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

《柳氏子》:胶州有个人叫柳西川,是法内史家的管家,四十余岁,生有一子,十分溺爱,百般纵容,唯恐拂了他的意思,惹他不高兴 。儿子长大后,奢侈浪荡,很快将柳西川的半生积蓄败光。没多久,儿子又病了,柳西川蓄养了很多骡子,儿子说:“去,杀头肥骡子给我吃,我的病就好了!”柳西川舍不得杀肥的,决定杀一头老瘦骡子,儿子知道了,大声怒骂,病也加重了。柳西川怕了,赶紧让人去杀肥骡,儿子这才高兴。但是骡肉做好后,儿子只尝了一片肉,就不吃了,病也没有减轻,不久就病死了,柳西川哀叹欲绝。

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1)

过了三四年,村里人结伴登泰山烧香,刚到半山腰,看见一人乘骡而来,样子非常像柳西川的儿子,等来到跟前,果然是他。柳子下骡向众人作揖行礼,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也不敢提他已经病死的事,只是问他:“在这里做什么?”他说:“也没什么事,就是东奔西走而已。”随后又问众人住在哪家旅店,众人告诉了他,柳子拱手告别道:“今日我还有事要办,不能久聊,明日一定去店里拜望各位。”说罢上骡而去。众人回到旅店后,以为他未必会来,谁知第二天一早,柳子果然来了。他将骡子系在马厩,走进来与众人笑谈。众人说:“你父亲日切思慕你,为何不回家看看?”柳子惊讶地问道:“谁是我父亲?”众人说柳西川。柳子听后神色俱变,良久才说道:“他既然思念我,请你们回去给他传个话: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说完,告辞而去。

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2)

众人回家后,将此事告知了柳西川。柳西川大哭,如期而往,将事情告诉了店主。店主听了劝阻道:“上次我看到令公子情神冷落,好像不怀好意。以我之见,你不要见他。”柳西川啼泣不信。店主说:“我并非要阻止你们相见,毕竟神鬼无常,恐怕你遭不善。如果你非要见他,请先藏在柜子里,先观察一下情况,再出来。”柳西川答应了。

不久,柳子来了,问店主:“柳某来否?”店主说:“没来。”柳子高声怒骂道:“老畜产竟然敢不来!”主人惊曰:“你为何骂父亲?”柳子回道:“他算什么父亲!当初我与他义结金兰,合伙做生意,不意他包藏祸心,侵占我的血汗钱,耍横不还。现在我心愿已了,哪还有父亲!”说完就出门走了,边走边恨恨道:“便宜他!”柳西川藏在柜子里,听得清清楚楚,冷汗直流,大气都不敢出。最后还是店主呼他出来,他才狼狈地走了。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总而言之,不义之财决不能取,即使得到了,也不会长久,反而会招来恩怨。)故事摘自《聊斋志异》,略有改编。

《跨卫者》:(卫:驴,因古代卫地多驴)东乡有个书生陈某,正夜读书,忽然听到东邻婆媳吵架,邻家儿子回家掌掴了媳妇,媳妇委屈,哭泣不休。不一会儿,又听到户外池水抨然有声,他以为邻家儿媳气愤投水自尽,急呼家人去救,果然救出一人。仔细一看,救出来的并不是邻居儿媳,而是几年前在他家干过活的佣工。

佣工好像梦游似的,嘴里嘟嘟囔囔道:“聘金五十,已在腰缠。但欲一见新妇,何久不出?”既而又忿忿道:“谁搅了我的好事?”既而又拱手作揖,好像在和谁告别,随后打着鼾睡熟了。陈生在他脸上拍打了一下,他才醒来,四顾彷徨,大惊而起,说道:“我怎么在这里?”陈生给他讲了事情经过,并让他回忆一下他是怎么来这里的。

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3)

佣工想了很久,恍然道:“吾昨天路过艾家桥,遇见友人某乙骑着一头黑驴过来,其实他去年冬天已经溺死在桥下了,可是我当时却忘得一干二净。他问我:‘你想娶老婆吗?有少妇欲嫁,须聘礼若干,我给你做媒。’于是我就跟着他来到一户人家,谁知他竟忽然怒骂一声:‘小子坏了我的事!’我问他缘故,他一声不答,愤恨而去,我紧跟在后面送他,谁知道竟然掉水里了,我一点也没发觉。不过现在想想,他领我去看的妇人,好像是你家东邻儿媳妇。”陈生急忙让人去邻居家看,发现东邻儿媳已经投缳自尽,幸亏救的及时,终得苏醒。当夜陈生睡下后,听到骑黑驴的人来到窗外,边哭边骂,陈生大惧,不敢出去,那人鸡鸣才离去。故事 出自 《耳食录》,略有改编。

