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赞美祖国的特色绘画(全班56个孩子共有55个画了天安门或五星红旗)

有关赞美祖国的特色绘画(全班56个孩子共有55个画了天安门或五星红旗)(1)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期中考试过后,学校举办了一次赞颂祖国的绘画比赛,要求每位学生用一副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儿子的年级组有八个班,每个班大概有50到60个孩子。儿子的班级有56个学生,老师为了方便联系,建了一个微信群,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在这里。

其中有一位学生的爸爸,是专业画画的,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他自己或者他家孩子的作品,大家都觉得挺好看的。

这次绘画比赛开始后,不出所料,这位爸爸以全班最快的速度,指导儿子画了一幅作品,然后还没等水彩颜色干了,就赶紧拍照发到了群里。画面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天安门广场神圣庄严。不少家长纷纷点赞。

接下来,很多自以为画得不错的家长,也纷纷上传,微信群成了一个秀场。但是有一件事让我很纳闷,这些家长都是商量好的吗?为什么“赞颂祖国”这个主题的画作,离不开天安门、五星红旗呢?


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很让人怀疑,是不是一个想象力被扼杀的过程?本来,以绘画的方式赞颂祖国可以有很多题材,但是现在来看,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被禁锢了。

这种思想上的禁锢,可能并非是从小学一年级才开始的,要不然不会如此整齐划一地55个人都选了同样的素材。很可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成长的悖论。比如上学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拼命地让我们学会规矩,不断地让我们本来天马行空的思维去适应条条款款的试卷思维,目的就是能找到正确答案,考出好成绩,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大部分人认为,通过了上面的步骤,就踏上了圆满的人生。

但是实际情况呢?很多人大学毕业,走入职场之后,才发现,在这个人工智能已经快速来临的时代,最不容易被替代的岗位,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可能就是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因为这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差别。至少目前是。

而想象力,早就被十几年的成长给消磨掉了。这让人们情何以堪?


回到儿子学校的赞颂祖国绘画比赛,看着那一幅幅“不写名字根本不知道谁画的”的所谓作品,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回溯到几十年前,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而我们又这样去教我们的孩子,不是么?

可是,难道不通过我们的指导,我们的孩子自己就不能完成一副作品来赞颂祖国么?


这次比赛的结果,儿子所在班级,只有一人获奖,那个画面上没有出现天安门和五星红旗,他画了很多不一样的人,不是五十六个民族,而是全世界的人,他们来自亚非拉美等地,甚至还有爱斯基摩人,他们用汉语在交流……

评委老师说,任何艺术形式,技巧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作品要有灵魂。这是获奖原因。

这幅画的作者,是我的儿子。

有关赞美祖国的特色绘画(全班56个孩子共有55个画了天安门或五星红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