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

文章的开头起源于南宁的一条新闻,在前几天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的当天,一条“南宁新闻”上了热搜,说的是南宁的公交车上竟然被鸭子坐满。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1)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2)

大家看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觉得太过于夸张,为什么在广西,公交车车上满车都是鸭子呢?后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原来广西的公交车平时也没有鸭子,只是在中元节的那天,不光是公交车,就是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也不会少了鸭子的身影。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中元节那天到底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因为南北差异不同,中元节也是按照时辰计算,南方按照农历七月十四计为中元节。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3)

七月十四的当天,在路上,一辆行驶的电动车(或者说摩托车)竟然拉了上百只鸭子,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4)

鬼节吃鸭子,已经成了当地的习俗,就像和荔枝狗肉一样,属于地方特色,我想在七月十四这天,所有的鸭子都会后悔来到广西,这里竟然成了他们的坟场,所有的美好生活都在七月十四这天戛然而止。

中元节这天,广西人吃了多少鸭子,有的说几十万只,有的说几百万只,甚至还有上千万只的说法,但是无论这个数字是多少,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在中元节当天,广西的大街小巷几乎完全充斥着鸭子的味道。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5)

无论是家里,还是饭店,无论你是走在大街上,还在坐在公交车上,即使开着私家车,在那天也少不了鸭子的身影,中元节的那天,如果你没吃到鸭子,就不是正宗广西人。

漫山遍野的鸭子,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鸭子的七夕,在这一天,广西大地上鸭子竟然成了主角,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6)

你看看着地上的鸭子,竟然占满了整个街道,这样的场景对于爱鸭人士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鸭鸭这么可爱,为什么要这么对它,这么说吧,在七月十四的当天,别说广西是普通鸭子的禁区,进入就玩完,就算是唐老鸭来了,也不会让它走着出去。

 其实中元节吃鸭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地人也记不清了,在这一天,几乎所有的鸭子如同天空中绚丽多彩的烟花一样,绽放出美丽多彩的花朵后就会悄然谢幕,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食。

七月十四是鬼节吗,但是在广西,鬼节却退到幕后,鸭子成了绝对的主角,外地的朋友也是慕名而来,在鬼节当天吃一下广西的鸭大全。

在这一天,广西的鸭子一般具有足够强的心理素质,看着同伴们一个一个的失去了鸭命,自己呢,马上也要随他们而去,可是鸭子呢,不哭不闹,慷慨的走向的他们的刑场,鸭子真的是不怕死的动物。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7)

也许鸭子们都知道,他们就是为这一天而生的,他们的最高荣誉就是在这一天登上舞台,完成自己的独角戏,真的是可歌可泣,当然勤劳而又淳朴的广西人民绝对会成全在坐的每一个鸭子,鸭子们都要平等,没有尊卑之分,没有贫富差距,不管你是绿头鸭还是白鸭子,黑鸭子,在这一天,都会让你们成为故事的主角,酱鸭,烤鸭,卤鸭,一个都不会少。

在这一天,据说单位不会加班,开会也会挪到其他时间,甚至广场舞的老太太都消失了,他们在哪里?都在过鸭子的狂欢节日。

甚至有网友反馈。

七月十四之前那几天,我们领导说会议全部在节前安排开完,过节那天不开会,都回去过节,一起的一切都在为过节当天服务。

 有条件要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一直有人认为在广西是没人怕鬼的,他们过鬼节过得比鬼还欢乐。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8)

大家都知道,奈何桥下都是些孤魂野鬼,可是在七月十四都那天,奈何桥下竟然游过来一群鸭,千军万马的牙群让孟婆看了都瑟瑟发抖,据鸭子报告,他们都是来自广西的鸭鬼。

有的广西朋友说,在广西中元节甚至还有小名,那就是鸭子节,这一天就是鸭子的狂欢节,在这一天,鸭子就是这里的硬通货,有时候,市场你去的晚了,鸭子你都买不到。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9)

为什么广西鬼节那天,鸭子会大行其道呢,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因为鬼节那天是给逝去的老人烧纸的日子,那天要祭祖,而奈何桥是单向的,过去后,就不能在回来了,祖先的魂魄无法通过奈何桥回来取东西,于是就通过鸭子游过河来运送给老人烧的东西。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10)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鸭”就是压的意思,在这一天吃了鸭子,就能够压住一些邪祟,不在担心他们出来捣乱。

中元节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每年的七月十四中元节)(11)

虽然这都是传说,没有人真正知道中元节爱吃鸭子的习惯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但是目前来说,中元节吃鸭子已经融入到广西人的生命中去,成了当地的习俗特色,也成了广西人的生活习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