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和左顾右盼是一样的意思吗(别再误读了盼儿)

前不久,热播古装电视剧《梦华录》中有这么一幕:女主角赵盼儿对情郎解释自己的名字,说是意同“招娣”,寄托着父母盼生儿子的心剧中的赵盼儿身为茶坊老板娘,靠抛头露面做营生,与各色宾客周旋,自然是封建社会男权观念下的弱势群体;但将其名字“盼儿”解读成“盼望儿子”,上升到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层面,却是一种罔顾常识的望文生义,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期盼和左顾右盼是一样的意思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期盼和左顾右盼是一样的意思吗(别再误读了盼儿)

期盼和左顾右盼是一样的意思吗

前不久,热播古装电视剧《梦华录》中有这么一幕:女主角赵盼儿对情郎解释自己的名字,说是意同“招娣”,寄托着父母盼生儿子的心。剧中的赵盼儿身为茶坊老板娘,靠抛头露面做营生,与各色宾客周旋,自然是封建社会男权观念下的弱势群体;但将其名字“盼儿”解读成“盼望儿子”,上升到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层面,却是一种罔顾常识的望文生义。

人间莺燕多名“盼” 妙曼字眼有来头

解铃还须系铃人,小赵娘子芳名的秘密要回到《梦华录》的蓝本——元杂剧《救风尘》中找寻。

作为关汉卿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喜剧,该剧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这儿的“风月”是个动词,汪曾祺的《戏曲和小说杂谈》对此一语中的:“赵盼儿是什么人?关汉卿写得很明白,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她用那妓女的手段救了一个落难的人。离开了妓女的身份,这个戏就不存在。”被十三世纪的人民艺术家关汉卿创造出来的这位“赵大姐”,并非坐拥东京豪华茶楼的富婆,也全无落难官宦小姐的金身,就是一位出身社会底层、以卖笑为生的欢场女子。从常识推测,“盼儿”并非生身父母所取,而是她从艺后的花名。

“盼”这个字来头不小,从诞生在中文世界的那刻起,就和绝色美人的意象“锁死”了。它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这是三千年诗国里第一声对美人的咏叹,仅用八个字的神来之笔,写尽了卫庄公新娘的容华风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毛传》注“盼”字曰“黑白分”,汉儒马融解释为“动目貌”,一个说静态,一个说动态,总之是在夸美人的眼睛生得迷人,黑白分明流光溢彩,惊鸿一瞥就望进人心里。

中国传统审美向来以眼睛为五官之首,修辞高手曹植作《美女篇》,描绘佳人令路人神魂颠倒的名场面,亦先强调“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作为以色事人、以目传情的行当,古时风月场中的姑娘常以“盼”为艺名,教人未近芳泽,先遐想其眼波盈盈的妙韵。在赵盼儿这个文学角色诞生之前,烟花丛中最出名的“盼字辈”小姐妹,就是关汉卿的本家——唐代名妓关盼盼。

关盼盼的盛名远播,离不开一位爱管闲事的文坛顶流:白居易。她本是老白友人张愔的爱姬,张愔早逝,盼盼念旧情而不再嫁,独居张氏故居燕子楼中守节十余年,从妙龄娇娘熬成憔悴徐娘,昔日的歌舞衣裳也在箱底褪了色。白居易对此十分感慨,就把这段苦情故事写成《燕子楼》绝句三首,从此盼盼芳名天下知,和石崇家的绿珠一样成了后世文学中有情有义之佳丽的代名词,连文天祥这样的正经人也忍不住为她写诗:“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当然,他是借美人的忠贞来浇自己的块垒了。

