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主动提供公筷(用公筷不合群推行了4个月)
“不是说都在推行公筷公勺,
怎么这家店没提供呢?”
看着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菜品,陆女士正准备开吃,结果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公筷公勺。“要不然跟服务员要一双?”
她瞧了瞧旁边,餐桌上其他人吃得正欢,碍于面子,她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餐厅能不能主动提供公筷公勺
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日前,陆女士向解放日报《民声》版反映,呼吁所有饭店餐厅能够全面落实主动提供公筷公勺的倡议,做到“每菜一筷”,进一步提升全民公共卫生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用餐习惯。
未主动提供“公筷”商家不少
围桌合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但合餐时筷来箸往,使得筷勺上粘附唾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也借此传播,容易引起交叉污染带来健康隐患。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一再倡导就餐使用公勺公筷。
2020年9月1日,上海市地方标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DB31/T 1239-2020)正式实施,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基本要求,以及倡导使用、提供服务、清洁消毒与存放等方面的要求。
4个多月过去
又到年底
元旦春节临近
聚餐也随之增加
那么相关餐饮单位
是否已经按照相关标准开展服务呢?
2020年12月25日至28日,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餐饮店发现,仅部分连锁企业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大部分餐饮店“公勺公筷”处于缺失状态。
27日中午12时,正是午餐高峰时期,闵行龙湖天街商场内,食客们三五成群前去用餐。东北菜、新疆菜、泰国菜……占据商场餐饮店近八成的合餐型企业颇受食客青睐。
记者接连走进几家餐饮店,均未看到就餐的食客桌上有餐厅提供的公筷公勺,偶尔看见的一两个汤勺也是根据菜品本身需要而放置的。
不过,几家餐饮店的服务人员均声称,已配备了公筷公勺,顾客有需要时可以提供。至于所谓的公筷公勺,跟普通就餐的筷子并无区别。
在南京西路丰盛里、浦东世纪汇广场等多个商场内,未能主动提供公筷公勺的餐厅也不在少数。
市民的“公筷”意识也有待加强
“小菜园”是龙湖天街商场里为数不多的配备专门“公筷公勺”的餐饮店之一。可供5-6人用餐的餐桌上,5副碗筷旁都摆上了专门的公筷公勺,且和普通筷子不一样:
公筷在长度上略长于普通用餐筷,且顶部有花纹装饰。
南京西路上的顺风大酒店还为每位顾客提供了两副颜色不一的筷子。不过,两家店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公筷公勺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毕竟都是朋友、亲人过来一起吃,基本不怎么用。”
△“小菜园”一桌一双公筷。
△顺风大酒店配备了一人一双公筷。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三分之二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日常生活认真落实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正在一家淮扬菜餐馆里就餐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全社会倡导推行文明用餐以来,她一直在尽力培养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以前跟朋友一起吃饭,有朋友总是用自己的筷子在盘子里来回拨,不卫生”,公筷公勺的推广让这个小矛盾迎刃而解。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不少餐厅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践行餐桌文明。
但后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不少商家和个人都出现了懈怠:主动提供公筷的餐饮店少了,市民的防范意识也下降了。王女士坦言,她自己也经常会有“用混”的情况出现。
在记者采访的市民中,一些市民认为用公筷“没必要”,“只要没有传染病,用不用公筷都行,毕竟都是自己亲近的人。”
市民小刘认为,提倡公筷本身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像西方的分餐制度的确可以减少一些传染病的传播。”
不过,有些场合坚持用公筷和分餐会“比较扫兴”,“上周我们4个人去吃烤鱼,店里根本没提供公筷,我们也懒得要。再说了,人家吃得好好的,你突然去要公筷,好像嫌弃人家似的,岂不是很不合群?”
合力推动“公筷”使用风尚
如何进一步推动“公筷”使用风尚的形成?
记者街访了几位市民,市民王女士认为,餐厅应按要求做到主动提供公筷公勺;
陆女士建议,餐饮店应该做到“每菜一筷”,“看到菜上有公筷,自己的筷子拿起了也会猛然醒悟而放下,改用公筷夹菜。这种直观的提醒比在每人面前放两双筷子效果更好。而且,这样吃剩的菜打包也更卫生、更安全。”
△陆女士建议所有饭店餐厅做到“每菜一筷”。
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早在今年3月份,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就出台了《上海市餐饮行业实施公筷公勺的操作指南》,作为协会会员内部的操作要求。
9月份,行业协会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参与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的起草。
要求餐饮企业配备与私用餐具有相对识别性的公筷公勺,便于消费者根据颜色、长短、形状或材质等直观性作区分;
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可委托定制带有“公”字标示的专用公筷公勺;
为避免公筷公勺直接接触餐桌,餐厅应尽量配置专用公筷公勺架,以消费者识别、取用为优。
根据餐桌规格、实际用餐人数、菜品类型与菜品数量等实际消费场景,摆放相适应的公筷公勺,采取一人双筷;或一菜一筷;或一菜一勺;或一桌三筷等摆放形式……
不过,上述服务规范和操作指南均属倡议性质,并非强制措施。
据称,餐饮行业协会会员企业里目前有7成以上已经配备了有辨识度的公筷公勺,“但上海有10万多家餐饮企业,可以说,还有一半以上属于被动提供。”
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建议,要把推广分餐和公筷公勺纳入餐饮行业的服务体系中,将公筷公勺配置纳入日常备餐流程、摆台标准、出餐流程、上菜流程、引导流程与洗消流程等管理环节,并设计适当的服务用语,持续引导、提醒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等。“这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事情,还需要企业的管理层高度重视。”
接下来,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一方面将持续加强对会员企业的要求,形成典型案例向全行业推荐,以点带面;另一方面,也将餐饮门店使用公筷公勺服务、实施分餐制导入本市创建绿色餐厅指标体系之中,持续推动全社会使用公筷公勺。
相关人士指出,还应该继续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通过在餐厅内张贴公筷公勺宣传画、桌面放置台卡提示等,提升消费者的文明就餐意识,“推行文明餐饮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个人、餐饮企业形成合力。”
今年聚餐
记得添一双公筷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栗思
来源: 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