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原文(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删除部分后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阴险)

最近毒教材事件持续发酵,最近又挖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毒瘤,《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四单元第15课。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原文(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删除部分后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阴险)(1)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原文(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删除部分后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阴险)(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原文(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删除部分后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阴险)(3)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语句轻缓柔美,慢慢诵读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爱以及丝丝不舍之情。而编辑更是把这篇文章赋予了“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大地”的环保精神,很契合二十一世纪的环保思想。

其实这篇文章是1855年印第安人西雅图酋长发表的演讲。那时候可没有环保意识。那么这篇具有环保意识的文章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当时美国总统华盛顿给西雅图酋长一封信,说是要收购西雅图的土地。笑吟吟的白人是一手拿着钱一手拿着枪炮过来商量如何交易的。西雅图酋长为了族人免遭白人屠戮,只得无奈答应,并当场做了一场演讲,这就是著名的《西雅图宣言》。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则是摘抄其中一部分。《西雅图宣言》本来是一个弱者对被白人逼着离开故地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还有一丝对白人弱弱的控诉之情。我们的语文编辑删补了《西雅图宣言》,使这个带有控诉情感的宣言完全变了味。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原文(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删除部分后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阴险)(4)

《西雅图宣言》的第一句话是:

你们怎么能把大地天空的温馨买下?多么荒谬的想法啊!如果没有新鲜的空气,如果没有流水的晶莹,你们还会买下它么?

这句话充满着控诉与无奈之情,是整个宣言的灵魂之笔,但是我们的编辑把它删了,阉割后的《宣言》就不能称为宣言了。我们的编辑不仅阉割了《宣言》,而且还补充了《宣言》。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出现四次。如诗歌的排比手法向学生灌输一个观念:是印第安人是主动放弃这片土地的。

而《西雅图宣言》是这样描述的:

小溪河川里波光粼粼的流水,对我们而言,不只是水,而是先祖们的血液。倘若我们把土地卖给你们,你们必须记住,这是神圣的土地。

《宣言》中“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语句只出现一次。其中的感情是无奈的不舍。小河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山川是我们祖先的身体,现在转让给你们白人了,你们好好珍惜吧!

《西雅图宣言》最后一句是:

美好的生活已经结束,残喘求生的日子开始了!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原文(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删除部分后才明白其中蕴含的阴险)(5)

白人屠杀印第安人

这句话更震撼更直白,前面的话还有点隐晦,但是这句话把愤怒之情表露无语。当时英国第一批人登上美洲大陆时,当地的印第安人热情地款待了他们,结果是迎来了西方白人的大屠杀。1000多万的印第安人屠杀到25万左右了。印第安人是真的打不过白人的,西雅图酋长也是别无选择。然而这句直白的控诉被编辑删除了,而是加了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高大上的语句。

《西雅图宣言》被编辑删减修补之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不懂美国屠杀印第安人历史的小孩读了删减版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后,会潜移默化地认为印第安人是自愿卖出土地的。这完全是为美国人的罪恶洗白。真是不明白这样的文章是怎么选入人教版教材的?

编后语:如果说文学奖是文学艺术的灯塔,那么语文教材则是文学艺术的土壤。土壤是给文学艺术创作提供养分;而灯塔则是指导文学艺术创作方向的。

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学灯塔,但是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并不相信自己的灯塔,而是把国外的诺贝尔文学奖当成自己的灯塔,希望由外国灯塔来掌控我们文学艺术创作方向。从最近的毒教材事件来看,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土壤也正在被污染。这些人不仅想控制我们文学艺术创作方向,而且还要控制我们文学艺术创作土壤,真是用心险恶。如果任由这些人胡作非为,我们国家的未来真的难以想象。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也希望各位网友持续关注毒教材事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