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城区最繁华的老街在哪(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
为了留住城市记忆,近几年里,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与著名摄影家吴正中老师开始联袂编发青岛城市记忆回顾图文。先后记录下了诸如幸福楼、波螺油子、崂山大院、胶州路、高密路、聊城路、辽宁路、上海路、第三公园、四方路等饱含老青岛城市情感的老街、老建筑的变迁,当这些曾经浓缩着老青岛独特城市风貌的老街旧影重现眼前时,依旧会勾起无数老青岛们各种难忘的回忆。
今日开始,公众号用上下两篇篇幅编发吴正中老师的最新图文《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博山路(上篇)老街故事,(下篇)院落人家。几十张精彩照片,感怀回望大鲍岛老街博山路的难忘时光。
博山路·老街故事
博山路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北止沧口路、南接德县路与潍县路交叉口,贯穿市南市北两个城区六条街道。纵观博山路的历史,它与中山路老街一样,见证了大鲍岛商圈的变迁,同时,作为老街里曾经繁华地段的一部分,这里记录了青岛城市发展的轨迹,也承载了几代青岛人成长的记忆。
上世纪三十年代博山路老照片,前方是博山路与海泊路路口。(网友“涧中细流”提供)
解读老街,历史变迁浮想联翩。博山路,查民国十七年《胶澳志》第六卷“新旧路名对照表”:德占时期称博山街。据民国十二年《胶澳商埠警察厅布告》第16号记载:日占时期称白山町。1923年4月17日更名为博山路,沿用至今。
随着中山路的逐渐衰败以及各大商圈的崛起,昔日繁华热闹的博山路也渐渐落幕,留下的是一片落寞,等待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绽放生机。今日开始,随着吴正中老师的镜头,走近这座老街,倾听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回望一段段难忘的往事。
博山路,曾是烟火气十足的烧烤一条街,其位置与教堂相邻,二者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耐人寻味,1999年。
博山路,亦如这座城市的脉络,也是城市的坐标,沿着老街,你可以抵达老城区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岛城人对这条老街都有着独特的情怀,它始于繁华,归于宁静。早已淡去喧嚣的街道,依然记载着往昔动人的故事,繁华的商铺、熙攘的人流、杂乱的里院、斑驳的墙体,承载的是太多的回忆……
烧烤摊上忙碌的两位女士,1993年。
博山路与四方路交叉口的两排烧烤摊,1998年。
博山路、四方路交界,不但有天德塘、十乐坊、瑞芬茶庄等家喻户晓的老字号,还是岛城人最喜爱和难忘的烧烤圣地,青岛最早的新疆羊肉串即发源于此。曾经,数不清的俊男靓女、老叟顽童,穿梭或随座于烟熏火燎的肉香烟气之中,却没有人说它环境差,小矮桌、马扎子、散啤、烤肉,再来盘海米黄瓜......,天南地北、吆三喝四,抛开日间的烦恼,浓浓市井烟火气的这里,就是无数人的一片天堂。
烧烤摊上丰富的食料,2009年。
啤酒屋的服务生为顾客打散啤酒,博山路上不乏啤酒屋,2008年。
夏季夜晚,烧烤店设在街头的摊位,热闹非凡,2010年。
想起一位网友曾经的留言,回忆着博山路老街的烧烤味儿,看着四周里院老建筑窗户内或明或暗的灯火,四方食事,人间烟火浓缩在一念天地间。老城区改造对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是好事,只是记忆里的那些风味儿从此再不可寻。
自露天市场被取缔后,不见了以往那种热闹的场面,仅有的零星几家烧烤和海鲜店的客流量也明显减少,2013年。
爱吃烧烤的人很多都是念旧的人,怀念多年前烤串的味道,怀念旧时的老友,怀念青春的感觉。记忆里那条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揽客声、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欢笑,和逝去的青春年华一样,永远的消失了......
