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

经常没胃口,不想吃东西;一吃就胀,容易消化不良,平时还老打嗝、反酸,有时候还腹泻、便秘交替着来……如果您最近刚好有这些症状,很可能是胃受伤了

世卫组织近年来统计发现,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并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而且不仅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的胃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形势不容乐观。

关键我们该如何对抗常见胃病,护胃健康呢?这些常见胃病,可可给大家支支招~

一、发病率最高的胃病——胃炎

胃炎又被称作胃黏膜炎症,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根据其发病的缓急,可细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而这其中又以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比较多。

1、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并不是说胃烂了,而是胃最表层的粘膜层损伤了,而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不受损。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

病情较轻时,可能会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感、隐隐作痛、恶心、食欲不振、反酸等症状;

若病情较重,则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出现黑色、咖啡色等呕吐物,甚至有吐血,或者解黑色大便。如果出血量较大,患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气促,甚至晕倒、休克等。

【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诱因】

饮酒史

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药物的病史;

③应激状态,像遭受严重创伤、大手术等时的反应;

生物因素,如吃进去的一些致病菌和毒素,包括沙门氏菌、嗜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毒素等,都会造成胃粘膜损伤。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2)

2、慢性浅表性胃炎

临床上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高达80~90%,但这类病并不严重,此时炎症只累及和食物密切接触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3)

对于无明显症状的人来说,基本不用治疗,日常多注重保养即可。偶尔出现消化不良时,可吃点益生菌或多酶片进行缓解。

若出现了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3、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是浅表性慢性炎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炎症程度的加深,会逐渐波及固有层,导致腺体逐渐萎缩,从而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4)

常表现为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打嗝、消瘦、贫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胃炎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胃癌风险,因此要及时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胃镜复查。

【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

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喜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常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②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可以附着于胃窦部黏液层,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破坏胃黏膜。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5)

③十二指肠液反流,主要是胆汁反流,它可以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鼻腔、口腔、咽喉部慢性炎症也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

二、会伪装的胃食管反流

在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个胃食管括约肌,当它出现松弛,不能正常关闭时,胃里的内容物就会向上反流到食管。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6)

而胃食管反流病不仅会有常见的反酸烧心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还会“变身”,以致其误诊率高达4成。

1、识破胃食管反流的伪装

①久治不愈的咳嗽

胃内容物反流进咽部,甚至被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就会出现咳喘。而这种咳喘是常年发病没有季节性的,且多在夜间发作,伴有呼吸困难。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7)

②频繁发作的牙痛

大牙,因为靠近咽后壁,胃食管反流的物质更容易侵蚀这个部位,从而可表现为牙黄、牙龈肿胀、牙周病、牙齿松动疼痛等

③难以缓解的口苦

口腔里老有异味、苦味,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或者胆汁反流造成的。

④查不出原因的胸痛

不少患者出现胸痛都以为是心脏出了问题,其实未必。

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肩部、后背有放射性疼痛或牙疼。而胃食管反流不会产生放射疼痛,只是胸骨后疼痛或沿着食道走行的部位疼痛。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8)

2、胃食管反流的危险人群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约有5~10%的人都或轻或重地患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以下4类高危人群尤其要当心:

①年纪大:50岁-70岁是胃食管反流高峰期。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腹部压力超过胃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就容易造成反流。

③打呼声音大:呼噜声大说明气道不通畅,呼吸时更费力,从而造成腹部压力高,引起反流。

喜食高脂、高糖、咸口等食物,这些食物都会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多,增加反流几率。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9)

3、抗反流的小妙招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并不局限于食管,还会诱发慢性咽喉炎、气管炎、间质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多种疾病等。因此一旦出现反酸烧心等不适,要及时查明病因并对症治疗。

平时也可以试试下面两个妙招,辅助改善不适:

①“二少一多”的食谱

*过冷、过热、过酸、过甜、过油腻以及辛辣刺激类食物要少吃;粽子、年糕等质地黏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