《谷一穗》: 古时候,丽江有个富户李际云,家业丰厚。生三子,各为娶妻。秋收时,李翁从南边田地回来,手执三穗谷子分给三个儿媳,并说道:“各自好好收存,来春将以它为种,种出来的谷子卖了算你们的私房钱。”

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4)

来年春天布谷催耕时,李翁问她们要谷穗,只有三儿媳张氏还存着,大儿媳和二儿媳早就扔了。李翁问三儿媳:“一棵小小的谷穗,她们都丢了,你为何如此珍重?”三儿媳说:“一丝一粟皆天物,岂容暴殄?况且这是老父亲所赐,何敢轻视!”李翁听后甚喜,遂以一穗作种,次年约获谷一升;第三年又以一升作种,约得谷二石;下一年更以二石作种,得谷满车满篝,所得不计其数矣。六七年间,所得的谷种,千顷之地都不够种的。李翁对张氏说:“今年地中所收,皆是你的一穗谷之子,所得利润都是你的。”张氏尊敬聆听,大嫂和二嫂面有惭色。后来,张氏请求与两嫂三分利润,李翁很欣慰,说道:“吾家守成有人矣!”乃将家务悉交幼子管理。故事 出自清解鉴《益智录》,略有改编。

《三李明》:古时候,光山有个人叫李明,家素贫,做佣工舂米糊口。城里有个监生叫钟秀,有一天,他外出遇雨,避在李明屋檐下,李明请他进屋饮酒取暖,闲谈听雨,钟秀大悦,两个人遂结为好友,自此,经常互相来往。一日,邻家失火,殃及钟秀家,李明飞奔过来,冒烟突火进去救钟秀,头发眉毛都被烧了,钟秀大受感动,于是交情愈深。不久,钟秀欲赴南昌府总戎做幕僚,带李明同往。买舟南下,于道上忽遇飓风,舟覆,人尽落水,钟秀被一个山西客商所救。

此客正要去南昌做生意,遂载上钟秀一同前往。钟秀很感激,问客姓名,他竟然也叫李明。前一个李明始终没有搜寻到,不知生死,钟秀哀恸大哭,悲伤至极。

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5)

到了湖口,客商李明遇到老乡,得知母亲病故,痛绝,急忙掉头返回,对钟秀说:“我方寸乱矣,现在要回老家,不能帮你了,现赠你八两银子,请从此别。”钟秀欲追问原因,李明的船已扬帆远去了。钟秀伫立在岸上哭泣,彷徨无措,身上疾病又复发,没办法,只得借宿在附近一所寺院。钟秀病卧一个月,寺僧十分厌烦,终日絮叨难听话。寺院隔壁住着一位老翁,厌恶寺僧的冷酷,忿忿入寺,对钟秀说:“君何必污此清静地,还盼着谁发慈悲心吗?”乃率其僮仆,打包行李,将钟秀抬到了他家,为他延医进药。

过了十余天,钟秀终于痊愈,顿首而谢曰:“老丈的再生之恩,鄙人终身难报。敢请问姓名,将来一定厚报。”老人正色道:“我怜君遭难,故施一援手,岂望报者哉?老夫贱名,则不妨相闻,我李明也,年龄七十二矣。”钟秀听了十分诧异,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三个恩人都叫李明。

看古代志怪故事(古代经典志怪故事精选)(6)

随后,老人知道他要去南昌府,说道:“你何不先告知塘汛(码头关卡)?”钟秀深以为然,即去告知塘汛,塘汛水兵听说他是总戎幕友,赶紧禀告上司,钟秀这才顺利乘船到达南昌。到了南昌总戎,他向镇公述说了之前的奇遇,镇公拍腿感叹,以为是大奇事。钟秀后来成为素封之家(无官无职,家大业大)。闲斋曰:三李明不奇,奇在皆于钟有再生恩,皆有恩于钟不奇,奇在秀皆不闻有以报之,而安心素封也。兰岩曰:是盖夙缘,方能屡遇此义人,扶危济弱耳。前后三人姓名相同,犹为奇异。故事出自清闲斋氏《夜谭随录》,略有改编。

故事摘自古代书籍传说,与诸君分享,欢迎关注订阅,感谢支持,作者会再接再厉,分享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