博山路与海泊路交叉口,远处老建筑为广兴里大院和正在建设中的伊都锦大厦,老建筑面街的门头房几乎都用来开店,2000年。
博山路西北端,下雪天游逛购物的女士,2004年。
博山路与高密路口,服饰专营店的广告和电话亭,1999年。
博山路据资料介绍,半为民居、半为店铺,旧时还有“木器一条街”之称。不过一是集中在北端,其次店铺规模均不大,所以无法与同期的潍县路、四方路、芝罘路等老街的特色相比。改革开放后随着四方路市场的开设扩张,这几条老街重焕生机、再起辉煌。博山路也再度恢复为一条商业综合街,加之修表的、配钥匙的摊位三三两两扎堆,与相邻老街聚集成了老城区最为繁荣的商业人气。
一个经营女士泳装和雨伞的店铺,将样品放在门前,以招揽顾客,2012年。
博山路与胶州路交叉口,一个定制旗袍的店铺,将样品放在路边,以招揽顾客,2012年。
艳丽的旗袍与相邻儿挂的杂物极不相搭,落寞的老街上,依稀能够联想到百年老街上,数位端庄女子,身着旗袍,仿佛走在时光中,既便芳华已逝,依然高贵优雅。
在老街购物的时尚女士,2013年。
漫步街头的新潮女士,2013年。
牵着宠物狗与身着老虎图案的女士擦肩而过。老街的故事多,2014年。
老街记忆混合着新鲜事物,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将很多流行、时髦的元素带了进来。百年老街早已融入了城市的更新,其实很喜欢这样的一种味道,既有老青岛的市井生活,又有网红小店的入驻扎堆,给老街增添“时髦”的气息,也为居民生活带来时尚活力。
拎着高腰皮靴的妇女,2013年。
为身着长皮衣的时尚女士擦皮鞋的外乡人,1995年。
城市繁华的背后,是老街承载的历史的厚重感与深沉的历史记忆。博山路老街,贯穿百年,勾连着几代人的共同回忆。曾经热闹的博山路,随着中山路商圈的没落,随着四方路市场的消失而突然静了下来。老街的落寞与沉静,让熟悉这里的人们会偶尔联想到其拥有过的繁华岁月,仿若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场景仍近在眼前。商贾往来中,生意谈笑间,时光和记忆就这样慢慢逝去了。
禽流感时期,扒虾皮的妇女们,这是她们营生的方法之一,2004年。
一个肩挑塑料泡沫的拾荒人,2005年。
渐渐趋于平淡的老街,历史韵味几乎消之殆尽。唯有一些老店铺的印迹依然存在,这位拾荒者背后,就是著名的“十乐坊”。“十乐坊”创办于1930年,最初是在“天德塘”的一楼,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是享誉岛城。建国后迁至对面博山路35号的店面,直至2009年停业。
对于如今众多年轻人来说,“十乐坊”这个牌子或许更不太知道了。但是对于老青岛而言,这个牌子已不仅仅是小吃,更是带着满满的历史和回忆。在那个时代的青岛,位于博山路上的“十乐坊”是与青岛大包、春和楼蒸饺齐名的特色小吃,提起锅贴,那就是当年的岛城第一品牌。
手里拎着水杯拽着彩球的小商贩,2017年。
一个用”行军床“和面包车当摊位的摊主与顾客讨价。露天市场被取缔后,老街顿时“安静”了下来,2013年。
推着啤酒桶往啤酒屋送啤酒的青年从经销可口可乐的店铺经过,此时博山路正在挖路铺设管道,准备开始对老街进行全新打造。2021年。
在老青岛人心中颇有名声的老字号“天德塘”浴池(最高楼)最后的身影,目前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翻新改造,2016年。
熟悉的街景,满载的回忆,总有些故事会跟这条老街、几栋老建筑有关,情怀满溢,终成这城市里抹不掉的记忆。
老青岛人把公共浴池叫做澡堂子,如现在的洗浴中心一样,就是个聚众洗澡的地方。而老青岛要说起洗澡,就离不开岛城最有名的澡堂子“天德塘”!