*谨慎食用部分粗杂粮。比如红薯、土豆、黄豆、绿豆等吃得太多,容易产生反酸、加重腹胀,因此要控制好食用量。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其能刺激胃泌素分泌,而胃泌素可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抑制胃食管反流。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0)

②垫高床

胃食管反流经常发生在睡眠时,所以除了积极治疗之外,也可通过适当垫高床头15-20厘米来缓解。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1)

三、离胃癌仅一步之差的胃溃疡

大概全球有10%的人一生会出现消化性溃疡,且以40-60岁的老年人最多见,有可能引发胃出血、胃穿孔,严重者还有可能转化成癌症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2)

1、胃溃疡的主要表现

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但也可出现左上腹、胸骨或剑突后疼痛,疼痛特征为胀痛、隐痛、钝痛、灼烧样痛,且多发生在餐后1小时内,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餐进食后循环。

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即在餐前疼痛或餐后2~4小时后疼痛,进餐可缓解。由于两者病因和症状相似,千万要注意区分,对症养护!

2、溃疡出血的前兆

轻度的出血可能会造成贫血;而重度出血则可能引起全身循环的衰竭,进而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3)

一旦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可能代表胃溃疡正在出血,最好立即就医:

腹部疼痛及烧灼感,但一段时间后不再剧烈疼痛。

出现呕血或者是大便带血。

头晕、无力、手脚冰凉、出冷汗、心慌。

血压变低、心率升高,甚至出现休克。

3、胃穿孔的预警

胃穿孔后,胃液流入腹腔,会引起化学性或者细菌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恐有性命之忧。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4)

出现以下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切勿拖延:

①剧烈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阵发性。疼痛感会很快分散至全腹部,还会导致患者肩部出现刺痛、酸痛感觉

②恶心、呕吐,尤其是在进食油腻或者有刺激性的食物之后,会大大加重。同时还会伴随便秘、腹泻的情况。

③发热。胃穿孔后,胃中的细菌会通过腹膜、大网膜的吸收进到血液里,引起血液感染,导致发烧。

名医治疗胃溃疡秘方

下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教授治疗胃溃疡秘方,可供参考:

药材:白术30克、蒲公英30克、山药30克(克数加减因人而异),煮水代茶饮。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5)

白术可健脾理气、补脾胃;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近年研究发现,蒲公英还有抗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黏膜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发挥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

四、修复胃粘膜 提高胃动力

胃病难来扰

想要保护胃健康除了避免不良的饮食,还可以试试以下两步:

1、胃黏膜修复“加速器”

胃病的根源在于胃黏膜受损,而胃粘膜有自我修复功能。因此,在尽可能避免胃粘膜受损的同时,更要加强胃黏膜自身的修复能力,尤其是给黏膜细胞补充足够的营养

①维生素K1 维生素U:二者不仅能保护和修复胃黏膜组织,也能保持胃部细胞活跃,减少患病风险。而这两种营养素在甘蓝、花菜、白菜、菠菜、莴苣等蔬菜中含量都不低。

蛋白质,尤其是含有醇溶谷蛋白的食物,像玉米、藜麦、燕麦等。它们可刺激合成胃肠道的糖原和肌肉蛋白,从而促进胃黏膜生成、增强胃动力,改善胃黏膜受损。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6)

2、提高胃动力

长期的胃动力不足,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食物在胃中滞留时间过长,分泌过多的胃酸刺激胃黏膜。

①揉腹操

揉腹,不仅能促进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还能增加肠胃内壁的肌肉张力,从而改善肠胃的蠕动能力,缓解消化不良等问题。

做法:右手放到肚脐眼上,左手放到右手手背上,顺时针揉30到50下,然后反过来,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是顺时针揉30到50下。每日早起、睡前各做一次。

三种胃病要及时治疗(一不小心可能拖成癌)(17)

②藿香苏子茶

藿香解表化湿,消食和胃;苏子行气和胃,对于肠燥便秘有缓解作用。二者结合能行胃气,对于增加胃肠动力有很好的效果

做法:将藿香6克、苏子12克打碎成粉末状,放入杯中,加入200-300毫升的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