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

闻一

“收集土地”虽然在俄罗斯的历史中有过漫长的演变进程,但在苏联解体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再也没有人提及此事,无论是国家领导人、纵横捭阖之士,还是谙熟自己国家历史的学者、政论家。随着“收集土地”在俄罗斯话语权中的湮没,国家的疆土和国界问题也几乎退出了莫斯科的议事日程。在叶利钦执政时期和普京行使国家最高权力起始的一段时间里,在俄罗斯联邦与纷纷宣布独立的前加盟共和国所签署的各种条约、协议和双边多边关系的文件中,俄罗斯联邦都对独立的前加盟共和国表示了承认、友好之态,从未提及疆土和国界的问题。

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1)

1991年的叶利钦

叶利钦在慌乱中忙于维持自己的权力地位,力图强化动摇不定的俄罗斯政局,致使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一落千丈,从一个敢于竭尽全力与美国争夺宇宙空间的大国、霸主,瞬间从大国之巅坠入不堪一击的弱国深渊。即使是普京,对于各个加盟共和国拥权自立的趋势、声称自己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的宣言也没有过异议。对“三兄弟”之一的乌克兰更是宽容,不仅没有宣称过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属主地位,而且对乌克兰的领土和国界还表示了尊重和遵守之态,当时,普京认为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基地是建立在乌克兰土地上的。于是,就有了普京与乌克兰当局签订高额租用塞瓦斯托波尔50年的政府间的协议,并表示在此期间俄罗斯黑海舰队将迁往他处。

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2)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新奥加廖沃州官邸视频主持俄罗斯安理会会议

彼时,普京的这一决策是一种短期策略措施,还是长期战略思考,现在无法确言,但这种“租用塞沃斯托波尔”的两国间关系确实维持了一段时间。事情的开始变化显然是在普京指挥打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后,莫斯科官方开始意识到疆土的不可分离和守疆的必需,而这种疆土的不可分离和守疆的必需又与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分不开,那就是在一个有150多个民族的国家中,如何对这些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各异的民族进行治理。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对这些民族治理政策的失误、失败。对于莫斯科官方来说,第二次车臣战争胜利的意义,与其说是车臣地区局势归于稳定,不如说车臣让普京意识到守住南疆、守住黑海一线对俄罗斯生死攸关的意义,而为了守住南疆、守住黑海一线,守住黑海沿岸的乌克兰的土地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而俄罗斯国内日益恶化的经济、严峻的政治局势又迫切需要外力的帮助。这时,曾经与苏联阵营的“华约”对抗相争多年的“北约”风头正强,其发展指向了苏联的一些前盟国,而主要指向又是黑海岸土地上的国家。正是从此时起,普京在自己的前两届总统任期内三次向“北约”提出加入的要求,但都被“北约”拒绝。

2004年,在俄乌关系上是个极其重要的转折年份。这一年,亲莫斯科的乌克兰总统下台,亲西方的总统波罗申科执政,乌克兰偏离俄罗斯转向西方的趋势以极快的速度强化。俄罗斯曾希望借“以天然气养活邻居”和“以独联体集体安全”为名,来改善俄罗斯与迫切渴望加入“北约”的前加盟共和国的关系,使它们继续成为俄罗斯的支持者、同道者,甚至亲善邻邦。从2005年的12月起,俄罗斯政府就在这两个方面开始大量的工作,但是要求加入“北约”的前加盟共和国,尤其是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亲善之举强力对抗,其底气是:俄罗斯向西方输送的天然气的管道都是要从乌克兰过境的。普京总统对此作出了极其强烈的反应,立即采取了“不再养活自己邻居”的强硬措施。普京宣告:“想参加‘北约’吗?想过欧洲那样生活吗?那就像欧洲那样付钱吧!”于是,俄罗斯将向这些前加盟共和国的天然气供价上涨到了与欧洲发达国家同等的水平。而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问题上,更是和者寡,尤其是俄罗斯寄予很大希望的乌克兰总是处于模棱两可的动摇不定状态。

20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彻底终结了俄罗斯加入“北约”的进程,“北约”成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愈益强化的敌人形象。随着“北约”东扩,乌克兰也逐渐成为“北约”和俄罗斯争夺的前哨阵地。而乌克兰鉴于历史因素和自身存在的多种因素,始终动荡、摇摆于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对于俄罗斯来讲,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基地的租借和迁址问题,则从莫斯科的议事日程上彻底取消,代之以“黑海舰队将永远驻扎于那里的土地——塞瓦斯托尔”,而塞瓦斯托波尔的所在地克里米亚随即成为俄罗斯明显要索求的土地。

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3)

