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佛学好书(道学佛学随笔)
□ 沈子悊
随笔,是收藏自己记忆中的文化残片。累积起许多文化残片,会转化成一定的精神气势,没有这气势,我不敢去磕碰叶法善这扇被历史尘封着的重门深院。
道学与佛学,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和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深深地植根其上,忽视了这个根本,就不会是一个懂得尊重历史的人,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我攻读道学、佛学有些年了,自以为脑子里很“八卦”,但比比如今年青人中流行的行为心理学,嘴里开口就是“八卦”,若问他们八卦是什么?他们就发声大笑,说:“让你听不懂,让你听了还想听,让你最后明白,我什么都没说!”惊愕之下,想想也是,说不定真有学问。学问虽是个人资源,但有虚实两种,虚是形而上,实是应用上,学问资深者能把虚实结合得很好,多大的难题也难不倒,是非常意义的“八卦”,专门致力务虚者,其实一卦都得不到。八卦是伏羲氏在八千年前画的,那画象里有黑白两条反相游动的鱼,黑鱼代表阴和虚,白鱼代表阳和实,阴虚阳实是混沌状态。在这个原始混沌的圆心外围衍生出八大等距方位,分别用线条代指“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现象(即八卦),再自迭或相迭而成六十四卦,是万事万物的最初根源,也是客观事物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卦”是一种不可知的逻辑语言,需要占卜去理解,占卜又要以阳爻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六十四卦的发生是人文初始的迹象,不违背人类文明起源学说的原理。一万年前,原始人刚刚从树上爬下来,结束了巢居进入岩洞开始穴居生活,他们信仰女性崇拜,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制度下生活着,到了二千年以后的伏羲时代(距今八千年),伏羲对人类有二大划时代意义的创举,一是打破母系氏族制硬壳第一人,构建了原始氏族部落,从而改变人类低龄化死亡和严重基因缺失的遗传灾难,是人类进化论的始创者;二是创造性地绘制出混沌模型的八卦,是人文始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里程碑作用。在一个没有完善语境(人类语言只有单音和复单音的语言低级阶段)、没有文字(人类靠结绳和岩画记忆)、没有复杂的逻辑思维(只有简单的直觉)的原生态之中,伏羲传留给后世的“八卦”之谜有多大,有多深?在此后的八千年岁月里,中华民族的古先人们,从“八卦”线条里,从岩画象形里,从说话语音里创造出形音义三者并重的文字,最初刻划于龟壳和牛骨上的称甲骨文仅有三百个字,到了青铜器时代的夏朝发展了二千余字,称钟鼎文,商汤时代的木片和竹简上出现了三千余字,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三个盛世中,汉武盛世有文字五千,唐开元盛世有文字七千,(清)康乾盛世时文字已有一万二千余。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初的周王朝,周文王因为掌握了三千余文字,因此把伏羲八卦推演成《易经》,《史记》中说:“西伯(文王爵号)囚里,演周易。”至春秋后期,孔子晚年订易、韦编三绝,他率先把上古八卦,在面临无解之际演述出经天纬地的大道理,指的就是《易经》中的“十翼”。
人文八卦孕育出了孔子和老子,但两位圣人的研究方向不同,孔子是作“儒学”研究的,老子是作“道学”研究的。孔子虽不排斥“道学”,但孔子的学生或者说后来的一些儒家代表人物,却对先秦以前的隐士杨朱的“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有过激烈的争辩和冲突。其实拿到今天来看,这不是问题,杨朱也不是“一毛不拔”的人,因为当时的天下是诸侯的天下,诸侯们只知扩张战争,完全不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当一回事,对于这样的天下当然“一毛不拔”。孔子不是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吗?寡助就是没有人相助。在先秦时期出现了三代道家人物,第一代以杨朱为代表,可惜他没有著作存世,只有在《列子》、《韩非子》的著作里可看到一些端倪;第二代以老子为代表,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学的最高境界;第三代以庄子为代表,庄子著述非常个性化,《史记》记载他著书十万余言,《庄子》一书分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二篇。他倡导:最高的自由是无所谓自由,最大的幸福是不知幸与不幸,绝对私人化又绝对忘我。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思维方式天马行空,审美行为高度内向扩张,中国的文人巨子如陶渊明、李白、苏轼以至中国的整部文学艺术史,都可以看到庄子作为一种背景式的庞大存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至为巨大。
孔子对于“道学”的态度,《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孔子回去后,对自己的弟子们感叹道:“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孔子还说:“朝闻道,夕可死矣!”一位儒宿,拜“道”至此,谦哉。
