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

不好意思,这次也标题党了。

主要是想骗你进来,相信还是对你会有帮助的。

因为日常每次讲座,大家问得最多的,都是学历的问题。

“我本科211,我硕士QS前20,这学历能进中金吗?”

“本科双非,硕士985,还能进投行吗?”

……

要么是遇到很多“戾气很重”的年轻人,对行业充满了抱怨。

“XX机构太过了,要卡学历背景…”

“不是清北复交,也不是二代,你注定进不了顶尖的平台。”

“本科双非基本就杜绝了你进入金融行业核心岗位的机会!”

虽然我们做职业教育,是个服务行业,但和学生们是打交道最多的。

但是,也确实接受了太多来自于大家的负面情绪。

说实话,非常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态。

我们也希望各个机构不要用学历来卡人。

但是从机构的角度来看,也能够理解。

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1)

一、 为什么机构要卡背景

这个过去我写过很多文章都讲过。

我觉得讲再多机构挑名校的同学有什么好处,非名校的同学有什么劣势,没啥意义了。

鸡汤是没什么用,但毒鸡汤更没什么用。

反正机构来看,就是提高筛选的效率,毕竟简历太多。

学历确实能证明一个人的过去,反应你很长一段时间的阶段性成果。

本来以前读研扭转一下还有机会,但现在研究生“水”化,为了区分学生的能力,卡本科成为了一种趋势。

强调,绝对不是只有金融行业如此。

学术圈、其他领域的顶尖机构,追溯本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毕竟没办法,又不能把学历卡到博士。

那么追溯到源头,这样才能筛选样本量。

甚至现在还有些让你填高考成绩,说是为了区分你到底“聪明不聪明”。

现在卡本科的现象有没有恶果?

也开始有了,但主要的吐槽对象还是业务团队,真正用人的部门。

首先如果要走人力的机构招人,他们最在乎能够稳定长久能把事情做好的。

比如说:非三中一华的投行招实习生,他们是对所谓“人力的要求”很无语,现在反而双非本考上985的人不能选了,那些双985的人数量相对是少的,反而变成了这类学生更加吃香,毕竟面临的竞争变卷。

实际上,卡学历,是阶级固化的一种体现。

比起体制内,金融行业这方面只能算是弟弟。

因为体制内最好的岗位,直接在源头上“区别对待”,部委选调我只去清北招,很多省委选调我只针对清北复交和本地985,其他同学压根已经没有竞争的机会了。

你之所以觉得金融卷,那是因为你还在牌桌上。

实际上,清北的同学也觉得金融卷,因为在这个领域,人大也很厉害呀,两财一贸的人也很牛,大家都在牌桌上一起竞争。

二、 背景篇:机构到底要求什么样的学历?

很多同学在这里误解很深。

总觉得我是啥学校,我就能怎么样。

总觉得我报一个我什么学校,我有几份实习,我就能去哪里。

实际上,经常有的现象是,同一所学校,人跟人的差距可能比人与狗都要大。

你有同学能去顶尖机构,也不代表你就能去。

讲回来,这个行当招人不是这个逻辑。

或者说,大部分机构不是这样卡人的。

那么金融行业到底是怎么卡学历?

主要是卡线原理,或者说木桶原理。

啥意思呢,就是说,主要是卡一个最低的线,你如果学历有缺陷,这样你可能会被卡掉。

比如说你本科如果是双非,那么按现在顶级机构卡人的角度,这就是致命伤,这不能接受。

学历方面,只要符合就行了,并不是越高越好。(当然学历越好会让人对你印象越好,但也会结合其他的一起看)

啥意思呢,你如果是清北本硕,另外一个是985或者两财一贸的本硕,你们都能进入面试。

进入面试之后,很大程度上就要看你其他方面怎么样,如果你清北本硕体现出来的项目经验和能力都不如后者,那么我很大概率上会要后者。

绝大多数的机构都是这样的要求,像投行哪怕高如三中一华,也是如此。

事实上,就算你学历满足,你依旧非常难进,因为大家的履历和经历可能都很漂亮。

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2)

就像还一个学员说他投了某个投资岗位的让他去面试了,招聘jd竟然写着本科,那是不是就很low。

我反问中金的招聘jd很多也只写了本科以上,那你觉得就很容易进?

人家说明最低的要求,≠你是有你就能进,OK?

研究所,无论是第一的还是倒数第一的,双985也是基本要求,如果本科是个211,可能理工科会能加一些分数。

说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的,仅存在于顶尖公募投研和外资PEVC这种一年招不了几个人的机构,人家本身要人少,自然在清北复交的圈子里也能招到合适的人。

而且,大的机构要求就高,小的机构要求就低吗?

