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

原创 陈宝贵1960 大语文作文

2020一08一02

王宇欣:刚刚小学毕业,去年暑假我开始让她读《红楼梦》 ,假期便读了一遍,并写了1500余字的体会;其间持续在读,今年暑假,问读了几篇,她说读了三遍。我说能不能写点体会,她说行,并进行了计划、列了提纲。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写体会,特别是有些研究性质的体会,本身就是“深阅读”,我一直强调,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读几本厚重的书,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底子,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出我们的引导。这个同学的做法可作为借鉴。她在持续写。以下是7篇:其中一篇为去年暑假所写。

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1)

一本应该读的好书

临西县第三完全小学六年级 王宇欣(1440字)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会给我的知识,会带给我们快乐,会治愈我们心中的伤疤。我认为我们最应该读的一本书是《红楼梦》。

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它是曹雪芹和高鹗所著。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高鹗所续。这是本很深奥的书。它前面的情节往往暗示着后面的最终结果,我如痴如醉地读着它。他是磁铁,我就是铁屑;他是水,我就是鱼儿;他是森林,我就是鸟儿。

《红楼梦》里有几个章节,在我心中曾掀起了巨浪。

第一个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是贾家的远方亲戚,因遇事而求助于贾家。这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因刘姥姥说话风趣,又因凤姐是一个见风使舵、想逃贾母欢心的人,就把她引荐给了贾母。贾母一见,就真心喜欢。有些小片段不由得让我发笑,因这一笑妈妈就很疑惑的问我。

“你怎么啦?突然笑干什么?发神经啊!”

“我没有发神经!”我反驳道。

“没发神经还笑,肯定是有事情,快说。”

“我看书呢,这个片段很好笑,我就笑笑。”

“哦。”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到底是什么让我发笑呢?听我一一道来:一直凤姐对刘姥姥偷偷地说,“我们这里有个规则,在饭前要说一段小令。我恐你不会,我给你说一个,记住它“。”刘姥姥明白了。到吃饭的时候,突然站起来口中念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便鼓着个腮帮子,大家呆了一下,便领悟了,接着全都大笑。史湘云一口饭喷出,黛玉笑得俯桌哎呦!宝玉滚到贾母怀中,贾母只叫心肝;薛姨妈喷茶,探春饭合在迎春身上,惜春让贾母给肉肠子,吃饭的人没有一个不笑的。从此以后贾母就越发喜欢她了。但是,吃饭时当刘姥姥不小心落了个小巧的鸡蛋,那一个就价值千金,刘姥姥刚想拿起来,不料被下人拿去喂猫了。这样的行为暗示着后面贾家必然衰败的结果。甚是可惜呀!但忽若一想,这也合情合理。连一个下人都这样不珍惜东西,那就别说其他的人了。

第二个是王熙凤借刀杀人的故事。读完心中充满愤怒和惋惜。王熙凤因为不喜欢尤二姐,便利用秋桐。她假心假意的劝秋桐:“你年纪轻轻不只事,她现在是二房奶奶,我还让她三分,你去硬碰她岂不是自损其死?”秋桐听了,天天破口乱骂,“奶奶是软弱人,那等贤惠,我做不出来,我眼里容不得沙子”。这让很多人误会了尤二姐,后来又请来一个太医,把尤二姐胎中的男胎打了下来。至此尤二姐被凤姐折磨的很糟,最终,吞生金走向死亡。先不说尤二姐吧!秋铜也是一个容易被骗的人,被凤姐的三言两语给骗了,也是被蒙在鼓里的可怜人呀!唉,真是可悲!

