
在小红书上,用“鼠鼠”开头的句式比比皆是。
在B站上,“鼠鼠文学”成了视频的一个标签,拥有数以千计的同类视频。
而这些鼠鼠文学的创作者,不仅自比为老鼠。
看到老鼠,还会把他称为自己的兄弟。
比如有老鼠掉到米箱里,评论区会说“求求你了,快把我兄弟放出来吧”。
在中国,老鼠的名声很臭,总是跟骂人联系到一起,比如鼠目寸光、过街老鼠。
生活在下水道的老鼠,历来也是“肮脏”的代名词。
网友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老鼠?
鼠鼠文学,看似无厘头,实际上折射出部分人群对自己跟老鼠命运一样的认知。
在出租屋里不见天日,终日劳碌为果腹,丧失交配权,活得像老鼠。
做一只语言上的老鼠
鼠鼠文学的主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寻找”,另一类是“失败”。
第一类“寻找”,讲述的是找不到对象,找不到工作等事件。
找不到对象,是鼠鼠文学的一大重点板块,其往往围绕“表白悲剧”“为什么她不喜欢我”展开,是丘比特之箭射不到的伤心之地。
比如有的老哥像白无常勾魂索命一般给心仪的女生连发了十几个“在吗”。
这一自杀式的起手,收获的结局自然是遭到了婉拒。
还有的“鼠鼠文学”,讲述了自己准备了几个月的时间和喜欢的女生表白但惨遭拒绝的故事。
鼠鼠文学的结局注定是荒诞的,全心全意准备的告白,却被一句“死娘炮滚”弄得哑口无言。
作为男性的重要社会性和动物性技能——讨好女性,缺乏社会经验的鼠鼠文学创作者,也不擅长。
久而久之,这些吃过女人亏,当过舔狗、备胎的兄弟们,把自己找不到爱的经历通过老鼠的语境说了出来。
而下图被异性拿捏的鼠鼠,成了这些找不到对象的鼠鼠文学的真实写照。
除了找不到对象,鼠鼠文学的另一个分支主题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有人讲述自己刚进入社会就吃了亏,上当受骗,白干活却没有领到工资。
鼠鼠文学同样是抒发生活压力的出口,兜里没钱,连当家教也轮不到自己,让人仰天长叹,自己彻底输了。
鼠鼠文学的另一类主题是“失败”。
鼠鼠文学,有时是一种自认为是失败主义者的文学。
这一部分鼠鼠文学,通常讲述的是自己性格的缺陷,比如自卑、懦弱。
或者讲述自己的原生家庭、人生历程中遭遇的校园霸凌、身体暴力等事件。
这一部分鼠鼠文学,更接近于迷惘文学和丧文学,字里行间充斥着不幸与血泪。
比如鼠鼠文学代表作《他们都说我是“老鼠人”》。
这一由B站UP主废青会社创作的文章,攻击力拉满,穿透力强悍,回味无穷。
第一段,写出了自我的身份属性,既不是能自在生活的“后浪”,也不是互联网鄙夷的末端“屌丝”,而是卑微的老鼠人。
在充满代入的描述里,读者仿佛真的进入了下水道,进入了叽叽喳喳的老鼠窝。
第二段,老鼠的生活,摸索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吃的东西是偷来的,下水道是肮脏的。
但外面的灯红酒绿却是真实的,那些整洁的街道,跑满了明晃晃的汽车,而这些,跟老鼠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只能低头吃手中的垃圾罢了。
结尾又把读者拉回现实,对于老鼠来说,活着是第一要义,而在活着的间隙,他们也会抬头看看天空,虽然生活没有出路,依旧是每天捡垃圾吃。
并不是所有人的笔法都能这样出众,一些鼠鼠文学的描述很直白。
比如,这位老哥就直接写出自己“人将三十,一事无成,备受家庭排挤”。
自己当了两年兵,没跟上外面的世界,连女性向自己表达好意,也不敢接受。
就像平时我们不知道从脚边溜过去的是雄老鼠还是雌老鼠,鼠鼠文学同样不分性别。
迷茫的女网友,来自一个常年两地分居的原生家庭,在学校也不受待见。
那如此丰富的鼠鼠文学,是谁创作出来的?