20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视频画面

2008-2009年冬季爆发的俄罗斯与“北约”国家的“蓝色燃料之战”,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乌克兰在这场“蓝色燃料”之战中,对“北约”、欧洲国家和美国的进一步倾斜,使俄乌双边关系也随之进一步深化、恶化。就乌克兰来讲,“去俄国化”“去苏联工业化”“去斯拉夫化”席卷乌克兰全境;而就俄罗斯来讲,对乌克兰的遏制,对“北约东扩”的对抗,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意急剧升级。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各自在暗中运筹对策,乌克兰在策划寻求加入“北约”,融入“北约”、欧盟和美国的世界,而俄罗斯除了更锐利、更高亢地抨击“北约”东扩和美国借支持乌克兰为名对俄罗斯的阴谋破坏外,同时,在极为隐秘的状态下强化黑海沿岸的军事部署,全力构筑一条从天上到黑海深处、从西端的塞瓦斯托波尔、赫尔松到东段的亚速海和亚速的“大黑海战略区”。在俄乌双边关系日趋紧张和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各大国力图重分各自势力范围的大局势下,黑海沿岸、黑海北部的乌克兰土地,尤其是那个插入黑海之中的战略要地——克里米亚,就成了双方必夺之地。

2014年3月,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但这次收回,俄罗斯当局并没有声称是“收回俄罗斯失去的土地”,而是高谈“克里米亚居民的公民投票,自愿加入俄罗斯联邦”。尽管“北约”、欧盟和美国都强力谴责俄罗斯的这一行动,一些国家虽不公开反对,但也实质上表达了不赞同和不能接受之意。失去克里米亚使乌克兰走上了与俄罗斯的决绝之路,乌克兰从动摇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急剧倒向了西方,坚持要加入“北约”,断然要与欧盟美国共存亡。于是,“北约”成了当下世界上的一堵“新柏林墙”。双方都把“北约”看成是划分敌友的标尺。对俄罗斯来讲,赞同“北约”及其东扩的是敌人,反对“北约”及其东扩的就是盟友,而对乌克兰来讲则恰恰相反。于是,以“北约”划线,世界又重新有了“集团”、“阵营”、“站队”,直至“新冷战”之说之行。

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4)

当地时间2014年3月14日,克里米亚公投前两天,亲俄志愿者聚集在辛菲罗波尔的列宁广场

俄罗斯的夺回克里米亚实质上是“收回俄罗斯的土地”的第一次“特别军事行动”,不过俄罗斯帝国古老的“收回土地”行动与说法早就被人们淡忘了,所以在克里米亚重新成为俄罗斯的土地后,世界政坛并未发生地震式的断裂事件。而俄罗斯特别关注世界对收回克里米亚的反应,但令莫斯科当局欣慰的是,“世界无大事”,于是在8年后又进行了一场“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最重要的两个工矿军事工业州,东南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为“独立共和国”。虽然,这两个共和国强烈自愿要求加入俄罗斯联邦,但莫斯科十分谨慎,从没有公开表示接受这种“自愿申请”。因此,这次的“特别军事行动”无论在地区还是空间上都诡秘地局限于乌克兰基辅和这两个共和国之间反复的但极其激烈和残酷的军事行动之中。

这种局势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首先是乌克兰彻底走上了与俄罗斯决裂的道路,坚决要求申请加入“北约”,“北约”也不再遮遮掩掩,公开表示要接纳乌克兰,美国也反复重申将强化对乌克兰的支持,陆续采取了制裁俄罗斯的一系列新措施;再者,俄罗斯对此局势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反应,宣称“北约”接纳乌克兰已经触及到了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底线,欧盟和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是公然向俄罗斯挑战。在外交政治舞台上,俄罗斯使用了强硬的话语,预警将对欧洲天然气的价格上调,并根据情况甚至可能断供,更具有威胁力的是:俄罗斯天然气的供应必须以卢布结算。在国内,俄罗斯终于通过议会决议正式接受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加入俄罗斯联邦,帷幕深处则在悄然准备一场新的“特别军事行动”。

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5)

2008年1月2日,工人们检查Vecces FGSZ天然气输送有限公司的主要天然气管道

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其深层次的意思并不为世界所了解。世界媒体普遍认为,俄罗斯试图以这种不宣而战的军事行动来使乌克兰屈服,重新归于莫斯科的麾下,阻断“北约”对乌克兰的东扩,以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但是,现在看来,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也许正是遮人眼目的幌子,在这个幌子下,却是在悄悄执行一条有着深远图谋的、新的治国路线——有步骤、有计划地“收回”“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土地,而这个行动的最终目的并不终结于乌克兰。当然,首先必须是乌克兰。