第三个是黛玉魂归高天。说起来也觉可怜。当年也是掌上明珠,但常年有病。至此,贾母、凤姐等一行人,为了宝玉而想冲喜,所以瞒着宝黛两人,但傻大姐不小心说实情,黛玉万念俱灰。回至房中,就病情加重。当宝钗成亲那一日,黛玉在那死亡之前,讲那就帕和诗词都烧了。做完之后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浑身冷汗,不做声,身子便渐渐凉了,黛玉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时候(刻)。

我又悲又愤,心里琢磨黛玉也是一个痴人,但也可怜,为宝玉而留,为宝玉而去;宝玉也是个呆人,不知娶谁,也糊涂过头了。可是在此之前,宝玉用假意试黛玉,黛玉也如此。这最后结果不是出乎意料,因假意试假意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我想,黛玉最后想说的应该是“恨”吧。

满纸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最好的艺术作品。要想了解,请认真去读吧。它是一本应该读的好书。

(陈氏简评:秋季开学前,我送小作者一本《红楼梦》,两个月的时间,她竟然读完,并且许多情节记忆清晰。今天所写,不仅所选故事交代清楚,而且有自己的评价。写作中还穿插与母亲的对话,使的阅读更具真实感和情景感。

我是主张学生要读几本大书——厚重的书的。而如何引导学生读书,除了激发兴趣,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加以引导。而如果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特别是《红楼梦》等经典,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如一位资深老师所讲,孩子读书,就像庄稼使底肥。“深阅读大写作”研教基地成立以来,虽然,凡认学的学生,无一不进步巨大,甚直对终生的读写作产生影响,但唯独引导和发现不少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并且是经典厚重的书,并加以鼓励而感高兴。比如范瑶喜欢《平凡的世界》,田蔓祺喜欢《悲惨世界》,吕志尊喜欢《三国演义》,乔金阳喜欢《哈利波特》,王嘉宁喜欢《红楼梦》(她背诵《葬花吟》令人赞叹),王思睿喜欢沈石溪等而感高兴。因为,喜欢读书才真正为孩子们打开了广阔而丰盈的精神世界。而我们正竭力为此而尽力,其中《西游记》《三国演义》的研发也在进行中 )

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2)

1、 感红楼

临西第三完全小学 六年级 王宇欣(1170字)

古典小说中不朽的经典,中华文化的传世瑰宝,文学花园里的璀璨明珠,它就是《红楼梦》@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吧!

作者是曹雪芹先生,他是清朝小说家,他用10年时间写出了巅峰之作——《红楼梦》。他的一生十分坎坷,在13、14岁之前舒舒服服的在温柔乡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姐妹丫鬟一起玩了,或读书,或吟诗,或写字,以此下来他的百科知识也都略知一二。可从那之后就是从天堂瞬间摔到了地狱:因他的父亲犯了罪而被革职抄家,后又因家奴使坏,连日用的钱都没有了。但他没有颓废下去,利用自己的才学和前辈的影响,勤奋读书,最终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红楼梦》。但是有一些可惜,因为曹雪芹先生所遗留的篇章只有80回,后40回是高鹗所续。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风月宝鉴》,为四大名著之首,而且其中某一部分还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影子,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爱情纠纷为主线,以家族的兴荣衰败,各个人物表现出来的活动为脉络,刻画出了各个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

这部小说多处地方埋下了伏笔,并用了许多暗示手法和各种描写方法。这些手法既让读者对人物有了深刻的印象,又让情节顺利地推动起来。在这部小说中,伏笔和暗示的手法运用的十分的巧妙。话说三分满,虽说能推测出各个人物的结局,但还要细细的揣测,稍有一丝不认真,就会“不解其中味”。从这部小说中反映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朝政的一些不满,对当时封建社会沉沦败坏的哀怨,这些思想会从宝玉身上体现出来,这就是后话了。但是高鹗续写的那40回并不是特别的好,有一些瑕疵,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续写的故事与前面的伏笔不合,风格不一,所以就有了一些不和谐。

曹雪芹写红楼中的伏笔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巨大趋势,比如:在前几回讲到因绛珠仙草为感谢“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的行为而随他下凡,以眼泪报答,而后面的篇章便写了黛玉因宝玉哭泣直至魂飞高天,这便是这一个伏笔的结果。

