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刻和阳刻的效果图:这才是真正的阴刻
玉雕阴刻工艺是玉器雕刻的一种雕刻技法,是指用雕琢工具在玉料玉器的雕刻面上刻划琢磨出凹入此雕刻面的点、线、面,或者这些元素的组合,表现出线条、字体或画面的一种雕刻工艺方法。
一:玉雕阴刻工艺的由来。
在我国远古时期先人使用的石器上就已经出现了阴刻线条和简单纹样,我认为在夏商玉器上用阴刻工艺雕刻的线条、图案应该是玉雕阴刻工艺的开始。
二:玉雕阴刻的工艺特点。
我在多年的玉雕实践中特别喜欢阴刻,在长期的玉雕阴刻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其工艺特点做出了我自己的个人总结。我认为玉雕阴刻工艺有柔、顺、挺、顿这四大特点。阴刻线条和画面大多是以书法和白描为表现基础,所以阴刻的线条和画面表现的最多的是柔美、顺滑、挺括、顿挫。
在阴刻纹饰、图案上要柔要顺,特别是阴刻花鸟人物题材上更要体现这两大特点,比如花鸟的轮廓和人物的衣纹等;在阴刻长线条边框或植物枝干上,要表现出挺括、挺拔的态势;在阴刻书法字体时要抑扬顿挫,要凸显笔画的起势和顿点,还有在阴刻花鸟山水题材的老枝、山石上更要表现出顿挫老结的感觉。
三:玉雕阴刻工艺对雕刻者的要求。
1,雕刻者的艺术修养。
玉雕阴刻工艺需要雕刻者具有较高的书画功底,特别是书法和白描技艺的艺术功底。因为阴刻书法或阴刻画面,就如同写字作画一样,也需要讲究画面感、讲究疏密有致,讲究字体间架结构、讲究笔画抑扬顿挫,这些都是需要有较高的书画技法和功力来表现的。
还有,画在玉上的图案或写在玉上的字,在雕刻过程中会抹擦淡掉,就需要雕刻者心中有画或心中有字,脑海中要有作品最后完成的效果想象图,在雕刻过程中不能一味依赖已经画好的定稿,要根据雕刻情形随时修正以期最完美效果,这也是对书画功底的考验。
再有,玉雕不像书画,纸是永远正面对着你的,而玉雕的过程中,玉石会根据走刀的角度不同而翻转颠倒,说白了就是有时需要倒过来雕刻,这在雕刻画面线条可能还不是问题,但是对于雕字就麻烦了,经常需要倒过来雕笔画,横划时从后往前雕,竖划时从下往上雕等等,就更需要雕刻者对字体间架结构的把握和对笔画的了解要烂熟于胸了。
2,雕刻者的工作状态。
众所周知,阴刻工艺相比阳雕是比较难以修改的,一刀一划下去了也就基本定型了,修改得最大限度也仅仅是加粗而已,所以越修越粗,很难看。所以根据阴刻工艺不可修改的独特性,在进行玉雕阴刻的时候,雕刻者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下刀时要屏气凝神,手部不能有一点抖动,运刀要干净利落,雕刻工具走起以后用力和速度都要均匀沉稳。
在阴刻书法字体时,对每一笔画都要如同用毛笔写字一样有一定的停顿,对长笔画或长线条一定要顺畅,收刀要轻轻提起,做到有放有提有起有收。阴刻书法不同于毛笔的一个特点是需要两三次下刀雕成一个笔画,所以在雕刻复杂字体时下刀一定要轻要细,这样笔画才能完整干净。
四:玉雕阴刻工艺对玉料的要求。
玉雕工艺是因材施工、因料施艺,就是说要根据玉料的玉质、玉性、形状、瑕疵等进行综合考量和设计创作,力求最大限度的体现玉质美和工艺美。玉雕阴刻工艺也是一样,不是所有的玉料都能进行阴刻,阴刻工艺对玉料最主要的要求是玉质结构缜密细腻,不能太松,太脆,否则阴刻下刀会出现暴口和崩裂等状况。
其次玉质不能起性,就是出现反结构的斑驳状,这样的反结构起性会影响阴刻线条的粗细和深浅,严重的话会影响阴刻的走刀路线,造成偏差。最后是施工的料面要平顺,即使有高低起伏也要尽量平顺,如果施工面是玉料的表皮,那么表皮毛孔不能太大太粗糙,这样会影响阴刻效果,体现不出阴刻工艺的柔、顺、挺、顿这四大特色。