除了黑海沿岸和第聂伯河西岸战略要冲之地的安全意义外,乌克兰的大部分曾是苏联土地上十分丰饶的黑土地区,它所出产的粮食对国家的经济和外贸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南自顿涅茨克北至哈尔科夫的军工企业、丰富的地下资源以及群集的科技力量曾是乌克兰的半壁江山,苏联的顶梁支撑。所以,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不仅是短期的战争目的,而是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这个部署现在看得愈来愈明显,从克里米亚开始,经过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直到今天的南自赫尔松、马里乌波尔和敖德萨直至基辅,这个俄罗斯“收回土地”的战略部署终于逐渐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按照普京总统6月9日的讲话以及随之在俄罗斯媒体上见到的对他这次讲话的评述,俄罗斯当今“收回土地”的方略是分三个步骤进行的:第一步,是营造声势,在国际舞台上引起关注,将克里米亚的收回造成一个“收回土地”的既成事实;第二步,是将“收回土地”的土地归结到苏联时期失去的土地上,而将悠远年代,比如彼得大帝时期的“失地”作为陪衬,烘托出俄罗斯自古就是个“丧失土地”的国家;第三步,鉴于俄罗斯南疆安全的需要,“北约”的东扩,欧盟和美国对黑海的觊觎和争夺,先从乌克兰开始收回苏联时期的失地。

最近俄罗斯的媒体上出现了一张地图,标注的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失去的土地。在这幅地图上,标注了乌克兰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俄罗斯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历代沙皇、列宁和斯大林分别赠送给乌克兰:以基辅为中心的第聂伯河两岸地区是在乌克兰“自愿合并”于俄国,1654年由沙皇赏赐给哥萨克赫梅里尼茨基的,而这个“基辅乌克兰”的北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都是后来的沙皇陆续送给乌克兰的;南部的“新俄罗斯”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缔造的;东南部的顿巴斯是1922年列宁送给乌克兰的;西部边境的北布科维纳是1939-1940年间斯大林给乌克兰的礼物;而克里米亚则是赫鲁晓夫1954年馈赠给乌克兰的。所以,这幅图的编制者称:“在1654至1954年的300年间,乌克兰从俄国得到土地馈赠,使国土面积扩大到了11倍。”

俄乌冲突的七个中立国(闻一知二收回土地)(6)

对于这种来自俄国的馈赠,莫斯科当局现在认为它们就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失去的、应该收回的土地,他们是有理论和法律依据的。在理论上,乌克兰(还有其他加盟共和国也一样)原本就不是一个国家,正是俄罗斯的馈赠才使它有了立国的基础,俄罗斯给了乌克兰以“国家性”。所以说,乌克兰(还有其他加盟共和国)是建立在俄罗斯的土地之上的。在法律上,莫斯科提出的依据是,当年成立苏联时,虽然写有“退出的自由”,但是并没有规定具体的“退出”的法律手续。所以,其一,各加盟共和国的宣布独立是不符合法律的,他们的独立抢走了俄罗斯的土地;其二,既然退出了苏联,那苏联馈赠的土地就应该归还俄罗斯,其三,收回反目成仇的国家的土地是俄罗斯符合法律的正当诉求和维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正义行动。

关于这个问题,普京总统在6月9日的讲话中有明确的解释:“在建立苏联的条约中是写过有退出的自由,但是由于没有写退出程序。于是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共和国加入了苏联,那它就把大量的俄罗斯土地,那些历史上传统属于俄罗斯的土地收入囊中,而后来又决定退出苏联,那它就该像来的时候那样离开,不该把俄罗斯人民的馈赠顺手带走。”所以,总统下的结论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是在他人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的”,“实际上,所有的加盟共和国在退出苏联时都破坏了法律准则。”普京总统关于“收回土地”的核心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指乌克兰一国的,他使用了“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个概念。在他的讲话中,“前加盟共和国”还涉及到了波罗的海三国。不过在当前,应首先在乌克兰将“俄罗斯人民的馈赠”收回来。

普京已经将俄罗斯政府的“收回土地”的方略解释得很清楚了,计划详切,行动周密,有俄罗斯自己的“收回”理论、法律依据。因此,也许可以预测,将收回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土地制定成法律已经是议事日程上的安排了。俄罗斯的国家杜马是个极为神奇的殿堂,在那里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它想不到的事,如果有人想到了,那这事就肯定能做成。

时至今日,乌克兰土地上的“特别军事行动”和反“特别军事行动”仍难解难分。这是由两个重大因素决定的:一是,俄罗斯与“北约”、以美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在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敌我友的划分与站队上严重分歧、对抗和互不退让,关于这点已经有了大量的、精准的分析;二是,乌克兰问题,实质上说,决定于俄乌两国双边关系更深层次的调整与解决。而这个问题目前看来依然积重难返。现在,俄罗斯提出了一个调整和改善双边关系的“收回土地”方案。乌克兰会接受吗?“北约”和美国能接受吗?乌克兰会放弃认为是“自古属于自己”的赫尔松、马里乌波尔、敖德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甚至基辅吗?

所以,更多地从俄乌双边关系的调整、改善与解决,来考察乌克兰问题的前景、乌克兰土地上的大国较量的未来,也许尚有更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丁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