那也不是,我就告诉你,无论是行业第一的机构,还是行业倒数第一的机构,大家都是想要985。

211就是不如985香,你如果本科双非,学历就是不算优秀。

只不过,大的机构,制度要求会比较严格。

小的机构,制度可能会宽松一些,他允许突破,他允许你优秀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你学历的短板。

另外,一般是谁卡背景?

一般是公司人力资源,制度赋予他们的权利。

一般有几重意思,一个是卡掉关系户,一个是要保证我们机构的“逼格”。(大家也会觉得进入一个机构学历越好,他们越牛逼)

面对制度,很多业务的高层领导也没有办法。

大家像个成年人一样思考着。

到底机构是想要什么样的人?

最终,归根结底,用人的还是具体的业务部门。他们想的还是要找的能够一起把事情做好,能够并肩作战的同事。

所以你的前提,一定是你的能力是过关的,才能够胜任工作。

其他的,就是如何合理地把你招进去,能够通过人力的制度。

如果你还可以,但是为了你,要去跟人斗智斗勇,说白了挺耗心力的。

必须要足够优秀,优秀到大家愿意一起为你突破制度,去磨,才有机会。

另外,社招远比校招卡的要宽松。

为什么?

因为社招没有那么多的重复性的简历。

所以,核心就是入行。入行难度永远是最大的。

无论是行业第一的平台,还是行业倒数第一的平台,校招要求的都是趋于一致的,都想要985,光是985就供应很多了。

大平台在于把要求卡得很死,越大的平台制度越难突破,小平台就算有制度,也可能可以协商,或者制度本身就不会那么死。

正确的态度就是但求入行,行业第一的平台我申,行业倒数第一的平台我也申,我死也要入行,只不过有选择的情况下我选择更好的而已。

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3)

三、认识篇:背景评估

之前的讲座里,也跟大家分享了如何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注意前面说的不同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学历要求一般规则:

二级比一级高,买方比卖方高(但注意要区分平台,别老拿中金的卖方跟小私募买方比,这属于挑刺)

主要讲了以投行为例吧:

假设你的硬件部分100分,那么大致上的分数构成是:学历40 实习40 证书(cpa保代司考)20。(注意这个数字并不科学,我只是为了简单让你们理解)

按照这个简单的模型,60分以上有机会进面试,头部的话至少凑80分以上。

学历的40分要分本硕,有的机构可能更看本科,有的机构看研究生,但我这里为了你们简单粗暴理解,就是各20分。

如果对于投行,双985学历分数就已经挺高了,接近35-36分。你如果本科双非,反正至少本科这块分数大概只有10分以下。

实习方面,只能简单粗暴地说你有这个行业相关且连贯深度的实习1年以上,可能是将近满分。(这年头大有内卷之势)

证书方面,说实话得分效率会低一些,因为无论是CPA、保代和司考都非常难通过,你算cpa10分左右,保代和司考更四五分这样。说实话,CPA一门就要付出几百小时的复习,请不要高估你的耐力。

所以如果你学历比较好,然后你再能规划好,把实习也做深度连贯,你未必需要考证。

如果你学历不够好,实习必须做到近乎完美,证书适当能拿一些分数。

但是,核心无论如何给我凑够60分,进入面试再说。

因为满分不是100分,进面试之后,还有额外的50分(甚至更高,还是为了方便你们理解)。

你的专业/业务能力/情商/智商/谈吐/态度/细心/实习表现/甚至长相穿着打扮等,一切都有可能有影响。

最后以总分为定。学历在里面占的总比例,只是4/15,不足四分之一。

这是为什么有一些学历相对弱的人能入好的机构,很多学历好的反而不行。

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4)

三、突破篇:如何突围

如果已经知道线在哪,知道自己的分数差多少,剩下就是如何补救。

主要分三步吧。

1、 简历和能力准备到极致

我经常说:简历和能力是两条线。

简历可以理解是前面的100分,能力可以理解是后面的50分。

简历包装到极致,参考前面硬件评分。学校没法改变,实习和证书能补多少算一些,其中实习重要性远大于证书。如果简历你加到顶,都无法获得面试,甚至要暴利获得面试机会。(找人内推,强行要面试等)

能力和认知达到成熟业务人员的标准。无他,就是学学学,练练练,疯狂看,和大量业内人士交流等,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尽可能拿50分。这个说实话,比简历这种可视化的,更难。