“道”是什么?以历史唯物观去看,“道”脱胎于伏羲氏的“混沌说”。八千年前,伏羲把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归纳到一个无限的混沌状态和混沌的无限状态里,并浓缩成一幅复杂的阴阳八卦图。传说这辐图因破解了宇宙奥秘,被沉沦到天河里,四千年后被周公(周文王)所获,这就是上古神话里的“河图”,周公得到河图,日夜演绎破解,著成一部深不可测的天书,名为变化无穷的《易》,周公将《易》深埋于洛阳山中,后为孔子发现,世称“洛书”,孔子晚年,呕心呖血彻底破解了这部天书,补注出“十翼”,并将其定名为《易经》。河图就是八卦,洛书就是易经,河图、洛书是宇宙的浓缩,也是浓缩了的宇宙。这个既看不见、听不到、无声无形、不能触及,又不是虚幻不实,更无法具体描述和形容的“混沌”,这个大到无极的原始统一体,不容易使人明白,直到三千年后,老子把“混沌”易名改称“道”以后,才使东方这一古老的民族,对宇宙有了系统的、科学的准确定位和认识,这比欧洲人创立的“宇宙学说”理论早三千余年。老子说:“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弱也者(无为)是“道”的表现和产物。天下万物产生于具体的有形之物,具体的有形之物则产生于无形之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什么意思呢?“道”(宇宙的本原)产生“一”(统一的元气),“一”产生“二”(天、地),“二”产生“三”(阴气、阳气与阴阳混合之气),“三”产生万物。万物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气质,以阴阳混合适中之气作为和谐。(由此产生了孔子的“中庸之道”理论)。老子在论及“道法”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是指规律和法则,是取法和遵循之义。“道法自然”是并存之意,道即自然。
在道学里有神仙一词,神仙应作何解?古籍“六经”有把长生的圣人称为神仙。其云:才智胜十人者为英,胜百人者为雄,千人万人不及为圣,圣人寿者近乎神仙。神仙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圣人,二是长寿。在古时,六十岁为耆,七十岁为稀,八、九十岁为耄,百岁为耋,也称“期颐”,百岁以上为耇,是个遐龄范畴,可以再延伸上去,几百岁几千岁都可以,只限定在一个“耇”字内出入,若非圣人,还不能算是神仙。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老子把圣人从养生到长生的过程比喻为天长地久,只有一个准则,将自己置于度外(外其身),顺乎自然,心境至纯(不以其无私),才能成全他个人(或其私)能拥有的长生。老子的长生(养生)哲学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意义,这一古老的长生哲学对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如:《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老子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对那个时代泛滥的“天命论”,即“神鬼论”的巨大冲击,是古代朴素的“无神论”的起源。道教典籍《南华真经》有:“混沌是先天混元之气”,孔子都很认可,《论语·雍也》:“敬鬼神而远之”,证明孔子对“天命论”也持否定态度。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这是“道”的力量。
徜徉在道学的书海里,我只能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我只能在它深刻的人文哲理之中去接受它的生死关怀,从而汲取人格修养,感知其博大精深的养生法门。道学中的治国方略、军事智慧、艺术审美、生存环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言行和论著影响巨大,而且对今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借鉴古人的智慧,实现“古为今用”,也是时代的需要,盛世的需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东汉明帝(明帝刘庄公元58年),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佛学在中国的先行者,天竺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为便利传教,常用老子的“虚无,无为”学说去解释佛学的“涅槃”和“寂静”及一切皆空的思想,成为后来佛学中盛极一时的《般若学》。其中“本无宗”即受道家何晏、王弼的“贵无论”影响。“本无异宗”更直接拿走了老子的“无中生有”论说。老子生活在史前(公之前770年)的春秋前期,那时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还未出生(释氏生活在史前六世纪),道学的前身,隐逸文化就已产生,应该说道学是中华民族的文脉源流。《老子》序说:“古今中外,关于《老子》一书的著述甚多,梁若容引严灵峰辑《老子知见目录》,收专著一千一百七十余种,论文八百七十余篇。日本有二百多种,欧美超过百种。毛泽东给予极高评价。”老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詹石窗教授近著《中国道家之精神》指出:”道家精神……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在中国与“道学”形成并列的是“佛学”。缘由佛教一进入中国就和中国的道学、中国的儒学文化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世界宗教之一。“三教合一”始于唐代形成。故佛教是中国文化胎记,道教是中国人文文脉。