红楼梦》第22回元宵节猜灯谜也是一个很大的伏笔,多名紧要人物的结局都从这里显现了出来。比如:贾环的谜语“大哥有脚趾八个,二哥有角纸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元妃批评贾环这首谜语说不通,而且贾环的语言十分的粗鄙,没有一丝文雅气息。这也说明了贾环只是个小丑人物。贾母的谜语让人联想到了一句俗语:树倒猢狲散,表现了以后贾母这座靠山也会倒的。而元春的谜语表现了贾家家族的命运,最终都会如鞭炮一般,烟消火灭。迎春的命运与谜底一般,被人拨弄,有功无运。探春的谜底是风筝,她的命运正如风筝一般。表达的是她要远嫁他乡。而惜春谜底是佛前海灯,暗喻惜春以后要出家做尼姑。而宝钗的谜语也表示了宝钗和宝玉以后的婚姻时间不长,只能自己守寡的结果。

曹雪芹先生的伏笔和暗示需要我们细细的思考,他写的十分的有味道,写作功力深厚,我们应多多学习。

2、宝玉篇(790字)

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是的,他就是《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他是一位好的男子,但不是一位好的公子。

书中写道:“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他是一位外貌多么好的男子啊!

他与官场格格不入,对封建社会十分不满,对追逐仕途的人的厌恶,他与他们完全就是势如水火。为何会这样呢?是因为他不想与那些乌合之众同流合污,不想受封建思想的约束,不想费劲心思去推测官人的心思,不想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想做虚伪的人。

他只是向往自由,想要逃脱那些礼数的牢笼!并不是不学无术。说到这里,有人可能有些疑问:“宝玉那是要什么有什么,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为什么还说他向往自由?”那是因为家族给他的只是物质上的,而精神上的伴侣是不同意的。所以他只是希望能够自己为自己做主。

他只是想要男女的平等,不想和他的祖辈一样凌驾于女性之上,他只是希望人们一视同仁的,而并不是好色之徒。但是他最后还是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被家族控制着婚姻,我真是既敬佩他,又可怜他。

贾宝玉之所以他并不喜欢薛宝钗,是因为她总是耐心的提醒告诫宝玉:要好好的读书,出人头地,考取功名。在结良缘之后,对她不冷不热,不尊敬反而疏远她。而宝玉一生唯一的挚爱就是林妹妹,从来没有变过心!因为她是一位和宝玉一样,反抗着封建社会的姑娘。他们有前世的“木石前缘”,有今生的宝黛之恋。我想如果有下一世,相信他们会白头偕老。这对恋人,他们真挚的爱情会永远的被人们传颂!

但他这块“玉”并不是美玉无瑕。因为他也只是在坚持他的精神,并没有为家人着想。他一直抵抗着读书,不考取功名,这也将连累家族,如果坚持自己,就只能拖累家族;如果认真读书,追逐仕途,让家族更近一步,就只能违背内心,失去自我。真是进退两难啊!

贾宝玉——绛珠仙草眼中的神瑛使者;封建家庭眼中的叛逆者;林黛玉眼中的知己、爱人。

(陈氏简评:去年暑假小作者开始读《红楼梦》,今年暑假问她读了几篇,言三遍。又问,读了以后有没有感受,有;能不能写一写,可以。于是她自己便计划,并且列了提纲。当然,对于一个小作者,我们不能苛求有什么研究成果,但,只要她能够通过学习,把她想表达的表达清楚,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做法。写有时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或者说研究,是一种真正的“深阅读”。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作者是认真的,是做了自己的思考的,对《红楼梦》的作者和贾宝玉的认识感受大多是属于自己的。这样的写作,对于伟大经典名著的理解,对今后的阅读、写作,自我发展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3)

3、黛玉篇(850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没错,她就是林妹妹。

书中描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不仅如此,宝玉还送她一妙字——“颦颦”。可想而知,她是如何的美丽动人!

