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力贫困转移就业(南丹全力帮助脱贫劳动力端稳)

“哒哒哒……”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脱贫户王其妹家,缝纫机踏板声此起彼伏,她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着手里的活儿……一双双手套在她的巧手中生产出来,加工好的手套,由厂方代理人回收。她说:“我参与手套缝制一个多月来,由生手逐渐到熟手,现在每天可以加工200双左右,有近80元的收入。”

多措并举助力贫困转移就业(南丹全力帮助脱贫劳动力端稳)(1)

今年6月,南丹县引入手套加工企业进驻朵努社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妇女同胞兼顾照顾家庭和就业问题。该社区的30多名妇女通过参加岗前免费培训掌握了手套加工技术,并与企业达成劳务承揽关系,把手套半成品领回家加工。

就业是民生之本。南丹县坚持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攻坚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心,持续优化就业帮扶政策,突出重点,做实措施,持续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就业促增收。

截止今年8月31日,南丹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18867人。其中,今年务工时长在6个月以上的有10186人。

多措并举助力贫困转移就业(南丹全力帮助脱贫劳动力端稳)(2)

鼓励外出务工,增强脱贫户增收造血功能。今年,该县常态化开展“点对点”免费输送农村劳动力赴粤务工。截至目前,共组织38车次输送1677名赴粤务工,为外出务工人员安全就业、健康就业、有序就业、稳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没享受到“点对点”免费乘车服务的外出务工脱贫户劳动力,也有交通补贴。“在全国防返贫系统中南丹县16-60周岁的脱贫劳动力,2022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广西区外实现就业的人员都可以申请一次性交通补贴500元,你今年到广东务工,准备好佐证材料就可以申请这项补贴。”南丹县城关镇幸福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宁昌海的联系干部向他解释。

今年,该县已发放7024名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320.19万元。目前第九批624人的补助也已完成审核公示,正在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资金拨付。“尽量做到应补尽补,鼓励脱贫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南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

拓宽就业渠道,县内就业增添发展活力。该县分发挥县内企业、帮扶车间、园区等就业载体的作用,鼓励脱贫户劳动力就近就业。今年全县新增经营主体850家,新认定帮扶车间10家,兑现企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147.89万元,共引导脱贫劳动力850人到县内的企业和帮扶车间就业,既解决了用工企业招工难的难题,又解决了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

同时,抓好县域内务工补助政策的落实。今年5月,该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时出台本县政策,对在本县域内就业帮扶车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合法经营主体就业的脱贫人口给予400元/月/人的补助,最高发放5个月。目前已审核并公示脱贫户(监测对象)县内就业补助人员674人,待公示结束无异议后拨付相应的申请补贴。

开辟就业岗位,脱贫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南丹县六寨镇银寨村开发了14个公益性岗位,其中7名保洁员,1名防火员,1名就业社保信息员,5名半额临时岗位。

“我们村公益性岗位的7名保洁人员对村屯卫生进行清洁保洁,有效改善了村屯卫生情况;5名临时岗位人员除本职工作每月2次巡查饮水工程和住房外,开展每日一巡河,有效杜绝溺水事故。每位公益岗位人员都发挥了自身价值,在获得相应收入的同时,也将银寨村建设得越来越好。”南丹县水利局派驻六寨镇银寨村的第一书记吴秀涛介绍道。

今年该县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制定出台《南丹县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通知,截止8月31日,全县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岗位1525个,目前在岗1483人。公益岗位数量较2020年的392个增加1133个,较2021年257个增加1268个,使无法外出的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有效增收。(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