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傣族的特色建筑)

我们都知道,每一种建筑都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气候与风俗习惯,而竹楼就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居住地的气候和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

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这样便于雨水从屋檐流下,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如果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这些大竹也容易腐烂,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而且居住地的气候为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这种环境。

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傣族的特色建筑)(1)

竹楼是用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的,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者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非常迅速。

傣族的竹楼里也有非常多的讲究,它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者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的内室,不能坐在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来踏火;它还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者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傣族的特色建筑)(2)

傣族的竹楼既体现了其地方气候,也体现了它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习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