写佛学随笔,就会想起赵朴初,赵朴是姓,单名为初。赵朴老是有世界影响的诗人、书法家,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望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名刹名寺都留有他的楹联墨宝。二OOO年春,我去舟山“海天佛国”游,一时兴发在留言簿上写下:“善恶百念总在刹那一瞬,灵台慧根播入顿悟之中。”写了也忘了。不料事隔月余,我十分意外地收到赵朴初老人寄赠的一本《佛教常识问答》。他在书的序言里说:一九五七年我陪一位柬埔寨僧人见毛泽东主席,客人未到之前,我先到了,毛主席便和我漫谈。他问:“佛教有这么一个公式——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我说:“有”。毛主席再问:“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我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这就是“缘起性空”的佛学思想,笔者注),后来毛主席还说,佛教寺庙那是文化;周建人先生说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己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二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钱学森博士也说:“宗教是文化。”三个人,一个是伟大的革命家,一个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个是当代的大科学家,所见相同,宗教是文化。
通过读佛学,我才知有许多单词和组词不属汉语,如“世界”、“刹那”、“顿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是梵语,从佛经里输入中国,成为汉语一部分。学道学是为了积淀传统国学基础,学佛学是为了积累传统文化知识,都是形态哲学,它使我懂得尊重,知道敬畏,具有虔诚和信仰。
在佛学里,最神圣的佛是如来佛。“如来”这个名词也是从梵语直译过来的,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是佛陀的异名。如来佛的名字叫悉达多,姓乔达摩,是西印度释迦族人,人们又尊称他释迦牟尼,释迦族人称“牟尼”为圣人(古印度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众多部落地区)。佛是佛陀的简称,汉语音译为“布达”。在印度,佛有三种涵义:(1)正觉;(2)等觉或遍觉;(3)圆觉或无上觉。指的是智慧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地。佛学里把一切事物都叫作“法”,佛经中可常见“一切法”、“诸法”。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一切事物)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称“佛经”或“佛法”,梵语译作“达摩”。释迦牟尼反对婆罗门教残酷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涅槃(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而创立佛教,相传于东汉明帝时(公元58年)传入我国,至晋后盛行(见《中国文学史》245页)。最早的佛经翻译者是天竺人摄摩腾和竺法兰,译有《四十二章经》今已亡失(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卷36页)。后来释道安译《四阿含》、《阿毘昙》、《鞞婆沙序》。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罗什在长安住了八年,译经三百多部,所译有《大品般若》、《法华》、《维摩诘》、《首楞严》等大乘重要经典,他偏重意译。僧叡的《中论序》说他译《中论》时,对其中“乖阙繁重者,法师皆裁而裨之”(《全晋文》160卷)。当时最为突出的有我国高僧法显于东晋隆安三年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共十四年,游历三十余国,收集到大批梵本佛经。于义熙九年回国后,合译出“经律论”六部,二十四卷,百余万字,又撰成《佛国记》一书,成了佛门佳话。其后,唐僧玄奘,于大唐贞观元年自长安西行求法,历经艰难,抵五印度,入戒贤法师门学梵书,钻研诸部,在印十七年(路上走了二年),至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携回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奉诏在弘法寺、大慈恩寺从事译经,十年之间与子弟共译七十三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卷,并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玄奘成为佛教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的创宗人(参阅《大慈恩寺“释”玄奘传》)。这些佛教精英们广泛深入地传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并且倡言佛的宗旨在于救苦救难,超度众生,这些教理,对那个干戈不息、死亡不断、苦难无边的时代(从东晋、南北朝及至隋、唐,先后改朝换代十二个,是我国继战国后最为多灾多难的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使广大人民对来世充满了幻想,也成为当时统治集团巩固自己政权的有力工具。南北朝的萧衍(梁朝武帝公元502~557年)曾三度舍身施佛,就是最突出的个案。到了大唐时,儒、释、道三家已经揉合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避免了像欧洲那样血腥的宗教战争!