到了《救风尘》剧中背景的两宋,宴饮之风颇盛,翻开士大夫们的笔记,可见上流社会的酒桌间活跃着花蝴蝶一样的“盼盼”“盼儿”们,且同向春风各自愁,各有各的美丽与不幸。

如北宋时泰州一位营妓马盼盼,沉沦风尘却雅好诗书,袁枚《子不语》转录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盼盼机巧,能学东坡书法”,有好事子弟附会出了她代苏东坡题碑的桃色秘闻。再如泸南一位官妓亦名盼盼,于宴席间得黄庭坚赠诗,遂唱“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以侑酒,教黄大喜而醉。彭城亦有一位歌女盼盼,红颜早逝,从贺铸的悼词“东园花下记相逢,倩盼偷回一笑浓”中,可依稀想见其芳姿。

宋末元初的一位世家子弟陈世崇,在其笔记《随隐漫录》中,提到宋理宗时宫廷乐队的掌班叫陈盼儿。但这位吃皇粮的盼儿情商似乎不太高,有次太子设宴赏芙蓉花,命陈盼儿唱曲助兴,她拿起牙板就唱李清照的《声声慢》,刚唱了一句“寻寻觅觅”,太子就拉下脸,吐槽道:“愁闷之词,非所宜听。”席间文臣(作者陈世崇之父)赶紧按《声声慢》的调名填了一阕快活即景之词,盼儿重新唱来,大家才转忧为喜。

“盼儿”不是盼儿子 “引章”不是引男孩

顾盼生情的风韵也好,声遏行云的歌艺也罢,都是在花天酒地里讨生涯的“盼儿”们被现实历练出的技能。身为“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关汉卿熟知她们的处境,也能够如实刻画她们的形象和心灵。早在元杂剧的前身——宋元之际戏文和金院本诸宫调中,就已经出现了许盼盼、刘盼盼等青楼角色,故而现实主义大师关汉卿给笔下的风尘女子取名赵盼儿,就像当今美发沙龙的发型师给自己取名“Tony”一样,是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典型操作。

同时期的元杂剧中,也有其他“盼儿”存在。如无名氏《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中,女主人公身边的两个丫鬟就分别叫梅香和盼儿;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中,刘行首也有一双婢女名为莲儿、盼儿。这些“盼儿”和赵盼儿有个共同点:都是仰人鼻息的服务业角色,美丽的名字只是为奴为隶的代号,好比贫民闺女花二姐被卖进荣国府就成了花珍珠、花袭人,艺名背后的华章锦藻来自不属于她们的上流世界,和生身父母的愿望已经没有关系了。

因此,“盼儿”们并不诞生于天下父母的偏心,而是诞生于权力社会的玩味。真正压迫她们的,也不是小家庭中重男轻女的观念,而是在无边的红尘牢笼里吃嗟来之食的辛酸。十三世纪的关汉卿看到了与他同时代的底层女性的悲哀,并让她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扬眉吐气,对奴役和玩弄她们的群体予以还击。但时过境迁,沉甸甸的《救风尘》变成亮闪闪的《梦华录》,“盼儿”成了盼望生儿子,是指鹿为马,更是丢西瓜捡芝麻。

纵观古时女性传世闺名以“儿”结尾者,上到贵族千金,下到民间碧玉,乃一超越阶层的文化习风。名门淑女上官婉儿、起义烈女唐赛儿、唐中宗的安乐公主李裹儿、宋徽宗的贤福帝姬赵金儿和成德帝姬赵瑚儿……这些用于人名的“儿”并不指代性别,只是一种昵称,且常与其他时兴昵称互换使用,如南齐废帝的贵妃潘玉儿也叫潘玉奴,《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本名李瓶姐,而林黛玉字颦颦,姐妹们在不同场合语境下可以变着花样叫她颦儿、阿颦、颦丫头、颦卿等。若皆以“儿子”来解释如上芳名,岂不大闹笑话。

因为罔顾常识造成的姓名误读,除了赵盼儿,还有剧中第二女主宋引章。不少网友受到“盼儿”“招娣”的思路启发,认为“引章”等于“引璋”,也是想生男孩的意思,因为古人祝他人生儿子时常说“弄璋之喜”。看似有据,实则谬矣。

