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

《风起陇西》完结,也完成了最后一次反转:陈恭顶下冯膺所有罪名,被枭首于市。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

青萍计划的实施和反间,随着陈恭人头落地告一段落。所有人回到原点,而荀诩开启了他的新征程,被诸葛丞相钦点出使东吴。

结局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网友开玩笑说因为“荀诩见晋”(循序渐进)[捂脸]。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

当然,这是编剧巧妙设计的谐音梗。结局如此,是为揭示本剧的主题:

1、害死陈恭的并非荀诩,而是权谋。

2、表面上一直是“局外人”的荀诩,其实才是诸葛亮“民贵君轻”思想的同路人。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3)

杨仪:“大道”与诸葛亮相悖,注定不得善终

或许有些观众还没看出来:杨仪是《风起陇西》里的“反派”、站在诸葛亮对立面的人。

在蜀魏“谍战”中,诸葛亮本有三位得力助手:有智(擅施连环计)有志(甘当死间)的冯膺;身不由己的陈恭;搅起诡谲云涌的杨仪。

杨仪是诸葛的“相”、冯膺是诸葛的“将”,陈恭是诸葛的“卒”,表面上看,三人一气贯通,让蜀汉稳操胜券。

实际上,这三人都非诸葛亮的“同路人”,属杨仪走得最远。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4)

21集杨仪、陈恭、冯膺三人同框时,不知可有人注意到:杨仪失言了。

“思之,你现在已经价值连城”。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5)

冯膺即将殉国,陈恭死了父亲、妻子,马上还要杀掉兄弟。而杨仪,想的却是“身价”!

杨仪自知不妥,眨了眨眼,补充道:“非如此,不足以兴汉灭曹……都是为了兴复汉室”。(请看此时陈恭的眼神)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6)

人的“道”不在未来,而是看当下说什么、做什么,杨仪的语言体系出卖了他的价值观。

在三人会面之前,杨仪曾与诸葛亮会面坐实“冯膺是魏谍”的身份。

但请看此时诸葛亮的反应……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7)

诸葛亮的眼中是明显的严厉、疏远……为何是这样的态度呢?

我们来回放一下杨仪和诸葛亮的“合作”。

街亭之失后,蜀汉顺势而为派“白帝”陈恭施反间计,走向“烛龙”岗,此时诸葛亮杨仪二人意见是相合的。

而李严在朝会上与诸葛亮的激烈交锋,刺激了杨仪。他派冯膺在司闻曹实施“内间”——冯膺搞李严。

这件事,诸葛亮是不知情,也不赞同的。

北伐失利,刘禅本未怪罪诸葛亮,他自贬三级,本就是为了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得朝堂安宁。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8)

他也曾在车中疏导杨仪:你要有大局观,相忍为国、合则两利。

可杨仪没听。他利用了李严的嫉妒心,激活了蜀汉两派势力对峙。

这天,诸葛亮下朝后,杨仪心急地问:

“李严弹劾了吗?冯膺的案子有结果了吗?”

丞相冷淡回答道:“你被贬了,回家多点读书吧!”

诸葛亮让他回家读书,是在点他:“不要做得太过,多多修身养性。”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9)

可杨仪置若罔闻。

诸葛亮以用计闻名,但他光明正大。所谓“足智多谋”,谋的是计策圆融,不误伤误杀;

所谓“心怀天下”,这天下里,也包括陈恭、荀诩这样的人。

所以,如果诸葛亮自己用计,决不会把李严逼上绝路。

可在杨仪的局里,不只是李严死无葬身之地,太多的人身陷不忠不义。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0)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1)

最后一集,陈恭牺牲,诸葛亮和杨仪的矛盾白热化。

丞相大骂杨仪,把谍战用于“内斗”?随意把“自己人”变成炮灰,你想想,合适吗?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2)

“有术而无道、视人命如草芥”是杨仪的问题,诸葛亮多一次又一次给他机会,希望他能自省、改变狭隘,只为挽留人才。

但杨仪这次的“跳脚”,让诸葛亮彻底看清了杨仪(这里要给俞灏明的演技点赞)。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3)

为何人的经验知识可以提升,格局却很难打开?因为格局的本质是“善良”,善良是本性。

镜头再回到“三位大佬同框”——

当陈恭向“国之英雄”冯行大拜之礼时,杨仪却仅仅是“以茶代酒”应付。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4)

所以,杨仪注定会失去诸葛亮的信任,最后不得善终。

冯膺“复活”的隐喻:权谋仍在,但会比从前“有底线”

如果没有陈恭的计谋,冯膺应该也活不到最后。

他的“复活”是一个信号:权谋仍然会在,但可能会比从前“有底线”。

冯膺,是一个被成功洗脑的“工具人”。但他和杨仪有别:他在执行上“无底线”,但大节上“有底线”。

他能把连环计施得没有痕迹、能做到对正反两派左右逢源;

他有视人命如草芥的时刻,也有让荀诩求“白帝”的一念之仁。

他对人性有可怕的洞察,所以正反两派都被他“玩”得团团转。

阴辑受李邈曾胁迫陷冯膺入狱,但他一句“我早就掌握你贪贿的证据,但从来没举报过你”,就彻底“驭”了阴辑的心。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5)

李严后期把身家性命全部交托于“三步走”中;

孙令虽然一直没有什么头脑,但对姐夫,却有“打死都不招”的愚忠;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6)