她的人生是极其不幸的,幼时就失去了母亲,而且她自小体弱多病。而当她的父亲也离她而去时,她的心就像在冬天被淋了一盆冷水,冰冰凉凉的,将所有人都隔离在心之外。而大观园的出现是黛玉人生的转折点。

世人常说林黛玉孤僻、高傲、刻薄……常用“小肚鸡肠”来描绘林黛玉的敏感和脆弱,在我心里,并不是这样,因为她寄居他人篱下,所以不敢过多说话,害怕他人不乐,十分敏感、脆弱。当她看见了贾府的荣华富贵,想到了自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后将会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才有了人们口中所说的刻薄。

黛玉有她过人的聪慧和文采。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时,总是艺压群芳,无不体现出她的诗人气质。黛玉虽然吟诗作文无人能比,可她对宝玉的不求上进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处处暗中帮助,当元春省亲姐妹们吟诗比赛时,黛玉又偷偷地帮助宝玉蒙混过关,这也表现出在黛玉对封建社会的鄙视和厌恶。

黛玉是受宠的,在贾府得到贾母的呵护;黛玉是幸运的,在贾府得到宝玉的爱;黛玉是幸福的,能得到薛姨妈的关爱……

提及林黛玉,必想起《黛玉葬花》中的《葬花词》。她将自己暗喻成花,比如:“花开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正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无能为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写出自己在贾府每天都要应对别人的冷落和抵赖。“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洁身自爱,追求爱情的忠贞不渝。可她一个弱女子终究抵抗不了封建社会家族势力的逼迫,真真可怜!

她的这一生一世,华丽而至,却终究没能逃出死亡的大门,当我细致的去品她的一生时,突然发现很是压抑,没有无忧无虑,只有长叹短惜!

(陈氏简评:小作者从黛玉的天生丽质写起,写她的不幸,写她的孤高,写她的聪慧和文采,写她的幸运和被宠、被爱等,所写每一个方面的特点,做到了概况和材料印证的结合,一个小学生写出如此文字,可谓一绝。

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4)

4、熙凤篇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唧唧性命。没错,她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王熙凤!

《红楼梦》第三回,王熙凤的出场是极其精彩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个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如此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方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记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瞧瞧,多么奢华,多么华丽!

贾母向黛玉介绍,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从这句话也深刻的暗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在这么严肃的地方谈笑风生,这也说明了王熙凤深得贾母宠爱。而王熙凤也深知黛玉是外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先是极其夸赞,又提起他的母亲而悲伤,后又转喜为悲,匆忙的完成了感情的转变,最后关照了林黛玉。而这个样子完全就是做给贾母看的,为的就是在贾母面前讨好,从而巩固她的地位。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十分善于察言观色,而且八面玲珑,见风使舵。

她不仅有优点,还有缺点。凶残、贪婪、善妒、狠毒……有两个著名的事件足以说明:毒设相思局和毒杀尤二姐。

毒设相思局:贾瑞对凤姐见色起意,凤姐没有劝阻他,而是想玩弄他,将他至于死地,多么的狠辣!凤姐两次假约,并联合贾蓉、贾蔷要挟他,渐渐的病入膏肓,后从道士手中得到“风月宝鉴”,但因好奇心照正面,造成纵欲过度,导致死亡,悲惨的下场!

毒杀尤二姐:当王熙凤知道贾琏在外头娶了尤二姐后,大发雷霆,后来贾琏外出,王熙凤假贤惠,禀告贾母,把尤二姐接回园内住,王熙凤暗中将尤二姐告上官府,让贾母对她厌恶,后来贾琏又娶了秋桐,尤二姐怀孕了,王熙凤暗中让秋桐骂尤二姐,并找来庸医导致尤二姐流产,王熙凤装贤惠,博去贾琏好感,并找来看风水的,让贾连以为是秋桐和尤二姐八字不合,导致尤二姐流产。因尤二姐伤心绝望,吞金自尽,贾琏对秋桐恨之入骨。

看看这两个事件,可见王熙凤的恶毒、善妒、有心机。不仅仅有这两个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但王熙凤也很重要,设想这本书没有了王熙凤,那么内容就不精彩,没有了味。她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大到官府,小到丫鬟。所以她占据的地位可以和宝玉、黛玉媲美。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5)