目前鼠鼠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刚毕业或没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常年混迹于孙笑川吧的互联网抽象人。
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冲浪,同时又处于人生分岔口,拥有足以盖过生活的迷惘。
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鼠鼠文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分三六九等。
由于其强学生群体的属性,所以“鼠鼠”的层次也严格按照学历划分。
最底层的是职校鼠和大专鼠。
再上层是本科、硕士、海归等层次的鼠。
硕鼠,指的是学历高,或者发达地区的鼠鼠,比如北京鼠鼠。
“鼠鼠文学”就是他们创造的边缘文学。
这些鼠鼠,虽然属性不同,但在自我认知领域,都是边缘人类。
而“鼠鼠文学”真正的起源,来自“老鼠人”时代。
做一只精神上的老鼠
鼠鼠文学,源于贴吧的老鼠人文化。
老鼠人作为天龙人的反义词,指代的是那些自认为生活在社会底层,并且认为这种底层现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改变,所以对未来丧失了希望的人。
老鼠人,起源已不可考,其在2020年左右活跃于抗压背锅吧、孙笑川吧等抽象贴吧。
作为著名的“网络公厕”,有人曾说,玩孙吧的都是下水道老鼠。
而后,抽象圈的顶流,抽象带篮子多次在直播中称自己为“老鼠人”,在被粉丝剪辑上传到B站后,老鼠人文化迅速出圈。
鼠鼠文学也开始了萌芽阶段。
鼠鼠文学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寻找鼠人的共鸣,累了一天的鼠人们在贴吧里,听家人们回复几句:“你真是个小丑。” “别舔了。” “谁不是呢?”
老鼠人UP主,在天桥搭起了老鼠窝,边上还不忘放上一杯马提尼。
出于对老鼠的同病相怜,在一个投喂爬宠的视频中,弹幕开始高呼:“放开我兄弟!”
直到今天,翻开评论区,依然能看到鼠鼠文学的存在。
随着“老鼠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小红书、抖音等更为大众的App开始出现“鼠鼠”句式。
更多的人开始以“鼠鼠”的主语开始创作。
比如在抖音上,有人讲述自己从小被变态父母严格管束,嫌弃他成绩不好,让他上了五年初中。
其影响力巨大,光评论区的点赞数量就有30多万。
这一句式又反哺到了抖音小红书的主流受众,让他们开始了二次创作。
随着热门动漫《中国奇谭》的播出,小猪妖疯狂打工的遭遇,让“鼠鼠文学”再度发酵。
这一阶段的“鼠鼠文学”走出了小圈子,彻底发扬光大。
“鼠鼠文学”虽然脱胎于小众文化,但其之所以能成为大众文化,除了其黑色幽默的舔狗故事,真实粗粝的现实,还有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核。
不得不做一只老鼠
鼠鼠文学的内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历上的纯粹不幸衍生的困苦,另一部分是现实落差带来的希望破灭。
前者,让人不得不做一只老鼠,而后者,让人觉得自己活得像老鼠。
而不幸的鼠鼠文学,又是后者的前奏,所以第二部分希望破灭是鼠鼠文学的真正核心。
鼠鼠文学的自嘲和绝望,其实是在折射社会中部分18到25岁青年人的命运。
而这种命运的转折,起点是校园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转变。
在校园里,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笃信,自己是未来的主人翁,一毕业就能住上大平层,职场顺风顺水,年入百万。
然而社会上的街头文化教育,从来不相信幻想。
他们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每天听着木质隔断对面老头的咳嗽声,就像老鼠住在下水道,每天被水管的噪音折磨。
他们打工赚钱、卖力,像一头蛮牛,但总是挨骂,薪水只够果腹,就像老鼠每天咽下不同的垃圾。
他们被嘲讽是小镇做题家,跟他们一起上学的富哥们毕业后直接成了蝙蝠人,而蝙蝠,生来就是吃老鼠的。
或许他们跟老鼠最大的不同,是老鼠拥有交配权,一只老鼠一年能有近千只后代,他们却没有。
他们认为自己能逆天改命,结果发现自己原来是绿叶,并不能走到舞台的中央。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希望破灭,绝望疯长。
所以在我看来,鼠鼠文学是绝望的奇观。
如果说上学时酝酿希望带来的快乐能塞满他们的口袋,那他们进入社会后的苦闷却需要卡车才装得下。
不同于文绉绉的“命运馈赠的礼物”,在城市里租房子,连阳光也是有价格的。
他们在夜里辗转反侧,像一根在香肠机上翻滚的台湾烤肠。
然后发出一声感叹:
原来我是老鼠啊,鼠鼠我啊……
设计/视觉 Elain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