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灭亡的惨烈程度(阶层固化导致西晋的灭亡)

自从曹操、曹丕父子僭越皇权,镇压荀彧为首的士族、废汉献帝自立伊始,士族与曹魏高层就貌合神离了。由于曹丕、曹睿父子短命,且托孤不当,曹魏政权轻易被河内世家大族司马氏所掌控。司马氏平定了淮南三叛,残酷镇压了反对势力,消灭了蜀国,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士族子弟重新取得皇位。280年,西晋消灭东吴,自190年关东军讨伐董卓,中国历经90年的分裂局面终于结束了。

西晋的灭亡的惨烈程度(阶层固化导致西晋的灭亡)(1)

司马氏政权得到了豪强地主的支持,出台政策全面维护士族利益,造成西晋统治阶层腐化、权力斗争尖锐、民族矛盾尖锐,短命而我。从280年西晋消灭吴国至290年八王之乱爆发,全国只有10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1、晋武帝的政策:

经济上,废除屯田,推行占田。

(一)农民的占田和课田。占田,指农民向政府登记所占有土地;课田,指农民向政府缴纳田税之田,每亩收取谷八升。占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男女十六岁至六十岁为正丁)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男女十三至十五,或六十一至六十五为次丁)半之,女不课。

(二)户调制。立户的丁男、丁女缴纳绢和绵,为立户者及边郡民户缴纳数额相对较少,少数民族缴纳賨布,户一匹,边远地区纳一丈。

(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荫亲属具有特权。

军事上,诸侯王权力加强。

司马炎错误的认为曹魏丢失政权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宗室,他分封了27个同姓王,并扩大诸侯王的权力。诸侯王不仅掌握封国的军政大权,而且控制了数量众多的军队。司马炎分封的目的是拱卫皇室,但是统治阶级矛盾激化,反而削弱了皇权,分封是西晋最失败的政策之一。

官员选拔方面,五等爵制、九品中正制度成为士族垄断官员选拔的依据,士族依靠出身垄断了政治,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士族与庶族的分化日益明显。

2、西晋失败的原因:

一、统治阶层腐朽

晋在政治、经济、军事都制定了有利于士族的政策,士族实现了高度的垄断。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士族在掌握政权后彻底蜕化,大族王恺、石崇攀比富贵,晋武帝司马炎暗中支持石崇,整个统治阶层迅速腐化,奢侈成风。石崇做荆州刺史时,公开抢劫财物;王恺举行宴会,客人饮酒不尽,他就杀死侍婢,毫无人性。

二、传位不当引发八王之乱

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衷能力低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作为太子时,司马炎与朝中大臣对未来储君的能力感到忧虑,卫瓘曾假装喝醉抚床叹息暗示晋武帝更换太子。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果然不能控制朝政,外戚、宗室争权夺利,引发八王之乱,西晋北方兵马死亡殆尽。

三、少数民族内迁问题没有受到重视

士族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八王之乱使广大人民遭受灾害,少数民族长期受到魏晋统治者的压迫与歧视,民族矛盾激化,西晋统治者因内斗自顾不暇,各族上层分子借机起兵,攻克洛阳、长安,杀死晋怀帝与晋愍帝,西晋王朝灭亡,中国北方首次沦陷,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亡的封建王朝。

东汉末年以来,曹操执政时期少数民族开始大规模内迁,魏晋之际少数民族在内地已经具备规模,并没有引起统治者重视,一是世家大族需要劳动生产力,肆意掠夺少数民族为奴;二是八王之乱时北方军事力量强大,少数民族没有构成实际威胁。最终八王之乱成为少数民族反扑的突破口,中国进入五胡乱华时期,北方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国经济重心首次南移。值得一提的是,不公平的民族政策都会引发社会动荡,远有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的分裂,近有法国社会的动荡,都是由于民族数量及地位不对等造成。

一以贯之,西晋王朝由于错误的分封政策和尖锐的民族矛盾走向灭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