5、史湘云篇(1226字)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是的,她就是史湘云。

她性格直爽,她善良细心,她乐观开朗,她思维敏捷。

她十分爱说话,一有话头就嘟嘟囔囔个不停,不管是什么,都会表现出热情。比如:香菱学习写诗,但不敢打扰宝钗,就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了兴,没昼夜高谈论阔起来”,宝钗因此批评道她们“不像女儿家”,“不守本分”,“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还有一次看戏,凤姐指着台上的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是林黛玉,但害怕得罪她,就不敢说出来,而史湘云直接说道:“我知道,像林姐姐!”为此她得罪了黛玉,也与宝玉发生了矛盾。但后来又与宝钗同住,只因宝钗带她极好,就说:“如亲姐姐一样,我有这么一个姐姐,就是没了爹娘,我也情愿。”可见她心直口快。

史湘云,她有一种侠肝义肠的善良,比如在诗词游戏中,香菱十分慌乱,旁人都笑话她,只有史湘云急得抓耳挠腮,不惜私传谜底,结果因为作弊被当场拿获;刑岫烟,一个平民女子,和宝玉、宝琴、平儿,都是同一天生日,别人谁也不记得,只有史湘云,道出她的生日,让她顺势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或许这些是小事,但是又有谁为她们这类女子上心呢?她的善良让我佩服,让她有了一种潇洒的风度。

史湘云,也是一个悲惨的女子。她自幼父母双亡,由他的叔父寄养,寄人篱下。她的身世好像比林黛玉还苦,但是他没有像林黛玉那样整日哭丧悲哀。在贾府可以随时的听见她发自内心的笑,她对生活永远是兴趣盎然,毫无一丝厌倦的。

她的才思也非常的敏捷,在大观园里,才女云集,但可以和宝钗,黛玉一拼的,只有史湘云一人而已。在历次的诗句联赛中,湘云都是写的最快的,而且诗的数量也很多,在芦雪庵一战中,有鹿肉助兴,独战宝琴、宝钗、黛玉。不仅如此,她的女红也十分的出色,在他的叔父家居住时,针线女工都需自己动手做活儿,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史湘云,她的性格也十分的直爽,最能将她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也便是芦雪庵那次。在各姐妹的穿戴中,只有史湘云她的穿戴最为俏皮。她穿着贾母与她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尚烧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林黛玉还说: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她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众人也都笑她爱打扮小子样,她却对旁人的评价不在意。到了第二天,史湘云和贾宝玉在园中烧烤鹿肉,林黛玉又说道: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史湘云却回怼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正是应了这句话,在园中联诗中扬眉吐气,一举夺魁。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适合小学生读的爷爷讲红楼梦(一个小学生读红楼梦七篇文章集中展示)(6)

6、贾元春篇(1034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没错,她就是娘娘——贾元春。

她是贾府的大小姐,在此书中犹如昙花一现,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她牵扯着贾府命运的走向。

在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家人知贾元春被皇上封为贤德妃时,贾链吹捧道:“如今当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不是贵贱上分别的。”贾琏对皇上的加封十分的感恩,因为他给贾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带来了权势。因为元春的晋升,也使走向衰败的贾府得以复苏。而贾家也因此兴建了大观园。

当元妃归省那天,“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悦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元妃默默感叹道:“奢华过费。”

当元妃直至贾母正室,一手搀贾母,一手搀邢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执,王熙凤,迎、叹、息三姐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这里也表现出来了元春对皇宫的厌恶和幽怨,表现出了她的孤寂,和摆脱不了的无奈。

当贾政治帘外问安,贾妃垂帘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然骨肉各方,终无意趣。虽贾政知他女儿的意思,但只回道:“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思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贾政他的封建思想,毫无体贴女儿之感。只是认为元春是幸福的,她嫁了一个天底下最好的婆家,给整个贾府带来了荣耀,她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生享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是他们只是看了表面。使他们将元春当做礼物送入了皇宫。她如祭品一般,没有自由,也没有自我,她在43岁时就魂飞高天了,越想越发感觉她十分可悲。她用她自己的青春和自由为贾府带来了转机,但是贾府的男人们不仅没有把握住,而且仗着她这个靠山,在外面也是有恃无恐,这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和灭亡。

当她在端午节中,赐物给诸弟妹礼物时,唯独宝钗和宝玉的礼物一样,这里也埋下了伏笔,暗喻后面的剧情贾家为宝玉择婚时,选择宝钗的结果。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