“天德塘”曾一度被改造成桑拿中心,1994年。
“天德塘”,顾客在休息,随着时势变化,“天德塘”,逐渐退出了洗浴舞台,1994年。
搬迁后的”天德塘“留在室内的遗像,2017年。
“天德塘”位于博山路56号,1930年由民族资本家高学志(高五)投资修建,楼高四层,是老青岛建筑面积最大的澡塘,也是最早开设女子部的澡塘。里面还装有老青岛难得一见的电梯,许多普通百姓就是为了坐一次电梯而到“天德塘”去洗澡。
即将修缮改造的“天德塘”的门脸,人们翘首期待它有美好的未来,2019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青岛各类洗浴中心的不断开业,以及家庭热水器的普及,“天德塘”的生意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新世纪初,随着企业改制及易手经营,后期除了内部仅有地上两层是桑拿浴,其他楼层基本都闲置了,2010年后更是彻底停业、闲置至今。
老建筑前的游人和来此拍婚纱的新人,2017年。
博山路3号斑驳的老楼,与周边不断立起的新建筑相比显得愈发迟暮。但却是一座1898年起就屹立在这条街上的历史建筑,它就是“青岛天主堂医院”的旧址。1952年 ,由青岛市卫生局接办 。后在这里成立了青岛市立医院。医院迁址以后博山路3号成了大杂院,院内已异常破败。
门洞和快餐店门脸,随着老城区的改造翻新,残留在老建筑上的新旧两个时期的印痕,将会被彻底抹去换新颜,2013年。
随着中山路保护区区域的功能逐步弱化、商业萧条、面貌落后,居民生活条件较差的情况,2012年12月15日,中山路改造工程再一次启动。这次改造不会采取拆除重建的模式,将更加强调对于历史风貌和文化的保护。按计划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博山路、潍县路、四方路、以及海泊路的部分老楼院纳入了率先启动片。这张照片是博山路19号,门洞上依然醒目地“向阳院”,作为年轻一代人来说已是较为茫然的词眼,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向阳院”虽早已时过境迁,但在那代人的心里却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雪中,一个红衣女士从老街经过,她身后的老建筑目前已全部拆除,2012年。
围挡中的老建筑,一些将被翻新改造,一些将被拆除,2022年。
博山路上诸多的老里院、老建筑,是大鲍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山路周边地区的陆续改造,博山路上的商户愈发减少,曾经的一条著名的商业老街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蓬勃生机。随着老街商业气息的渐失,一同荒废和逝去的,还有许多人们熟悉的老建筑。
晾晒在街头的鲅鱼、萝卜条和被褥,老街的故事有滋有味,2012年。
在免费婚介和租房点玩耍的儿童,2008年。
手提蔬菜和鱼的女士从靠在老墙上的席梦思前经过。高楼老墙和席梦思形成反差,2013年。
曾经的博山路,作为大鲍岛区域的主要商街,是人流攒动的繁华热闹地带,那些老青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也共同支撑起了老街里的繁华盛景,给无数老青岛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随着老街的落寞萧条,已难复当年。曾经的繁华早已退去,博山路也已是面目全非。或许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尽量保留住历史传统的底蕴才是最好的结局。
在啤酒屋门前,玩呼啦圈与喝着茶看着手机的一位悠闲的女士,2013年。
收被子的男士,2014年。
母子俩与笼子里的两只鸽子,2009年。
老街上的行人总是来去匆匆,开店的也多是异乡人,这片历史底蕴浓厚的街区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生存打拼之地。在经历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后,他们在这座城市立下了足。老街并不意味着旧的、落后的、即将被淘汰,它的烟火气、人情味和宽容大度也是这座城市珍贵的印记,任岁月变迁,不会消散。
在街头,老人用红外线望远镜向老街远处望去,此时,许多老建筑已被征收,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2018年。
施工人员在安装脚手架,准备对博山路上的老建筑进行改造,2022年。
2021年,市北区全面展开对四方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改造,博山路的老建筑又迎来一次新的生机。新打造的大鲍岛休闲文化街区已颇具规模,成为老城区里的一块新网红打卡地。
明日请继续关注阅读《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博山路(下篇)院落人家》
本组图文照片由吴正中老师授权提供,如需转载使用照片需联系作者同意,侵权必究!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