古印度宗教史记述了释迦牟尼的档案,他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的长子。父净饭,母摩耶。母生他前回到娘家去,路过蓝毗尼园,在树下休息时产下他。母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释迦牟尼由姨母波闇波夫人抚育,自小从婆罗门学者学文学、哲学、算学,又学骑射击剑,知识广博,身强力壮。父王对他期望极高,要他继承王位。但他想,学到的知识和未来的王位都不能解决人世间的苦难,就舍弃了王位,十九岁时,去当了一名修行者(印度称苦行僧),经六年之久,仍徒劳一场。才悟到苦行无益,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洗去了六年积垢(印度苦行僧在修行期间不洗澡不剪发不削指甲不换衣衫),在毕钵罗树下,铺上吉祥草,向东方盘腿坐下,发誓说:“我如证不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便在树下苦思解脱之门,终于在一个夜里的一刹那间,顿悟到战胜烦恼魔障,获得彻底觉悟成了佛陀。那棵毕钵罗树因佛在树下悟得正果,得到菩提树之名,菩提是觉悟的梵语,在佛经里也叫“菩萨”。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叫大菩提寺,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郊。塔寺中的塔,梵语称“塔波”,塔是省略的音译,意为“高显”或“坟”,塔内藏舍利,就是佛的遗体,也可作标帜用。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是三十五岁,此后四十五年中,直到八十岁逝世,从未间断他的说法,他把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归纳为“四圣谛”:一是世间的苦(苦谛);二是苦的原因(因谛);三是苦的消灭(灭谛);四是灭苦的方法(道谛)。“谛”的意义在梵语中即是真理,佛教经典十分繁多,都不会超过这个“四圣谛”,佛教的所有教义(包括佛学)都从这一源泉流出,并分成大乘和小乘两大宗,大乘着重利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断除内心烦恼,以现世止恶行善的因,获得来世安乐的果,“因果学”是佛学里的一个核心词。
人生在世,一切皆由命定。这是佛教的回答。
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直至三慧宏开,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学的回答。佛学是觉悟的意思,就是放下糊涂想,不做糊涂事;放下所知所觉,离开能知能觉,恢复到本知本觉,佛学不是迷信,属生态心理学范围。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境,三境都为有情之众生存在。欲界,是具有食欲、谣欲的众生,包括“五道”中的地狱、畜生、饿鬼、人以及他们所依存的场所。色界,在间于欲界和无色界之中,有情而离不开物质。无色界,为最高境界,无色界众生,依众同分,得相同的果报和寿命(寿命即长生),是一个精神乌托邦(只能理想,不能实现)。这和但丁笔下的三个境界:炼狱、地狱、天堂有相似之处,但不可同日而语。
“道学”与“佛学”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因为它的包容和神秘,才传留下如此丰厚的精神遗产,形成了一座取之不竭的宝藏:外国人读不懂中国,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唉,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真是那样令人捉摸不透么?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wynews.zjol.com.cn/
发掘马光祖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解放记忆——纪念永康、武义、磐安解放60周年
走访革命老区和尚田村
刘佐斋先生传
缅怀武义辛亥革命先驱刘三春烈士
巩丰,游离于入世与出世之间
论武义始置县应在吴赤乌八年即公元245年
60年前的宣平保卫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