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汉书·西域传》

“西域”及“西域三十六国”从何而来?

西域,意为“西边的疆域”,在可考历史中,大致于前5世纪左右形成国家,并开始独立发展。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中,是对古时汉朝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天山南北地区。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

《史记》-司马迁

而“西域三十六国”一说,则源于班固的《汉书·西域传》,书中记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上文中的“孝武”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谥号,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原与西域诸国渐渐有了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后来,汉宣帝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是“西域”一词第一次被正式使用。

西域的地理范围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2)

“狭义”的西域,是指汉时的西域诸国,即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阿尔泰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3)

“广义”的西域,不仅包含“狭义”的范围,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印度半岛、非洲北部和欧洲东部的地区。

西汉时的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历时13年返汉,第二次是8年后出发,历时5年。汉朝时,西域诸国纷争不断,故汉时“西域”诸国数量不断变化,最初记载的数目为36国,即(清王先谦补注):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4)

《汉西域诸国图》

楼兰(鄯善)、且末、疏勒(今属喀什)、精绝、龟兹(今属库车县)、尉犁、婼羌、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属乌恰县)、姑墨(今属阿克苏县)、姑师(车师)、墨山、劫、温宿(今属乌什县)、莎车、小宛、尉头、危须、焉耆、狐胡、渠犁、乌垒。

今新疆境内的“古西域三十六国”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朝代更迭罔替,“西域”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后于清朝乾隆年间逐渐被“新疆”一词代替。

根据历史资料,今属新疆境内的“古西域三十六国”有: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5)

现新疆境内“西域三十六国”

单桓、乌贪訾、狐胡、车师尉都、劫、车师后城、蒲类后、卑陆后、卑陆、渠犁、小宛、戎卢、且末、若羌、西且弥、东且弥、蒲类、尉头、渠勒、皮山、西夜、车师后、山、蒲犁、车师前、温宿(今属乌什县)、尉犁、楼兰(今属鄯善县)、莎车、疏勒(今属属喀什)、于阗、弥、姑墨(今属阿克苏县)、焉耆、龟兹(今属库车县)、乌孙(部分在今新疆昭苏)。

西域三十六国实力排行

根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记载,将西域诸国的人口、军事力量等方面进行排名,将现属新疆境内的“古西域三十六国”国力分为以下7个等级(具体排名看图):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6)

西域三十六国排名表

(此外,古西域的诸国中,大月氏、大宛、安息、坎巨提、康居、浩罕、乌弋山离等其余十几个部落和国家,已不属我国境内。)

西域三十六国现存遗址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7)

楼兰故城遗址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8)

楼兰故城遗址

  • 楼兰国(今新疆若羌县):楼兰古城遗迹,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沿岸,占地12万平方米,正方形,边长约330米,进入需提前报备文物部门审批,门票3500元/人(已含500元遗址保护费),外国人门票30万元/人。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9)

尼雅遗址

  • 精绝国(今新疆民丰县):又名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的和田民丰县北部,南北25公里,东西7公里,进入需提前报备文物部门审批,门票60元/人。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0)

达玛沟出土壁画

  • 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古时西域的佛教重地,有众多佛教遗址建筑。如: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镇的达玛沟古佛教遗址群、丹丹乌里克、托普鲁克墩、哈德里克、克科吉格代、巴勒瓦斯提、老达玛沟、乌尊塔提、咖拉心等等著名的佛教遗址。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1)

龟兹故城遗址

  • 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龟兹故城,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故城城高约2-7米,全周长度约8000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南墙1806米、北墙2000米),免费开放。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2)

克孜尔千佛洞

  • 龟兹境内佛教石窟群也很多,比如:克孜尔千佛洞、阿艾石窟、库木吐喇、温巴什、克孜尔尕哈、托乎拉克艾肯、森木塞姆、台台儿、玛扎巴赫等等。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3)

高昌故城

  • 高昌国(今新疆三堡乡):高昌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有外城、内城和宫城(可汗堡)三重城,门票66元/人。
  • ……
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

汉武帝16岁登基,当时,西汉建国已60年有余,历经4代皇帝统治,奉行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特别是文帝、景帝的“文景之治”,使得西汉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充沛、中央政权集中。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4)

可自汉初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就时不时来犯,威胁着汉朝的安全。

汉武帝心怀壮志,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来自北方的威胁,一统西域,便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合西域的大月氏攻击匈奴。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5)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诏令一下,宫中的一位心怀抱负的年轻郎官挺身应募,不顾危险与艰难,毅然出使西域,这个年轻的郎官,名为张骞。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6)

张骞从长安出发后,经河西走廊,不幸遇上了匈奴的骑兵队,自此被俘,被俘于匈奴长达十年之久,逃回长安后,张骞向汉武帝汇报了多年来西域的详情,提议联合乌孙国(部分在今新疆昭苏)打击匈奴势力,汉武帝对他很是器重。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7)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路线

8年后,一切准备就绪,张骞又再次踏上了出使西域的征程,这次出使长达7年,最终张骞不辱使命,联合乌孙国重挫了匈奴气焰,汉朝与乌孙的联盟由此开始。

虽然在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军事方面,但无意间畅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等往来,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一贡献使张骞出使西域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西域三十六国为什么消失(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18)

“丝绸之路”路线图


下期,你想了解什么? 可以在评论区或私信告诉我哦。

我的其他文章也很精彩~~

新疆尼雅遗址:千年来,被塔克拉玛干风沙掩埋的“精绝古国”

新疆达玛沟小佛寺:是“世界上最小的古佛寺”,面积仅4平方米

达里雅博依:被誉为“沙漠第一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一代名僧唐玄奘,其实是个无签证、无保镖、无装备的“偷渡者”?

新疆独库公路:你能想到的所有新疆美景,这条路上都有!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