2、实习是唯一的出路,要靠外力突破

你想突破,提前实习是唯一的办法,一个是让你提前到达成熟业务人员的标准,另外一个就是要让团队离不开你,想留下来你。

我之前经常举例,校招好比是招聘这个负责人是个男的,他去声色场所,漂亮妹纸站一排,你说眼都挑花,他本身没那么高的要求,也变挑了。

那么你要提前争取留用,就是相当于提前去他家里当保姆,全方位展示你的贤良淑德和靠谱,让他离不开你,最后想尽办法突破丈母娘(人力)那边。

但凡你学历不符合,基本要到领导级别帮你去想办法。这对你的能力,情商智商,做人,缺一不可。

一般来说,越大的平台越难突破,你学历离线要求差得越多越难。

之前讲座举了很多案例,目前在三中一华投行工作本科双非的我能随便给你们举出几十个。(不过不少人是社招)

但是一般来说,小的平台,你本身只差一点点,突破机会很大。

比如说你足够优秀,人家卡本硕985,你本科是211,硕士符合,突破起来更容易。

有的机构卡本硕211,你本科双非,这样突破起来更容易。

所以,大家不要老问:xx学历能不能去哪儿?

有的机构划了线高,也很严格,要极其优秀才能突破。

有的机构划的线低,相对卡的不是那么严格,你稍微比一般优秀就有机会。

对了,也有的机构没有线。

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5)

3、社招跳槽

社招对学历能放宽多少(只要能入行),但还是会看;还是以投行为例,依次 工作经历-学历-证书

从小跳大不难,但是你学历差,跨度就小。

你学历特别好,真学历极其优秀,你在三五十的小券商投行,找人推推,也许就真一次性跳到中金了

这里顺带聊一下社招,还是以投行为例。

整体上,社招会比较看项目经历 学历 证书。

项目经历首先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就是工作经历,管你是多大的平台多牛的学历,但是一聊下来,什么经历都没有,不可能会要你。可以理解甚至是排除法的作用。

社招跳槽整体上对学历要求会放松,毕竟相信友商的培养和筛选。

但学历的好处依旧非常大,因为跳槽可以拉开跨度。比如说你在30以外的券商想跳前十甚至三中一华,你的学历依旧能起到一定加分的作用。有认识西部做股,国融做债的,直接跳去中金。

主要是相近的平台,为了录取你,愿意做出更多的让步。如果你双非本科想跳中金投行,最起码可能要你已经在其他几家三中一华了,概率才大一些,最起码你在招商国君海通,可能有面试的机会(昨天也举了很多案例)。比如说你在招商海通跳建投,对方不会太卡你学历,但你在30以外的,他们可能会卡一卡。

至于证书算是如果你项目经历好,学历有所欠缺,适当考虑加分的一个点。这也是为啥越小的平台的投行从业人员,名片上印的证书越齐全。

32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历(该如何逆天改命)(6)

总结

上面讲了很多,大家要记住“线”在哪里,你到底跟“线”差多少,如何去突破“线”。

我不知道你们能听进去多少。

社招的人,比较成熟,大部分人能够比较轻松理解我在讲什么。

要反超,必须要尽早的规划(规划方向还得是对的),坚定不移的执行,付出比名校同学成倍的努力,表现的成果要比名校同学好很多,达到团队非常想要你留下来,从而去为了你去突破人力制度的点。

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没办法,你就是得能力上和top院校的人反差强烈,你才有机会。

但是,大部分学生,除了天天抱怨和吐槽,感慨自己学校不行没机会。

他们甚至连一篇长一点的文章都看不完。

你可以说,你说的这些很难实现。

是的,但是我也同样认识很多人实现了。

如果很容易,我觉得这更加不公平,对那些当年努力考上名校的人更加不公平。

谁叫你牌烂呢?但你们是不是也有牌很烂,但因为策略对 运气好,最后打赢的时候?

借用非常敬爱的罗老师的话:

1、 艾森豪威尔的母亲对艾森豪威尔说,你在打牌的时候即便你抓到一副最烂的牌,你也不能弃局,你也得把这个牌给打完。

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觉得我们抓的牌实在是太差了呀,但是再差的牌你都应该打下去。有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再差的牌,有的时候最后还是赢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有的时候抓到的一手好牌,你觉得你会赢,反而干嘛呢,反而输了。

2、我有的时候又非常的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你只能把自己的剧本给演好;如果在你的一生中真的遭遇到这些挫折,那对不起,这就是你的剧本;

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弃演,一种选择就是把既定的剧本给选好,给演好,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演好自己的剧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