五:玉雕阴刻工艺的工具运用。
因为玉雕工具是玉雕者的吃饭家什,许多人都讳莫如深,特别是坊间的许多传言,某某大师有自己专门设计的雕刻工具,某某大师雕刻时不让别人在旁等等。当然有些传闻是真的,有些也太过玄虚了。我自己根据多年的雕刻经验,在进行阴刻工艺时用的工具是半旧的金刚石工具,5-6成新最好。也就是说把新的金刚石具具在阳雕作业上使用到半旧就留下来,用于阴刻。
因为半旧的工具表面的金刚石颗粒已经磨砺细腻均匀,火气已无,适合需要精确施工和柔和沉稳的阴刻工艺。苏州玉雕名家曹扬的阴刻工具是用光了金刚石的光头铊具,用水调金刚砂进行雕刻,古法称为“搭砂子”,使用这样的工具阴刻出来的线条更柔顺,更细致,连半点火气也没有了。
六:玉雕阴刻工艺对玉雕作品的艺术体现。
玉雕阴刻工艺可以用在圆雕、玉牌、炉瓶、山子等任何玉雕形制上,即可以作为阳雕工艺的衬托和点缀、相互呼应、相辅相成,比如在圆雕和炉瓶件上的阴刻纹饰点缀、玉牌和山子的阴刻书法点题等等,都能衬托主题,极大提升作品的书画韵味和文化内涵。
玉雕阴刻工艺也可以独立成章、单独成器,比如阴刻诗文玉牌等,正面的画面和背面的诗文全部采用阴刻工艺,体现出隽秀、洒脱的艺术美感和人文意境,表现出阳雕工艺很难体现的文化内涵和超凡意境。
最后,谈谈我对玉雕阴刻工艺的其他的一些个人见解。
我认为阴刻工艺,基本都是在玉器雕刻打磨完成后,进行的最后一道工序,当然也有对阴刻进行打磨的,但是我认为对阴刻工艺进行打磨对打磨技师的要求和对雕刻者的要求一样高,一样要懂得书法和白描技法,否则就会把阴刻工艺柔、顺、挺、顿的特点打没了,而且打磨很容易把细小的阴刻线条打糊甚至打没。
再者,我认为在玉器上进行阴刻,就需要有金石器,就像篆刻一样,一件好的篆刻作品应该连雕刻者用的是冲刀平刀偏刀都能看得出来。
所以阴刻应该是玉雕打磨以后的最后一道工艺,走刀是什么状态什么样子,就保留什么样子,这样的阴刻书法或者画面虽然有些小瑕疵小暴口,但是具有独一无二的金石韵味,也是无法仿制的唯一性标志!如果将阴刻字体或画面打磨太完美了,就缺少了金石气韵,反而就更容易被人仿制。我在雕刻两行七言诗的时候,有时候会故意下一两个字的缺陷,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小窍门。
我认为玉雕阴刻工艺对于书法字体的表现应该宜拙不宜飘。本来对于书法就有“宁拙勿媚”的说法,玉雕阴刻更要结合玉这个载体来表现,要符合玉石的内敛、愚顽、含蓄、坚毅的性格,不似写在飘逸的纤纤白纸上的书法,所以我在进行阴刻书法时,字体尽量选择行楷、行草、隶书、汉帛等,避免草书、狂草。而且雕刻笔画也应该略微沉重些,不要太细太飘。
对于阴刻工艺尽量做到一气呵成,在雕刻过程中最忌多次停顿。根据我对玉雕阴刻工艺的体会,在阴刻过程中,从刚开始下刀熟悉玉料到顺畅的雕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比如我雕字吧,刚开始下刀的时候,需要找笔画简单的字中的一点开始,再到横和竖,从轻到重,慢慢了解这块玉的玉性,是紧致还是松脆,是容易暴口还是容易滑刀、是吃刀还是顺刀等等,在经过几个简单笔画的雕刻以后,熟悉掌握了这个玉性,再雕刻笔画繁多间架结构复杂的字,这样才不会出错不会偏刀走刀。
所以一旦进入顺畅雕刻的阶段,就很讨厌被外界打扰,因为好不容易找到了感觉,熟悉了玉性,知道了用力轻重,一旦被打断以后,又需要再重新进行这一个过程,那就无法体现出阴刻书法的连贯和顺达,甚至会多次出现失误和偏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