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历史文脉(改革开放40年风云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夜幕降临,灯光扮靓了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眼前(8月2日摄)。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摄
改革开放40年,万象更新,生机勃发。在改革进取与开放包容之间,河南在城镇化进程中高起点、大手笔,从无到有,“缔造”出了一座新城——郑州市郑东新区。
在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中,如同一位“奔跑者”,郑东新区一路探寻、一路创新,成为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推进器、鼎力中部崛起的新引擎和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样板与示范。
战略抉择开启东区大幕
2003年1月20日,伴随着冬日的寒风和热望的目光,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第一根基桩轰然入地,自此拉开了郑东新区建设的帷幕。
15年后的今天,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新城已在中原大地傲然挺立,不断书写与演绎着精彩的中原“城事”和伟大的时代传奇。
一座城和一切辉煌的由来,应归结于改革的动力和开放的迫切。
本世纪初的河南,城镇化率仅有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9000多万人口中七成是农民。与此同时,省会郑州2000年市区人口增至256万,只有13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过大,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城市发展空间受阻。按照当时的规划,10年内河南将有1000多万农民变成市民,郑州则要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万至600万。
如何以城镇化来破解“三农”难题?如何以快速高质量发展凸显省会的核心带动与辐射作用?如何将改革与开放的脚步落到实处?
河南的决策者在思考,郑州也在积极寻求突破。此时,老市区附近的军用机场面临搬迁,一次能被“智者”数倍放大的绝好机会“弹出”。
2000年6月28日,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在郑州调研时,要求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明确提出以107国道以东的新东区为重点,高起点进行规划,使之形成亮点。郑东新区建设由此破题,呼之欲出。
2001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围绕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郑东新区开发和环城快速路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之后,随着以建设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进而带动全省城镇化战略构想的确立,郑东新区规划和建设开始提速。省委、省政府强调一定要用国际化眼光和思维,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郑东新区,拉大郑州城市框架,加快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建设,提高其在全省的首位度,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实现中原崛起。
历史性时刻的战略抉择,显现出决策者解放思想的勇气胆识和高屋建瓴的视野智慧。从此,郑东新区建设以恢宏气势,开启郑州、河南发展的新纪元。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十五年树样板。
今天,当人们的目光掠过郑东新区盛世繁华,无不为中原大地这一发展传奇而欣喜和振奋。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出的郑东新区建设之路,弥足珍贵。
2009年4月2日,时任国家副主席在参观郑东新区时说:郑东新区建设得这样宏伟,不愧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看了郑东新区觉得郑州确实是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我从中看到了郑州的未来、也看到了河南的希望。
2009年6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再次来到了郑东新区。站在如意湖畔,他感慨,我走时东区还仅仅是一个框架,正在建设,脚手架林立,才仅仅6年时间啊,一座现代化新城就拔地而起了。
从大气恢宏的CBD到亚洲最大的高铁站郑州东站,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到280米高的“大玉米”,一个个新地标拔地而起,由此,人们触摸到了河南发展的脉搏,也目睹了一个新型城镇化样板的传奇风范。
“但少为人知的,是这一‘样板’从无到有所经历的不凡。”郑东新区管委会原主任王福成回忆时感叹。
2001年,国际招标在国内城市建设中还很少见,11家国内外声名显赫的设计单位前来竞标,规划权威专家两赴郑州,反复比对优选。次年初,郑东新区概念规划方案公开展示长达一个月,9万余名市民踊跃参加投票,最终,日本黑川纪章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胜出。
为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2002年3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对规划方案进行了确认。
15年,历经多任主管领导,郑东新区都坚守着原始规划不动摇。一个国际招标、专家评审、公众参与、法律确认的规划审批机制也成为郑州市宝贵的城建财富,并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如今,郑东新区已经成长为一座功能完善、产业繁荣的现代化新城,辖区面积达260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办事处,白沙园区、智慧岛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中央商务区3个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300亿元,建成区面积超过140平方公里,建成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绿地面积32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绿化率接近50%,入住人口达到142万。郑东新区由一张蓝图变为一座展示河南对外开放形象的“如意新城”。
河南产业隆起的新高地
7月26日,讲解员吴敏在地标建筑“大玉米”的58楼,正为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郑东新区概况:“从这里可以极目远眺巍峨的嵩山与滔滔黄河,更可以一览东区高颜值的全貌与经济活力十足的气象。”
由于近年东区着力产业打造,在许多人眼中,“大玉米”已经熠熠生辉成为“金玉米”。
金融业异军突起。郑东新区持续推动“引金入豫”,核心区持牌金融机构达到312家,金融机构总数超千家。全省唯一基金注册地——中原基金岛在这里揭幕;全省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业运营;全球首个鲜果期货品种“苹果期货”在郑商所挂牌上市;中原证券在上交所上市,中原银行在港交所上市,7家企业在新三板、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根据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第九期),郑州超越西安,位列全国第13位、北方省会城市第一位。
大数据产业发展喜人。抢抓智慧岛被确定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重大机遇,郑东新区努力打造信息服务业发展高地,吸引以华为、浪潮为代表的60余家龙头企业落地。中原云数据中心、杭州世导大数据中心签约落户,投入运营机柜554个。2017年新增大数据及科技信息类企业638家,初步形成集聚效应。高标准谋划总建筑面积290万平方米的云湖智慧城和占地20平方公里的科学谷,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总部经济与商务服务业快速集聚。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布局,2017年培育税收亿元楼宇35栋,其中超5亿元楼宇8栋、超10亿元楼宇3栋。
2017年郑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2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16.2%。
站在“大玉米”的顶层,向北、向东俯瞰,挂着棉花糖一样软糯云朵的天空成了随时变幻的最美幕布,而“龙湖”“龙子湖”“象湖”,一脉相连,蓝钻一般镶嵌在郑东新区广袤的大地上,那里正积蓄和升腾多种支柱产业的辉煌,也正强劲带动着郑州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
改革者说
自强自信 求新求实
□郑东新区管委会原主任 王福成
2001年至2005年,我见证与亲历了郑东新区从无到有,感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因一座新城的拔地而起,从而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而感到欣喜欣慰。
郑东新区开始建设时的艰难不易,少有人知。新区刚开工不久,“非典”暴发,人和物的流通严重受阻。还是在那一年,一般年降雨量600毫米的郑州破天荒地超过1000毫米,工地基本泡在水里。开工的第二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建设资金一时吃紧,2004年全年竟没有贷到一分钱……
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强、自信、求新、求实”的郑州精神经受了考验,得到了升华。
疾风知劲草。高层建筑以每个月平均4至5层的速度,创造了令人惊讶的“郑东速度”;近百项新技术的使用,400多个国家、省市级优质工程奖项,建筑界最高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夺得,创造了业界称赞的“郑东质量”;政府“小资金”有效撬动社会“大资金”,创造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郑东模式”。
同时,1.3万多户、4万多人的动迁量、安置量,是郑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先安置,后拆迁,拆迁农民居住、生活都要比过去好”成为最高准则。新区确保每户1名成员优先就业,并实行免费岗前培训。目前,东区已建成安置房面积400万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与拆迁问题有关的重大不稳定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