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岛由纪夫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三岛由纪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岛由纪夫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

在日本战后文学史上,三岛由纪夫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他的一生,如果可以用一个书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菊与刀》——既有“菊”的优雅,也有“刀”的暴烈。

三岛由纪夫本名平冈公威,出生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四日。这一年是日本大正十四年,次年即是昭和元年。因此,三岛由纪夫的年龄与昭和的年份一致。在这一点上,他和夏目漱石有着共通之处:夏目漱石出生于一八六七年,第二年即是日本的明治元年。所以夏目漱石的年龄与明治的年份一致。在文学上,如果说夏目漱石可以作为日本明治文学的代表的话,那么,把三岛由纪夫作为日本昭和文学的代表,至少是代表之一,大多数的读者应该是不会反对的吧。

三岛由纪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岛由纪夫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2)

三岛由纪夫原本出生于东京一个高级官僚的家庭。他的祖父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失败后,经商也没有成功,因而家道中落。用三岛自己的话说:

祖父在殖民地为官时代,惹起一场官司,因部下犯罪受到株连而隐退(不是我玩弄丽辞美句,像祖父那般对人一味信赖的愚痴秉性,我半生从未见有人可与之相比)。我家可以说是哼着小曲儿,以悠然自得的速度从斜坡上滑落下来的。庞大的借债、抵押、变卖房产,随着穷困的到来,越发显现出回光返照般的病态的虚荣。

(引自《假面的告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陈德文译。以下未经特别说明,所有引文均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陈德文所译的“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典藏本”。)

三岛由纪夫的祖母出身华族,在家中极为强势,在三岛出生后不久,就把他从其母亲身边领走亲自抚养。一方面,祖母的贵族意识深深扎根于三岛的内心,另一方面,祖母对其也保护过度——将三岛与其亲身母亲隔离,与自然隔离,与同年龄玩伴隔离。幼时的这段经历,对于三岛由纪夫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祖母为其营造的怪异的生活环境下,幼小的平冈公威开始沉溺于绘画、童谣、童话等所创造出的非现实的世界之中,从中获得了“自我保护”的生活空间。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的交织中,童年的三岛由纪夫产生了种种异样的联想与欲望。

有一次当他在路上遇到一位青年淘粪工,三岛由纪夫这样描写道:

他……套着胶底布鞋,穿着蓝色紧身裤。五岁的我,异样地凝视着他的身影。虽然还没有确定有何意义,但某种力量最初的启示,或低沉的奇怪的叫声,正在向我呼喊。那个淘粪工的身影最初显现出的,是一种暗喻。为什么呢?因为粪尿是大地的象征。向我呼唤的,无疑是作为根之母恶意的爱。我预感这个世界有着某种富于刺激的欲望。……我清楚地记得,这欲求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他的蓝色紧身裤;一个重点是他的职业。蓝色紧身裤突显了他下半身的轮廓,似乎颤颤巍巍地向我走来。对那蓝色紧身裤,我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倾慕。

(引自《假面的告白》)

甚至从他们家门外经过的士兵,都能引起他的兴奋:

汗的气味儿。是汗臭驱使我,激发我的憧憬,支配我的行动……士兵们的汗臭,那种潮风吹送着的黄金海岸空气般的气息,那种气息搏击着我的鼻孔,令我心醉。我的关于气味儿的最初记忆,或许就在于此。那种气味儿,当然不会直接与性的快感相结合,但士兵们的命运,他们职业的悲剧性,他们的死,他们所见到远国……对于所有这一切官能性的欲求,都在我心中渐渐苏醒,并深深根植下来。

(引自《假面的告白》)

一九三一年,六岁的平冈公威进入贵族学校学习院学习。在学校里,平冈公威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文学才能也逐渐显现。其中尤以他的恩师清水文雄对他的影响甚深,甚至可以说,三岛由纪夫之所以能走上文学道路,清水文雄对他的提携功不可没。甚至他的笔名——三岛由纪夫,也是恩师帮他取的。一九四一年,在恩师的帮助下,时年十六岁的平冈公威以三岛由纪夫为笔名,将他的第一篇小说——《鲜花盛时的森林》发表在了《文艺文化》杂志上。

处于青春期的三岛由纪夫,此时对世界名画《圣赛巴斯蒂安》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

年轻的圣徒反剪双手绑在树上,一股股圣洁的鲜血宛如雨后水滴,顺着树干流淌下来。怒火中烧的青春的肉体剧烈地抵磨着树干,挣扎于临终前的痛苦之中(抑或那棵树就是地上所有快乐和苦恼的最后见证)。那不就是那棵罗马的树吗?

看到这幅画的一刹那,我的全部存在,都被一种异教徒的欢欣所摇撼。我的血液奔腾不息,我的脏器储湛着愤怒之色。我的巨大而鼓胀的一部分,空前激烈地等待我的指使,责怪我的无知,忿忿然喘息。我的手没有受任何人的教唆,不知不觉开始行动了。我感到我的内部一种黯淡而辉煌的东西迅速袭上心头,转瞬之间,伴随着恍惚的酩酊迸发了……

(引自《假面的告白》)

三岛由纪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岛由纪夫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3)

总而言之,“这幅殉教图打开了他的艺术眼界,成了他文学追求的始源。他对所谓‘青春、美与死’的热情与憧憬与日俱增,其日后的作品主题也大多以此作为核心,形成三位一体,展开了他的异端的美。”(《日本文学史·现代卷》,叶渭渠、唐月梅著,经济日报出版社)从此之后,三岛由纪夫一生的创作之路由此徐徐展开,并最终走向了酷烈的不归之地。

人民文学出版社经过多年努力,“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典藏本”已于近日全部出齐。系列一共包括了三岛由纪夫的九部作品:《爱的饥渴》《潮骚》《金阁寺》《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阿波罗之杯》《假面的告白》。整个系列囊括了三岛由纪夫一生的创作精华,涵盖了其从创作初期到盛年期以及晚期的作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列作品全部由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陈德文先生一人所译。这样的安排,保证了翻译风格的统一与连续,对于喜爱三岛由纪夫、喜爱陈德文先生译文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桩幸事。

通过多年的日本文学翻译的浸淫,陈德文先生对于三岛由纪夫的文章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最近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专访时,陈德文先生对三岛由纪夫的写作这样评价道:

三岛……行文汪洋恣肆,用语云谲波诡。犹如蓓蕾绽放,繁星满天。一桩物事,一种意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反复陈说,阅读起来意象充盈,风流蕴藉,而丝毫不感到臃肿阻滞,拖泥带水……(翻译)须搬出全部语言库存,使出一切看家本领,随时应对原文语句的参差竞出,流光溢彩。

最后,放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的购买链接,欢迎喜爱日本文学、三岛文学、陈德文先生译文的读者下单。

(撰稿人:陈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