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是因中了李世民的美人计)
(图)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李渊,寇振海(饰)
唐朝的开国之君应当是李世民。这么说肯定有很多人不服,说明明是李渊带着子女和亲信干的,大唐高祖的庙号,人家李氏后人早就自觉自愿给了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这会子翻这个案,咸吃萝卜淡操心!
是的,推翻姨亲的隋朝而建唐,名义上的牵头者,是李渊。但用心去审阅历史案卷,详察渊叔的个性素质,还原一下太原起兵的诸多细节,可能你就不会轻易再人云亦云了。
当事情闹成的那一刻,父子关系在那儿搁着,早前的头衔也在那儿摆着,李世民能隔着锅台上炕?本事再大,总没法让老子给他叫爹吧?功劳只好暂放一边,龙椅先让老爸上去感觉感觉软硬热热屁股。
(图)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隋炀帝,富大龙(饰)
祖上荫庇,名禄现成。往上数,李家真正厉害、奠基了家族基业与声望的角色,叫李虎,是李渊的亲爷爷。
李虎后魏任左仆射,封陇西郡公;西魏时是威震天下的“八柱国”之一(当时的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北周文皇帝宇文泰的哥们,封唐国公;北周明皇帝和隋文帝的岳丈、“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儿女亲家。
北朝魏后期形成的,以“八柱国”为标志的关陇军事贵族圈子,几乎完全把持了国家,其后代子孙,“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成当然之事。
李渊的父亲李昞,承袭唐国公爵,续柱国大将军衔,与隋文帝杨坚做连襟。
如此优越的家世背景,李渊得官位不用费力气。北周天和元年(566)出生于长安的李渊,七岁袭唐国公;姨父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送十六岁的外甥李渊一个千牛备身(天子卫官)玩玩;加上小姨独孤皇后格外喜欢他,因此他做官升迁跟闹着玩似地简单。
到了表弟杨广手里,年仅四十的李渊,先任荥阳、楼烦两郡太守,后入宫任殿内少监。大业九年(613),升任卫尉少卿;十三年(617)调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此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起义的主意是儿子出的。也正是在渊叔做了太原地头蛇的那一年,各地反隋烽火燃起。拥有重兵,最具干大事坐天下条件的李渊,却迟迟不见动静。渊叔并没有借机创大业的想法,反倒是他年不及二十的次子李世民,大胆主张反隋立唐。
“隋祚已终”,李渊怯懦不动,眼看老爸瞻前顾后,胸怀大志的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请求老爸拉起人马干一场。
当时李渊的角色微妙尴尬,他是表弟杨广的一方统领,理应帮助其打击叛贼、维持秩序;然而天下烽烟四起,大隋摇摇欲坠,若趁此危机,他也有大捞一把的可能。一度,隋炀帝还在接连命他发兵平叛,而忠实于隋朝廷的王威和高君雅,又怀疑他并试图谋杀以向天子邀功,弄得渊叔是两面都难做人。
(图)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右为李世民,杜淳(饰)
而事实上李世民伙同几位哥们,早就拟定了起兵造反的计划,渊叔不知情而已。直到李世民借口杀了王威等人,清除了障碍,他才打算向父亲摊牌——毕竟兵马都在父亲手里,威望权力号召力,这些都得依赖渊叔。
世民了解老爸优柔寡断,为一举拉其入伙,不惜使出损招——美人计。
这事儿详细记录在《旧唐书.裴寂传》里。“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见其甚欢,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寂又以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从寂饮,酒酣,寂白状曰:‘二郎密缵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高祖曰:‘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睡了天子的女人(晋阳宫女),又见儿子准备就绪,渊叔顺水推舟,点头答应举事。
《新唐书.高祖李渊》加了点料,裴寂受世民之托,邀渊叔喝酒又私幸晋阳宫女,乘机亮出世民的主意,劝其举大事。李渊闻之大惊,世民随即进前亲自劝说父亲。渊叔一开始声称要拿儿子送官府,见世民意决,假惺惺道:老爸那么喜欢你,怎么可能告发你呢?但仍未明确表态。直到隋炀帝诏令他往江都问罪,渊叔吓得不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世民说情势紧急赶紧决断吧,渊叔却仍举棋不定。接着隋炀帝又派人火速赶来安抚李渊,命他留守太原,李渊见天子那儿的危机解除,立马打消造反念头,“其事遂罢”。
最终又为何起兵了呢?当然是李世民的坚持。具体导火索则是,李渊管辖下的马邑(今山西朔州)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死太守,率部反叛,一度进占汾阳宫,大有南下图谋天下之势。而这时隋炀帝下令,要李渊组织兵力讨伐刘武周。是帮着朝廷讨贼,还是自己也举事,李渊仍在犹豫。世民再三催促,说两害相权取其轻,现在可以先举大隋旗帜,招兵买马,准备行动。期间,被忠于朝廷的太原副留守王威等怀疑,向皇帝告发并密谋在晋祠诱杀李渊,事泄未成。而世民索性栽赃先下手处死王威,彻底堵死老爸后路。
