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抵上腭有哪些好处(舌抵上腭的秘密)
武术是国粹,融合了数千年国人的智慧,我们今天习练的不仅仅是拳法或功法,而是上千年国人的智慧。很多优秀的功法因为传承出现了断层而成为绝响,但这些功法都是千真万确的,练功的一些要求,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当然更好,无法知其所以然,按照要求做就行了,以前很多武术人都是文盲,都是靠言传身教、口传心授、耳濡目染的方式来传承武术,师父让你怎么练,弟子照着练就能成,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无论是传武还是其他养生功法中,都有舌抵上腭这一基本要求,关于舌抵上腭几乎是武盲都知道这一说辞,正如山村野夫都会说气沉丹田一样,但真正明白这些练功要求的内涵的人是少之又少,今天给大家分享下舌抵上腭的秘密。
其实,我们的先辈是非常务实的,在功法的设计上从来没有哗众取宠或华而不实的内容,诸如流传数千年的易筋经、五禽戏等,每个动作和要求都有他丰富的内涵,如果你把它练成了体操,那是你的肤浅,那是你在糟践前辈的智慧。
舌抵上腭,这是众多功法中的普遍要求,却往往被很多习练者所忽视,老前辈如此要求,无外乎是对习练者健康有利、对技击有帮助,有句谚语“口开神气散、舌张是非生”无非是让你平时常把舌头搭在牙龈上,变相的强调舌抵上腭养生和技击的价值。
一、舌抵上腭养生和技击的价值
第一、搭鹊桥,连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两条经脉,是养生或修道绕不过去的修炼内容,任督二脉,上交于口腔,下交会于会阴,只有把会阴和口腔的断开处连接起来,任督二脉才有打通的物理基础。基于此在养生功法或者武学中才有了提肛(谷道微敛)和舌抵上腭的要求,如此鹊桥相连、津液自生、阴阳交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分泌津液、修养生息。当舌抵上腭后,口腔中很快会分泌出津液(口水),古人称之为金津玉液,津液中含有消化酶、溶菌酶,有助消化,同时吞口水时,是气与意识在润泽各腺体,这些腺体受到润泽与刺激后,他们会快速分泌激素,促进精液的生成。具体如何吞下,后面详细说明。
第三、保持口腔湿润、有利于技击。在剧烈高强度的技击场合,或者剧烈高强度的其他运动也一样,运动员往往感觉口干舌燥,这不仅仅不利于技击水平的发挥,同时也有害于身心。舌抵上腭,让口腔中分泌出大量的津液,从而保持口腔的湿润。
第四、舌抵上腭,降低咬舌事故。在现代搏击中,运动员训练前都要求带上牙套,以保护运动员的牙齿受到对方重创被打掉,同时也保护运动员头部受到重击时避免牙齿咬伤舌头。今天有牙套这一护具来保护牙齿和舌头,在古时是没有牙套,如果张口嘴,被对方一个上勾拳击中下巴,如果舌头搭在牙齿间,那就成了一个严重的事故了,其实除了在技击训练时带上牙套,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带牙套的,而生活中一些诸如打斗的突发事件,根本没有人带牙套,舌抵上腭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舌抵上腭时,舌头搭在牙龈上,牙齿是轻轻闭合的,嘴自然也是闭合的,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因为意外牙齿咬到舌头的概率。大家不妨一试,当你舌抵上腭时,你会很自然的的合齿、闭嘴。
说到这里,想起来以前跟着师父练散手时,师父要求我们必须舌抵上腭,不能说话,因为一说话,嘴张开了,拳头过来,无论是打在额头、两颊还是下巴上,都更容易受伤,师父为了引起我们的重视,师父亲自用拳头来打我的头,让我体悟以便将此要求铭记在心,恩师用心良苦啊。
第五、舌抵上腭,便于下颚回收。拳谱云:“问尽天下豪杰,喉头永不抛”,喉头抛,命门则会滞住,身法就受到影响,试看,训练有素的格斗运动员,没有一个在擂台上抬头挺胸,抛出喉头的,这是技击最基本的要求。各位可以做一个实验体验下,舌抵上腭和舌不抵上腭是分别做一个下颚回收的动作,是不是舌抵上腭时更容易回收你的下巴?下巴收回去了,头也领起来了,是不是更有精神和斗志了?
二、如何正确的做到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指嘴闭齿合,舌尖抵上齿龈”,有人甚至要求舌头向上成拱形,搭在上齿龈上,发力、跳跃等不同动作舌头还需要配合不同的形状,这就太过于拙意了。在先辈的拳论中有记载,舌头顶住上颚以后,把舌头和上颚间的空气一抽,舌头就自然贴在上颚,这是舌头的形状是上卷的,也是自然的,道法自然。
三、舌抵上腭分泌的津液如何处理
舌头根部有两个穴位,左边左为金津穴,右为玉液穴,当舌抵上腭时,津液会在口腔中迅速增多集聚。不少练功者,直接将津液吞进胃里,当然,直接吞下也没有任何副作用,只是如此处理津液的行为,纯属暴殄天物。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吞咽津液是,舌尖用力顶上颚,肌肉用力绷紧,同时把胸部、腹部的肌肉绷紧、收缩,收缩关元穴与前阴等肌肉,一直收缩到睾丸。前阴要回抽,同时用意识把津液送到睾丸里,女性将津液导引入子宫与卵巢内,这才是完整的吞下津液。此津液最易生成阳精(精足则气足,气足神必旺),这是舌抵上腭的秘密。
练拳,就是练规矩,把前辈要求的规矩用肢体语言家常便饭般的演绎出来,功夫也就成了。既然舌抵上腭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就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把舌头搭在上牙龈上,如果觉得这是玩笑,那请一笑而过。
真正的武学,不可能普罗大众,一直以来都是阳春白雪,是极少数人玩的东西。传武,需要真正的传承才行。无极功法、太极内功心法(李经梧80年代录音)、桩功、肩胯训练、技击、养生等很多优秀的功法,在传统武学会员课程中均有设计,愿自己在武学路上少走弯路的朋友,请关注传统武学会员招募书(第四期),加入传武会员,有意者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同山主交流。
本文作者:罗山主,湖南人在北京,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痴迷于武学,传统武学公众平台(CNWUXUE)创始人,主要习练洪洞通背拳、白猿通背拳和意拳,目前一边随师父学习,一边自己带学生,带弟子,励志做一位好老师,好师父,为传武的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