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原创首发图文/刘向荣(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教师)

摘要:单元复习课是初三中考历史复习的一种常见课型,究竟如何有效地进行这种课型的教学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但毋庸置疑的是:第一,历史单元复习课就像新授课一样,必须得有中心和主题,而不能漫无目的,搞成大杂烩。第二,历史单元复习课叙说的仍然是历史,必须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也即必须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历史的前后内在联系性和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而不能简单为考点而考点,将整体的历史“碎片化”。第三,学生是“学”的主体,历史单元复习课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抓住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1、“实验稿”课标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2011年版”课标

(1)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3)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4)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二)教材内容分析

“单元主题”常常是全单元内容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所学历史内容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叙述的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历史。明清时期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开始,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为止(1840年后的晚清史属于中国近代史范畴)。查看教材目录,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

选择第15、16、17课作为单元复习课的授课内容,不仅在于本单元由八课内容组成,一节课完成时间上很仓促,更重要的是单元复习课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心和主题。分析这三课内容,发现它们实际上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阶段的历史。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一方面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达到顶峰的反映,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政治保证,但另一方面,面对当时西方已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古老的中国已开始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实际上又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危机(把第16课《对外的交往与冲突》放在本节课中,不仅因教材将该课内容安排在明清君主集权强化两课之间,而且从历史实际看,以郑和下西洋为重要标志的明朝中国虽然仍是世界上的强国,但由于此时西方世界已开始迈入近代,中国东南沿海倭寇骚扰和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事件表明君主集权强化的中国社会已无法按原来的方法进行有效统治了,中国已开始落后于世界,面临着外部世界的挑战了)。

二、学情分析

1、中国古代史内容初三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时已经学过,虽经过初二和初三大约一年半时间的间隔,学生有遗忘,但仍旧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

2、本学期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学生按照时序性,刚复习完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历史,在此基础上继续复习明清时期的历史符合学生的前后认知逻辑,也是顺理成章的。

3、经过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初三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由初一和初二的完全依赖感性认识发展到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具备一定理性思维能力的阶段,他们对历史知识已具备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4、历史中考在即,经过九年级对世界历史的具体学习和综合学习,初三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梳理历史中考考点,查漏补缺,温故知新,为历史中考夯实基础。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联系比较能力和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3、在掌握基础和提升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中考实战能力。

四、重点和难点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认识君主集权强化的影响。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

3、理解君主集权强化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之间的关系。

4、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把握其核心和演变规律。

五、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法,翻阅教材目录,查阅教材内容,勾画中考考点。

2、指导学生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

3、单元标题解读法、知识梳理法、综合归纳法、列表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解读单元主题,把握阶段特征

(教师幻灯展示七年级中国古代史目录和《16~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比较》表)

中国古代史(约170万年至1840年)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二单元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6~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1)

16至18世纪中国与西方比较表

师:第三单元的标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本单元主要叙述中国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明清时期的历史。明清时期,西方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确立和发展时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而同一时期,尽管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但同时对内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奉行闭关锁国,中国社会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了,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二)列举中考考点,加强实战能力

师:本单元共八课内容,本节课我们先学习第15、16、17三课内容。单元复习课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心和主题。第15、16、17三课内容相对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而该制度的强化不但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政治保证,而且面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剧变,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实际上从反面又是当时中国社会存在危机的显著反映。

(教师幻灯显示第15课课题、中考考点及小专题)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中考考点:明朝的建立和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为南京,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小专题1:以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生1:南京是六朝古都,包括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生2:南京是十朝都会,除这六个朝代外,还包括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

2、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小专题2: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2)

明朝中央集权图示

师:明太祖和明成祖都采取了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有哪些?

生3:政治上:(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生4: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师: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又有哪些?

生5:(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2)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东厂、西厂)卫(锦衣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过渡)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促进了中外的交往。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看,由于此时西方世界已开始迈入近代,君主集权加强的明朝社会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开始面临着应付外部世界的挑战了。

(教师幻灯显示第16课课题、中考考点、思考题及小专题)

第16课 对外的交往与冲突

中考考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1、考点:郑和下西洋(交往)

师:郑和下西洋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和意义?

生6: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生7: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生8:郑和船队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生9:郑和七下西洋,体现了主动外交、和平外交,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小专题3: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的不同?

众生:(教师启发认识到)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而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其经济目的大于政治目的。

据此,两人的航海之旅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友好交流,而后者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考点:戚继光抗倭(冲突)

师:戚继光抗倭的时间、人物及其业绩?

生10:明朝中期

生11:人物是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生12: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倭,平息了倭患,其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小专题4: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是谁?第二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是清初的谁?

生13:第一位是戚继光;第二位是郑成功。

思考: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与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之间有何联系?

