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

仿作名诗词,版权所有;普及词文化,聊尽寸心。

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1)

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2)

█原诗词——

绝句

明.夏完淳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注释】

1.顺治三年(1646),吴易兵败,退守嘉善的西塘。在败退时,夏完淳与大队失掉联系,只身奔逃,隐匿民间。此诗以他的流离生活与感慨为内容。这首诗似是为他由胥口入太湖,作期当在这年秋天。

2.两峰:疑是胥山和香山。

3.“缥缈”二句:在写湖山景色中,流露沉重的心情。缥缈:缥缈峰。太湖洞庭西山的最高峰。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中国明朝末年诗人,祖籍浙江会稽,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以殉国前消遣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柳亚子《题<夏内史集>》第5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译文】

一叶小船在月光下静静地驶过两峰之间,四面是千顷芦花,茫茫一片,啊,战友!你使我魂绕梦牵,却始终不见你安全归来。缥缈峰是那样苍茫飘渺,空有飘渺的白云烟霭笼罩着洞庭西山。

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3)

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4)

█仿作诗词—

绝句(一)

潍坊.桑丘

一川秋水西山瘦,霜里芦花过人头。

山枫已淡缥缈远,知是丹心知是愁。

绝句(二)

潍坊.桑丘

扁舟无声水上走,两岸秋色白人头。

山枫渔火洒如血,半是丹心半是愁。

【说明】

书到用时方恨少,词至笔下尚觉浅。古人词采一万,小辈未学到其一。仰拜而仿,多有冒昧,不敬之处,还望海涵!

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5)

运用仿句手法的诗词(仿写夏完淳的绝句)(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