杨仪把“棋眼”压在冯膺身上,就赌这个人不会出现漏洞不会“脱轨”。

郭淮所有的布局的开端,都始于他相信了冯膺“权臣的面具”……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圆滑、城府极深之人,在青萍计划进入到最后阶段,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试想,如果司闻曹不是由冯膺掌管,还能成就陈恭和荀诩吗?如果真的“水至清无鱼”,高堂秉等魏谍便不可能“浑水摸鱼”……

因此,在这场杨仪搅起来的腥风血雨中,冯膺有大功也有大过!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7)

只是功过相抵后,蜀汉仍然需要这样的人的存在。所以他没有成为像陈恭一样,为“兴复汉室”队伍中,无数倒下去的死卒的一员。

陈恭为何一定要死?害死他的并非荀诩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这样想过:复杂的陈恭会活到最后,单纯的荀诩随时会挂掉。

可是,为什么死的是陈恭?

答:一为角色解脱,二为剧情服务。

看完结局,我们都明白:死亡对陈恭来讲是一种解脱。

他是个重情的人,因为重情,自从当上“白帝”那天起,陈恭的命运就攥在他人手中,“一入司闻曹身似海”。

一开始,是父亲之死把他牵入漩涡。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8)

接着,是翟悦之死,让他与五仙道结仇、与大魏结仇。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19)

最后,是多方权衡,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牺牲。

只有他死,所有蜀汉英雄都不用暴露;不会扰乱朝堂;冯膺能“复活”;连李严也会心里好受很多。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0)

荀诩假死后,陈恭曾嘱托林良道:

“到底是谁对谁错,我已经不知道了,但是唯独有一件事情,孝和必须活下去,他跟别人不一样,像他这样的人,这世上太少了。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1)

这段话透露了3个信息:

1、陈恭已萌死志——翟悦之仇已报,他再无牵挂。

所以,他才指使林良做下局,最后一次利用荀诩,让荀诩越狱来抓他这个“魏谍”。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2)

2、他已看透,所有兴衰成败皆是浮云。

他曾质问过冯膺:所谓大局,到底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要牺牲多少人,那些牺牲的人,都是该死的么?

这个答案,冯膺给不了、陈恭也不想再想了,反正自己已经是棋盘上无法后退的“卒”,和这趟浑水里沉得最深的“鱼”了。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3)

3、他懂得了荀诩的信仰。

他回答不了的问题,荀诩早就懂了。

当年陈恭出征,和翟悦、荀诩三人曾有一段对话,当时,翟悦单纯地问信仰是什么?

陈恭说的是“兴复汉室”,那是他一直被“洗脑”的说词。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4)

而荀诩说的是“为了每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人。”那时陈恭还不懂:生为蝼蚁,也应该有幸福之权利。

但他现在懂了……

所以,他的最后一个请求,就是让荀诩不要再查下去了,他想让青萍计划停止、让蜀汉权谋止息、让一切回归到原点。

陈恭之死,代表着“所有生为蝼蚁之人”命运的解脱。所以,害死陈恭的并非荀诩,而是权谋。#如何看待《风起陇西》口碑逆转#

荀诩与诸葛同道,他这样的人才是蜀汉之光

荀诩猜对了所有的答案。

所以,不是他没有全局观,不是他不聪明、没能力,而是有些不守底线之事,他不想和杨冯同流合污。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5)

可为何他猜到了答案,却仍要从洞里爬出来?

其一,他心存侥幸,希望不是像他想的这样。

他希望朝堂内斗不至于如此混乱、他希望陈恭不是烛龙、他希望陈恭没有真的搅入内斗的局中。

其二,他或许想拉陈恭出局。

他想着,也许自己早到一步,陈恭就不会成为权谋的牺牲品……

当然,荀诩失败了,他无法凭一己之力把这复杂的争斗归顺到原点。

弹幕里有人说荀诩害死了陈恭,但不知大家是否想过:

即使陈恭现在没有死,待青萍计划完成,以杨仪的作为,也必将让陈死无葬身之地。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6)

陈恭此时赴死,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让青萍计划停止、让朝堂争斗争告以段落,让一个“蝼蚁”复活,让荀诩走向真正的报国之路。

是荀诩让陈恭想明白的,这就是为什么,陈恭说荀诩不一样。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7)

陈恭了解荀诩,从头到尾,他一直在努力与两派势力抗争。

他也是“死士”,他出外勤时也喝了毒茶;为抓烛龙变成残疾,荀诩没有一句怨言……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8)

但是荀诩不能接受“杀白帝”,不能接受“谷正的死”,不能接受廖会、马盛之死,高堂秉糊里糊涂地自杀,以及冯过于顺利地被捕。

荀诩的抗争是,拒绝人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要的是对人的尊重。

所以,只要荀诩活着,陈恭的希望就在。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29)

而恰好这个希望,也是诸葛亮想给蜀汉的。

或许大家还记得,本剧在前几集曾有一个伏笔:荀诩小的时候,诸葛亮问他什么最重要。

荀诩这样回答……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30)

但诸葛亮告诉他:错,这天下,最要紧的是人,你记住,这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万金,你要珍惜他们。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31)

这才是本剧的主题——在那个君权为天的时代,作为少有的思想跨越时代的智者,诸葛亮一意孤行着“民贵君轻”的理念,而荀诩是他坚决的同路人!

如果你问,为什么荀诩为何能活到最后?答案很简单,因为,他这样的人才是蜀汉之光。

荀诩为什么不直接向冯膺报告(为什么活到最后的是荀诩和冯膺)(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