众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到)明朝君主集权的加强,维系了明帝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使明朝前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强国,也正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才为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条件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然而,以郑和下西洋为重要标志的明朝中国虽然仍是世界上的强国,但与同一时期的西方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横向比较而言,其下西洋的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目的。再加上此时中国东南沿海倭寇骚扰和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冲突事件,所有这些都表明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看,由于此时西方世界已开始迈入近代,君主集权加强的明朝社会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开始面临着应付外部世界的挑战了。

(过渡)明朝强化皇权使得皇帝独断行事,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又造成各级官吏的唯命是从,导致官场上因循守旧,官吏不思进取,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现象层出不穷。到了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加剧,社会动荡不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由于农民起义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兴起于明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清朝在吴三桂的策应下,攻入山海关,占领北京。入主中原后的满族清朝在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延续了中国历朝历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做法,在前朝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君权集权,把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

(教师幻灯显示第17课课题、中考考点、思考题及小专题)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中考考点:满族入主中原和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1、考点:满族入主中原

师:满族如何兴起,它是如何入主中原的?

生14: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后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时期),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思考:满族入主中原的原因有哪些?

生:(在教师启发下归纳为)内因:统治腐朽,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打击;外因:东北满族进逼。

2、考点: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3)

清朝强化君权示意图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4)

皇帝与大臣关系图

师: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强化君权?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生15:为加强君主专制,在政治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也是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生16:在思想上,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其危害是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小专题5: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5)

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师:请填写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众生:(在教师引导下填表)

思考:如何评价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

众生:(在教师引导下一分为二的分析)

师:用联系法和表格法归纳历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回答如下思考题。

大专题6: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6)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7)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师:请填写秦朝、西汉、元朝、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众生:(在教师引导下填表)

思考1: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始终交织什么矛盾?

众生:(在教师启发下得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地方和中央关系的博弈。

思考2:通过比较,指出历朝历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众生:(在教师启发下得出)每个朝代都有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核心始终是强化皇权。

思考3:概括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发展过程?

众生:(在教师启发下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一个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即在最初萌芽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不断逐步加强的新陈代谢的历史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先后经历了初步产生(战国)、正式确立(秦汉)、完善强化(隋唐宋元)、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明清)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

思考4:如何认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众生:(在教师启发下认识)在封建社会前期的秦汉至隋唐时期,其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等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北宋至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则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

(三)默写重点考点,有效纸质落实

默写考点:

1、谁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制度在哪个朝代发展到顶峰?其标志是什么?

2、设置和废除“丞相”官职的朝代和历史人物分别是?

3、秦汉明清时期,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其中哪个朝代的措施最为严酷?

4、为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明成祖派遣谁七下西洋?此人最远到达何地?

5、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哪个朝代的谁?“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表明他的志向是什么?

中考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8)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该制度是谁建立的?

参考答案:秦朝;秦始皇。

材料二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9)

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制度:三省六部制;

作用: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加强中央集权;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材料三

七下历史17课教学反思(中考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10)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哪位皇帝完成了千年的“皇帝专权梦”?

废除了丞相制度;朱元璋。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校举行的“初三复习课教学研讨”展示活动的一节公开课。单元复习课是初三中考历史复习的一种常见课型,究竟如何有效地进行这种课型的教学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但毋庸置疑的是:第一,历史单元复习课就像新授课一样,必须得有中心和主题,而不能漫无目的,搞成大杂烩。第二,历史单元复习课叙说的仍然是历史,必须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也即必须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历史的前后内在联系性和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而不能简单为考点而考点,将整体的历史“碎片化”。第三,学生是“学”的主体,历史单元复习课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抓住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要叙述中国古代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历史。该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显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是本单元的中心和主题。但查看教材目录,仔细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发现本单元的八课内容,实际上前三课主要叙述了明清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该制度的强化固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政治保证,然而面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剧变,该制度的强化实际上从反面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危机(当然这种危机还包括中外的冲突、封建势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选择前三课内容更能突出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也能反映本节课的中心和主题。

究竟如何在突出这一中心的同时增强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呢?这涉及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问题。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在本节复习课中,我根据课标、教材和中考指导用书,采取“知识梳理 专题复习”的教学模式,既引导学生翻阅教材,梳理中考考点,夯实基础知识,又在此基础上紧扣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揭示教学内容之间前后内在联系,从小专题到大专题引导学生归纳零散知识,并以问题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由于中考有成绩考核要求,学生是学习和考试的主体,故本复习课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专题复习的同时,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知识梳理 专题复习”的讲练结合模式,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初三中考背景下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有利于检测学生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注:本教学设计经过压缩修改后以“《七下第三单元第15、16、17课》”为题于2018年1月获南京市初中历史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组织)】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启发式教学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存在“三权分立”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