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

撰文:孙秀华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气象宏大,情思缠绵,唐人张九龄的这几句诗是“望月怀远”的千古佳句。“隔千里兮共明月”,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与诚挚深情在唐诗宋词里清歌流转,轻云飞扬,引人入胜。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2)

唐代张祜的《中秋月》与张九龄《望月怀远》清韵一致,典雅深情,其诗曰: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3)

张祜有“海内名士”之美誉,他这首诗既写中秋月明,又写情满人间,渲染“何处不相思”主题,是很得“诗心”的。而且,第四句中的“明时”二字所指还可以理解为对于时代的颂歌,深层的含义是称赞皇朝圣明,天下清明。张祜如此用笔,也提升了个人情感范畴内的月下相思,使得诗歌在思想内涵上具有了开阔明朗、昂扬奋发的家国情怀。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4)

唐代一些文人过中秋佳节,往往要酒宴歌舞开赏月大派对,还要写诗寄给朋友。比如刘禹锡曾寄送中秋赏月的诗作给白居易白乐天。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诗云:“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刘禹锡还对最后一句中的“西楼”注释说:“西楼,白居易常赋诗之所也。”可见这是刘禹锡在望月怀念朋友白居易,想象中,朋友白居易与可以他千里共明月,共赏此清秋,如此深情,的确真挚感人。

与之类似,白居易留有一首中秋月夜怀念朋友元稹的诗歌,也是让人不由感叹一往情深深几许。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曰: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5)

颔联“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对仗工整,形象鲜明,情深意切,最是名句,真可谓“情之深者”!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中秋节,白居易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兼翰林学士,独自在翰林院值夜班,而好友元稹却被贬谪在遥远的江陵(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白居易此诗专为元稹而作,与“千里共婵娟”的感受还不同,白居易是在深深担忧江陵阴云密布,朋友看不到如此“清光”。

而唐代许浑《八月十五夜宿鹤林寺玩月》颇有感时伤逝之叹,其诗有云:“……中秋云净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年年中秋月色美,年年望月人不同啊!

唐代马戴《中秋月》则另有一番天地,诗曰: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

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6)

本诗的最后两句,正该是第二句所说“苦吟”得来的清雅。“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这两句诗意义非凡,把对于中秋月的感怀从外在引向自我,从相思主题引向自省、自我审视,而且表达上不输于“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讲到“苦吟”,其实诗圣杜甫的诗歌《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正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作。我们探析一下这两首诗中的第一首,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诗云: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7)

诗里的“明镜”“桂”“白兔”都是与月亮直接相关的,月桂、玉兔……传说中的月宫景象是很美丽神奇的,但这些在杜甫的这首诗里都感受不到,整首诗其实都是杜甫孤独的月下徘徊!离乱、身世、感叹都在看似平静的描述里。诗歌后六句是说,自己如同飞蓬辗转漂泊,远离家乡。高天可望不可即,不能月宫折桂获得功名富贵,让人悲叹。月光皎洁如秋霜,江面恍若通天大道。归隐山林,各种鸟儿正在山林栖息。举头望明月,月宫玉兔也是秋毫可见。这样看来,有些凌乱啊,杜甫是要表达什么情怀呢?仅仅是“归心”吗?

理解杜甫的情怀,关键点就是“归心折大刀”。有些“诗意化”的翻译“归心折大刀”说,“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或者是说因为“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类似这样的解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误读。

杜甫“归心折大刀”的用典根源来自《汉书·李陵传》:

昭帝立……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

这小故事是说,李陵的朋友任立政奉命要招回李陵,见了李陵就疯狂暗示他,用了个谐音梗,使劲儿摸自己的刀“环”(谐音“还”归之“还”),又握住刀把儿(握其足),意思是说“足下当还,足下可以还归大汉朝”。

杜甫“归心折大刀”的用典直接来源是《古绝句四首·其一》。徐陵《玉台新咏》卷十《古绝句四首·其一》诗云:“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这首古诗民歌风味十足,很有一种灵动活泼,耐人寻味。诗歌第一句“蒿砧”隐去“鈇”字,隐语指“夫”,是说丈夫去哪儿了。第二句“山上复有山”是字谜,谜底是个“出”字,是说丈夫外出了。第三句的“大刀头”不是指刀锋、刀尖,古人认为的“大刀头”是刀把儿,此处指刀把上的“刀环”,联系上述李陵那个小故事,这一句的意思是问丈夫何时还家呢。第四句“破镜”指弦月,句意又有“破镜重圆”之情味,是说待那花好月圆时,丈夫自当回来,月圆圆,人团圆。

结合这两处综合研判,杜甫“归心折大刀”的用典真是意蕴深沉,既不完全等同于李陵的身世际遇,又不同于《古绝句四首·其一》单纯热烈的情爱缠绵。杜甫“归心折大刀”这样的咏叹,不胜悲凉,“国破山河在”,诗圣杜甫空有归心,但无处可归,天地之大,何以家为?可叹诗圣避乱生涯,茕茕孑立,月夜愁闷,最大的祈愿当然就是国泰民安。

理解、读懂杜甫是真心不易啊!

不同于诗圣的沉郁顿挫,宋人翁卷中秋行吟赏月呈现的是另一番清雅诗情。翁卷《中秋步月》诗曰: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8)

而大家最喜欢的中秋歌咏,当然就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9)

而苏轼还有一首以“中秋”命题的词作,与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姊妹篇。苏轼《念奴娇·中秋》词曰: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10)

诗仙李白《月下独酌·其一》有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很显然,苏轼《念奴娇·中秋》词中的“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正是在向爱豆李白致敬。而除此之外,苏轼《念奴娇·中秋》创设的境界,全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云“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而且这“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一语,视角来自月宫啊,那苏轼从这个视角俯瞰“江山如画”,简直就是月中仙人到我们地球上随便走走又觉得未必好玩呢——乘风归去翩然,只留笛声袅袅而已,神龙不见尾,何等潇洒,落笔绝尘,让人钦慕!

诗仙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诗曰:“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明月落谁家”之语很是蕴藉清丽,惹人情思。唐代王建从李白“明月落谁家”演绎生发,写下了声情并茂的中秋望月怀人诗篇。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的励志诗句大全(诗不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11)

月到中秋分外明,古人的这些中秋明月歌诗真是让人口齿生香。那你还记得这些名句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海报制作:张璐 范丹滢

摄影 / 张林(实习) 吴梦雪(实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