“引章”不需要谐音梗,它本身就是个成熟的典故,来自汉初名儒朱买臣。凡读过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诗者,都对谪仙人用来自比的对象——拥有爽文男主式逆袭经历的朱买臣略有了解:一位帝国东南边陲的穷书生,人到中年还无业无食,被乡邻嫌弃,被妻子抛弃,但始终认为天生我才难自弃,后来终于发迹,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并被任命为家乡会稽郡的太守。

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富贵还乡的男子汉并没有仰天大笑,而是闷骚地来了一段儿“大汉喜剧人”表演。上任那天,他“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旁人不知他就是新任太守,只当是从前那个常来借住的穷鬼,便喊他一起吃饭。吃着吃着,朱买臣故意抖搂衣襟,掉出怀中官印的绶带,“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一屋子人全吓坏了,好家伙,你小子还真发达了啊!

班固在《汉书》中绘声绘色地记载了这出滑稽剧,也让“引绶见章”的刺激画面深入人心。宋代士大夫常用这个典故祝贺朋友新官上任,如司马光《送茹屯田知无为军》:“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等。关汉卿则将前人的语境再拓一层,用“引章”来命名一个嫌贫爱富的痴女儿,让朱买臣的反转人生成为剧情讽喻的注脚。

《救风尘》中,宋引章不愿嫁给穷秀才,认为跟了书生一辈子喝西北风,一如朱买臣早年困顿时妻子对他的态度。不过,比起李白“会稽愚妇轻买臣”的露骨指摘,关汉卿对“引章”的化用更为克制和宽容,毕竟这位终身布衣的天才见惯了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一位想选择更好归宿却所嫁非人的风尘女,他的态度是同情,是“救”,而不是说教和嘲讽。

风尘女子称谓多 雅俗共赏有新知

不讳言地说,风尘女子们的爱恨情仇恰是元杂剧中文学成就最突出的题材。“八娼九儒十丐”的特殊社会背景让文化价值趋于松弛,当声色享乐不再是道德禁区,文人们亦不吝于以生花妙笔传写勾栏物语,更发明出不少对风尘女子的隐语和代称。

比如《救风尘》中,宋引章想向赵盼儿抱怨烟花生涯的不幸,说“今日也大姐,明日也大姐,出了一包儿脓”;宋引章误嫁周舍后,鸨母着急来找赵盼儿,也道“大姐,你可怎生救她一救”。这一声声的“大姐”和年纪无关,本是元代市井口语中对对年轻女子的敬称,眠花宿柳的子弟常以此称呼自己的相好,后逐渐演化成对风尘女子的委婉称呼。因为“大姐”与“大疖”谐音,故云“出了一包脓”,可见“大姐”们也不太喜欢这个称呼。

关汉卿另一部以宋代为背景的风尘戏《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中,女主人公谢天香自称为“不会弹不会唱的哑猱儿”,旁人提及她,则说“此处有个行首谢天香,他便管着这班门户人”——这里的“猱儿”“行首”“门户人”都是对风月佳人的指代。

猱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贪兽”,体型小巧,喜食虎脑,借口为虎瘙痒而挠破虎头吸其髓,害老虎在不知不觉中死掉。古人遂取“黠猱媚虎”的说法,将充满危险诱惑的烟花女子比喻成猱儿,颇有调侃意味,如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云:“虎譬如少年,喜而爱其色,彼如猱也,诱而贪其财,故至子弟丧身败业是也。”

而“行首”一称则正经得多,乃由旧时官妓制度衍生而来。古代历朝都设有教坊司,掌管歌儿舞女,由教坊司统一编入乐籍者即为官妓,核心职责是为官府的各类宴席提供表演任务,也叫“应官身”。每逢歌舞或参拜时,姿色技艺最佳者排在行列之首,故而“行首”与世俗化的“花魁”一词类似,指红粉堆中最佼佼者。因为色艺俱佳,行首也有权管理和教导其他姐妹,谢天香要管着一帮“门户人”——欢场女子以色事人,经常开门待客、迎来送往,被称为门户人再形象不过。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北京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