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易中天(易中天王立群葛剑雄三位学术巨子的人生经历)

王立群易中天(易中天王立群葛剑雄三位学术巨子的人生经历)(1)

在百家讲坛推出的学术之星中,易中天、王立群、葛剑雄应该称为比较耀眼的三位。通过研究三位学者的人生经历,发现他们的成长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此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易中天先生,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时,由于他父亲的工作关系,全家迁移到了武汉,易中天在武汉开始接受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1965年,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始,易中天离开武汉,离开家人,到新疆建设兵团,投身边疆建设。在兵团工作期间,热爱学习的易中天,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了很多书,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让生活的苦难有所冲淡。后来他又被招进一个国营大型企业子弟学校去教中学语文,他的文史基础知识又得到了巩固和深化。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易中天没有立即参加高考,而是经过充分准备,到1978年,没有读过大学他,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武汉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被录取。1981年,易中天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至于他的成名,是在厦门大学。

王立群易中天(易中天王立群葛剑雄三位学术巨子的人生经历)(2)

王立群先生祖籍是山东新泰,1945年出生于安徽霍山县。在哪里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在网上搜索不到。只看到他1965年参加高考,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因为政审的原因没有录取,后来到河南开封一所小学教书。王立群究竟是什么时候到的开封,到底是在安徽参加高考后到河南开封,还是到河南开封后参加的高考,找不到详细的资料。只知道他在开封教了7年小学,又教了7年中学。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王立群没有资格报考大学,因为他不是66、67、68届高中毕业生。到了1978年研究生开始招生了,他和易中天一样,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被河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录取,专攻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他和易中天一样,也是1981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开始学术生涯。

王立群易中天(易中天王立群葛剑雄三位学术巨子的人生经历)(3)

葛剑雄先生的历史相对没有那么曲折。他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和易中天先生同岁。他的小学可能是在湖州家乡读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上海就读。到1964年高中毕业后,经历了一年的师资培训,之后在上海的一所中学教书13年。一直到1978年大学研究生恢复招生,他和前两位学者一样,也是以同等学力报考的研究生。前两位的研究生攻读的都是古代文学系,而葛先生研究生则攻读的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其学术生涯也是从1981年之后开始的。

这三位先生身上的共同点颇多。他们都是40后,家庭出身情况虽然不清楚,但我估计,他们都应该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都是文革前高中毕业的,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相对比较正规,基础知识应该说都比较扎实。他们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都有或长或短的担任中小学教师的经历,这给他们提供了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和深化的机会。正因为有这些因素的铺垫,没有经受过大学本科专科教育的他们,才都能在1978年高校研究生恢复招生之初,便以优异成绩,被招录为文革后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为他们以后成为学术大家发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