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

广袤深邃的海洋充满了神秘和未知,很多终日游荡在深海中的动物更是千奇百怪,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几款海底萌物,探索奇幻的海底世界。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

01

墨西哥钝口螈“六角恐龙”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2)

这种动物有着不老的容颜,以及极为强大的再生能力。不光四肢、尾巴,它的心脏、肺部、眼睛、脊髓,甚至大脑的一半都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再生!

你可能觉得难以置信,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动物?

有的!这种神奇的动物就叫墨西哥钝口螈,又名“美西螈”,俗称“六角恐龙”,是墨西哥特有两栖类物种,是钝口螈科属中最大的成员,因其独特的外貌及幼体性成熟而著名。

形态特征

该螈有纤长和黑暗色的身体,有深棕色带黑色斑点,腿短,头部宽大,眼小,有明显的肋间沟,终生具外鳃,成体细长,皮肤光滑无鳞,表皮角质层薄并会定期蜕皮,舌椭圆形,两颌周缘有细齿,有犁骨齿,不能外翻摄食。雄性无交配器,体外或体内受精,求偶时皮肤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气体可识别同类。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3)

生活习性

野生成体通常栖息于潮湿环境,穴居,不好动,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产卵。以节肢动物、螺类、小鱼、蝌蚪和幼蛙为食。视觉差,捕食主要凭嗅觉或侧线。

幼体性成熟

即墨西哥钝口螈一生都会保持其幼年时的样子。

再生秘密

有专家发现墨西哥钝口螈基因组比人类整整大了10倍,到了去年初,科学家们才最终完成了对它的基因组测序,是迄今为止组装的最大一个基因组。专家追踪了25个怀疑与六角恐龙四肢再生有关的基因。在蝾螈的芽基细胞中,发现了两个基因——过氧化氢酶和胎球蛋白-b,似乎与其尾巴再生有关。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4)

种群现状

由于数十年间的水质污染、外来物种的侵害,以及人类生活市区的不断扩大,墨西哥钝口螈栖息的淤泥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生活面积少于10平方公里,在IUCN红色名录内被评为极危物种,已经功能性灭绝。有专家预测2020年,也就是今年,墨西哥钝口螈将在地球上消失。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5)

02

竖琴海豹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6)

2013年在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四,北半球最丰富的鳍足类动物,是一种相当耐寒的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亚特兰大以北到北冰洋间的极地地区,生活在开阔海洋和海岸线边缘地带,主要以鳕鱼、香鱼和鲱鱼等为食。

形态特征

竖琴海豹面部宽阔,两眼靠近,有着强壮而呈黑色的爪子,银白色而光滑的皮毛,明显的黑色条带在背部形成许多鞍纹,醒目的黑色斑纹,形如竖琴或马蹄铁状,因此被冠之以“竖琴海豹 ”之名。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7)

初生竖琴海豹幼体全身覆盖白色胎毛,半个多月后毛色渐变为具不规则黑斑的银灰色。成体竖琴海豹毛色银灰(雌性杂有黑色点斑),身体两侧有黑色斑纹,头部黑色,雌性面部偏白有斑点,面部宽阔,眼距较近,胡须发育完好,前、后鳍肢的爪为黑色,后鳍肢与躯干交接处常有黑色斑点。

生活习性

竖琴海豹可是一只擅长游泳的动物,它大部分时间会在海上度过,一年可以游5000公里,绝对是顶呱呱的游泳选手。在光滑的冰面上快速移动?对于竖琴海豹来说完全没问题,它日常还会在浮冰上打洞,以便入水、呼吸和觅食,平均潜水深度150~200米,潜水时长4~13分钟。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8)

竖琴海豹停留陆地的时间较少,通常只是在夜间尝试登陆。它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感,发达的胡须能感应低频振动,靠着这个来探测猎物和天敌。嗅觉虽然不如其他感官敏锐,但还是能分辨出幼仔和天敌。

迁徙方式

竖琴海豹只在繁殖季和褪毛期成群聚集,其他时间偏好独处。 通常都是通过集群的形式沿着冰带的边缘大规模迁移,迁徙方向取决于它们繁殖和褪毛的位置,冬天会在分布区的最南端繁殖,春天于附近褪毛。褪毛后返回分布区的最北端度夏,九月重回繁殖地。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9)

种群现状

竖琴海豹是地球上几乎完全依赖于海冰的动物之一,随着北极的浮冰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化,它们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因为商业捕鱼的发展,已严重影响了它们的食物来源,这迫使它们的迁徙路线也变得越来越极端。此外,由于其皮毛和海豹油的价值而使得其长期处于被捕猎状态。2008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0)

03

粒突箱鲀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1)

粒突箱鲀,木瓜鱼、金木瓜,属鲀形目、箱鲀科、箱鲀属,是一类活动于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及红海的泄湖、珊瑚礁区等处,产量较大,主要觅食小型猎物及礁石上的有机质碎屑等,可作为观赏鱼。

标签

自带“我很‘方’”脸、时尚界的扛把子、狠起来毒死自己、智商欠费....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2)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

形态特征

身体略呈正立方体,体具四棱脊,无背中棱,仅在背鳍前方有一稍隆起,各棱脊无棘,腹面突出,呈弧状。背鳍短小,位于体后部,无硬棘,具9根软鳍条,臀鳍具9根软鳍条,尾鳍圆形。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3)

幼鱼头部及身体呈黄色,散布许多约与瞳孔同等大的黑色斑。幼鱼似一颗黄底黑点的小圆球,随成长变为棕色。

成鱼体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部散布小黑点,体甲每一鳞片中央有一约与瞳孔同等大小的镶黑缘的淡蓝色斑或白斑,各鳍鲜黄色至黄绿色,或多或少散布小黑点,尾鳍较暗。口小,唇厚略突出。鳞片特化成骨质盾板的坚硬外壳,表皮粗糙。

生活习性

独立生活,性情胆小且迟钝,受惊吓时体会分泌毒素。属杂食性,以海藻类和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小鱼等为食,产浮游性卵。

会放毒的“盒子鱼”

如果受到化学药物或震荡刺激,木瓜鱼会大量地释放毒素,这种神经毒素对于附近水域的任何鱼类都是致命的,当然也包括自身(果然是个狠角色)。如果它们身处相对封闭的水域,例如在水族箱内,毒素达到一定浓度就可能造成整缸鱼的“团灭”。正常情况下,为了不让自己中毒,毒素都是新鲜出炉、现合成现用的。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4)

图文选自:

* 生命奥秘科学星球·珠三角地区

*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谢谢!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5)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6)

开箱六角恐龙(科普贴六角恐龙)(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