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瑞为什么照镜子死了(红楼梦神仙也拯救不了的邪魅鬼道-贾瑞之死)
王熙凤探望秦可卿回来的路上,“偶遇”族中小叔子贾瑞,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红楼梦贾瑞为什么照镜子死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红楼梦贾瑞为什么照镜子死了
王熙凤探望秦可卿回来的路上,“偶遇”族中小叔子贾瑞。
贾瑞,年纪轻轻,帮爷爷照顾族里学堂。爷爷学问高,是老儒,公认的高级知识分子。
按理,贾瑞跟爷爷耳濡目染,诗书礼仪,泡在学堂里长大。若是能把心思用在“孔孟之道”,或放在搞教育事业上,即使不能继承爷爷衣钵成为鸿儒,在学里做个教育管理人员也是可以的。
结识各家读书公子,广交族中读书子弟,翩翩儒生,风雅公子,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心思不纯净的人,外面的世界就是花花绿绿,纸醉金迷。看见别人贪,自己不贪就觉得亏,看见别人色,自己不色就觉得傻。
年轻的贾瑞把持不住自己的内心,抵御不了外界的诱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贪一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色一回。
茗烟大闹学堂,贾瑞看平日里金荣与薛蟠勾搭连环,招摇飘浮,得了好处,甚是羡慕。也妄想搭上金荣的车,混个利益好处。
在是与非的这盘秤上,没了定盘星,自己先偏离了正道。结果弱的并不甘于弱,强的更想强。闹到事态扩大,也没捞出好处,反倒让老仆人李贵数落了一回。
利益面前总是贪,美色面前总是欲。
贾瑞不知看了多少公子的风流韵事,也不知听了多少女儿的香艳传说,今听说本家琏二嫂子风姿绰约,快言爽语,是个人物。竟挑选了“凤辣子”,自己也要风流一回。
趁宁府家宴,贾瑞自导自演了一场精妙的“偶遇”。
所谓偶遇,都是外表之下灵魂的相互交融。是有丰富内涵的。
可是贾瑞的出发点就是偷情。他没有别的什么目的,没有长远打算。见面就挤眉弄眼,言语轻佻。
别说王熙凤是个侯爵人家的少奶奶,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见到这样的不自重,也得考虑再三。
说好听一点是偶遇,其实就是耍流氓。贾瑞就认准了人家就和他一样,图的是单纯的腥味。就是那么自信,人家必得相中他。
就连王熙凤婉言拒绝,也没有一点动摇,还痴心妄想,一而再,再而三上门去找。到了无耻的地步。
而且自始至终,他图的就是和王熙凤能够偷情暧昧。
“偶遇”不成功,就别执着了。相反,贾瑞的邪魅鬼魔却有增无减。
一个贵族贾家的本姓公子,正值青春,追求个妙龄少女不好么?偏偏追求有夫之妇,还是自家嫂子。
殊不知人家过得恩恩爱爱,如胶似漆。纵使人家过得不好,夫妻不慕,爱慕有夫之妇也有失正人君子之道,所以贾瑞的邪魅想法,正常人理解不了。
同样是贾家子弟,贾蔷追求龄官,贾芸追求小红,人家念他们是贾家大户人家子弟,还求之不得呢。
假使贾瑞看中了像薛宝钗这样的待字闺中的富贵人家的小姐,可也不奇怪。虽说不现实,没准说他志气大,心气高呢。
贾瑞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即使爷爷是个大儒,族中各家大族都来捐钱,每个学生上学还有贽见礼,生活可以过得去,但毕竟父母不在,缺少主要的一大项收入,不可能是富裕之家。
在贾家那样富贵大家,人人都是势利眼,眼睛都是往上看的,怎么可能向下看着贾瑞这样的人。光会挤眉弄眼,怎么可能入得了凤姐的法眼。你得拿真的值钱的所需的东西来,才好让人家往心里去一去。
贾芸为了在贾府求得差事赚点钱,高利贷借了十五两银子,买了稀有贵重的药材送给王熙凤,还谎说是扫尾货不值钱的。王熙凤这才对贾芸上了心思,很快给贾芸抢到差事。
退一步说,假若贾瑞可追王熙凤,难不成仅凭挤眉弄眼,几句轻佻的话就能成么?所以贾瑞的方法也够邪魅鬼道的。
与其说王熙凤两次诓骗贾瑞,贾瑞两次上当,不如说贾瑞自始至终都在执迷不悟。寒冬腊月一夜的凄冷没能让他醒悟,爷爷的三十大板惩戒亦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寒风中背诵的诗书大概都理解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
邪心不改,鬼魅至极,万想不到王熙凤捉弄他。过了几天,又去找王熙凤。“死也要来”,鬼道也要走。即使王熙凤这次是下了毒手的,也没能断了贾瑞邪魅相思。
二度腊月的刺骨寒风还不够冷么?被子侄捉弄现形偷情嫂子不够丢么,因此欠下了债光彩么,被泼了屎尿还不够霉么。谁知贾瑞邪魅相思还有几何,鬼魔道上行了多远。已然是那具令人讨厌恐惧的骷髅了。
吃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可怜上苍还给贾瑞一次逆天改命机会,跛足道人送来的“风月宝鉴”。此时的贾瑞如果能正视自己的过失,及时醒悟,或许能有救,至少灵魂是可以得到净化的。
可惜一切都晚了。醒悟不醒悟的都没机会了,孽缘已深,病入膏肓。
贾瑞死不悔愧,终究做了风流鬼。
贾瑞之死,要说王熙凤有错,错在王熙凤没有正言正色拒绝,或臭骂毒打一顿。看出他有邪魅之心,却是言词逶迤,暗设毒局。
贾瑞之死,根本原因在于贾瑞自身生出非分之想,邪魅鬼魔,贪痴美色,执迷不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