(图)太原起兵
《新唐书.太宗李世民》中,李渊基本被描述成一个太原起兵的局外人,他对儿子李世民讲:‘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资治通鉴》更直接,渊叔说:按你的主意干吧,“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半道曾想打退堂鼓。即使儿子已经将准备工作做好,李渊还是在太原起兵不久,差点半路收兵。若非李世民坚持,后来的大唐还不知在哪儿呢!《旧唐书.本纪第二》记:大军向西到贾胡堡,隋朝将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兵霍邑(今山西霍县),以阻击唐军。赶上天降大雨又粮草短缺,渊叔叫来裴寂商议,准备撤回太原,以后看情况再说。
李世民一听急了,他梗脖子对老爸讲:咱们本来是为救天下苍生黎民而起的正义之师,是要杀进长安匡扶天下的,您这半路逃回,那跟贼寇有何区别?谁还会跟着你干?太原巴掌大块地方,你觉得能自保吗?!李渊没接受世民的意见,坚持要退回去。世民无奈,转身出了军帐,大声嚎啕。渊叔听见哭声,让人叫进来问什么意思?世民恳切央求道:咱们以大义兴兵,进战则必胜,退却就成了一盘散沙;现在大家将溃散,敌人随后就追来,死亡迫在眉睫,叫儿如何不悲伤!?“高祖乃悟而止。”渊叔这才明白。——他明白的不是继续前进,而是预感到有世民这样冲杀在前的儿子,自己可能坐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江山是儿女们替他打下来的。太原起兵后,唐家军的中枢指挥分工是,渊叔居大将军府,裴寂任秘书长,刘文静负责军政军需,长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指挥左路军,次子世民为燉煌公,右领大都督,指挥右路军。
从倡议到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李世民居功至伟,无须赘述。
李建成统帅左路军,夺取西河郡,随父入长安。义宁二年(618)拜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统兵十万攻洛阳。武德二年(619),率部攻打山贼祝山海;四年(621)讨伐稽胡酋长刘仚成。撇开他与二弟世民的恩怨不谈,在大唐的草创阶段,其功劳不可抹杀。
另外还需记一笔的就是渊叔的三女儿及丈夫。三女儿平阳昭公主,本来居住在长安,得闻父兄举事,先是催促丈夫柴绍奔赴山西前线助战,随后她来到户县李氏庄园,女扮男装,变卖家产,拉起队伍,连战连捷,声震长安西南部。百姓得知她原为唐家公主女儿身时,呼之“李娘子”,她的队伍被称作“娘子军”。等渊叔由山西渡黄河入攻长安时,惊喜地看到,三女儿已替他在关中盘下一大片根据地。
(图)玄武门之变
女婿柴绍出身将门,生来任侠善战,与几位舅子哥联手,为老丈人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名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从姨表孙手里囫囵接过江山。大业十三年(617)农历十一月初九,李唐军队进占长安。因为最初起兵的理由是“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这个代王就是隋炀帝的孙子杨侑,当时受命留镇京师长安),所以为暂时掩人耳目,李渊完全控制了杨侑后,宣布遥尊身在扬州的隋炀帝为太上皇,立十三岁的杨侑为隋帝(傀儡),改元义宁。
杨侑后来人称恭皇帝。渊叔随意摆弄着这位少年。先晋封自己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一身兼;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隋朝的旧瓶装的是大唐的新酒。
一年不到,隋炀帝在扬州被害。渊叔庆幸一切好似专为他天设地造,褪去遮羞布,准备坐龙椅。小娃娃隋恭帝一步步按照渊表爷的口令做,下诏,自损,颂唐,退位,禅让。——渊叔窃笑,一切得来原是这么不费功夫!只是他可能忘了,当初对儿子李世民说过的,“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
皇位是坐上了,可天下并不安宁,群雄还在觊觎,大唐能否站稳,尚不一定。而巩固大唐、一统天下的艰巨任务,全落在世民哥几个和一群亲信干将的头上。
亏心的开国皇帝只好和稀泥。立国之后,渊叔很心虚。从他的一系列言行都不难看出,他深知黄袍是儿女们给他弄来的。尤其是建成和世民。这两个是他的股肱,江山之支柱,谁都不可慢待,谁他都想讨好。
得罪了老大建成,有可能他联手老四胡来,提早抢班夺权。惹恼老二秦王世民,更不行。这小子能征善战,威名赫赫,声望愈来愈高,人马也强壮,且素有大志,冲动起来撂倒老子,不是不可能。
因此渊叔自做天子那一天起,就在两个儿子之间当和事佬,眼见兄弟矛盾愈演愈烈,他佯装不知,得过且过,糊弄一天算一天。勉强熬了七八年。
早有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没法无视老爸的这种“鸵鸟政策”(其实建成和元吉也不赞同渊叔的做法),他索性以流血的形式,一了百了地解除内讧、自掌皇权。
仔细看玄武门事变之后渊叔的不敢造次顺坡赶驴,乃至三个月后乖乖地将皇位让出,他的心理很明显:托老天爷的福,咱能头顶这大唐开国皇帝桂冠七八年,已经谢天谢地了!
*作者:秦四晃,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